摘要:重层级建设,搭建三级中心。一是建立“1+1+N”心理健康教研团队,作为“一级中心”,牵头指导全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年均开展县级教研活动8场。二是建成县级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四川省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和县级学生心理成长中心(四川省大邑中学)作为“二级中心”,个
重层级建设,搭建三级中心。一是建立“1+1+N”心理健康教研团队,作为“一级中心”,牵头指导全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年均开展县级教研活动8场。二是建成县级未成年人心理成长中心(四川省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和县级学生心理成长中心(四川省大邑中学)作为“二级中心”,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3000余人次。三是在学校设立标准化心理辅导室作为三级中心,打造成学生排解心理困扰、培养健康向上心理品质阵地,年服务学生1000余人次。
重心育课程,提升育人实效。链接四川大学出版社优质课程资源,严格落实“双周一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覆盖率达100%。开发“心理+”融合课程体系,学科渗透率80%。围绕中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开设心理主题班会课,结合心理健康月开展主题活动。2024-2025学年,全县中小学累计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200余场次,惠及学生4.5万余人次。
重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一是以德育心,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二是以智慧心,开展优质课评选和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工作,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三是以体强心,严格实施“每天一节体育课”,全面落实中小学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多巴胺释放。四是以美润心,全面实施美育浸润行动,保障每生每期至少有1次舞台展示的机会。五是以劳健心,健全“基础+特色”劳动教育课程体系,保障“课内+课外”劳动实践时间,让学生出力流汗。
重队伍培养,做强人才支撑。一是全县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配备率达100%,总人数达72人,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二是借力名师工作室和“1+1+N”教研团队两大平台,引入专家资源,精准开展培训指导十余场,覆盖教师500余人次,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专业素养。三是开设学校心理辅导员ABC证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截至目前,全县已有A证教师29人(含在培),B证教师754人,C证教师1445人。
重家庭教育,提升家长素养。一是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家访工作的实施方案》,实行全员家访和重点关注相结合,切实加强学校和家庭、教师和家长的联系,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思想动态及校内外表现。二是构建“1+10”家长学校工作体系,培育50名县级家庭教育讲师,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三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家校社医在学生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能量,整体联动、多措并举,构建“全员育心、全心育人”的工作格局。
重心理筛查,建立一生一档。建立“秋季全员测评+春季精准摸排+日常重点关注”机制。连续3年对全县四年级以上中小学生开展全覆盖心理测评,年均测评3.5万学生。2024年秋季完成全员心理测评,2025年春季开展全员摸排,并分层分级开展日常观察、谈心谈话和重点家访,对重点学生建立“一生一档”。依托县校两级心理中心,开展常态化个体辅导,保证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团辅活动、一次学生成长讲座;同时,县级心理中心开通24小时心理热线(028-88299412),为全县学生提供即时心理支持,中心每年接听热线咨询200余次,开展“一对一”干预400余次。(成都市大邑县教育局)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