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的铁路风景”看全民文艺创作新时代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15:44 1

摘要:9月25日上午9时,由中宣部文明创建局、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中国作协创联部、国家铁路集团党组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我的铁路风景”故事汇原创美文征集展示活动将以线上直播方式启动。

9月25日上午9时,由中宣部文明创建局、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中国作协创联部、国家铁路集团党组宣传部联合举办的“我的铁路风景”故事汇原创美文征集展示活动将以线上直播方式启动。

铁轨延伸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谱系。当普通人的故事在钢轨上共鸣,文艺创作便从专业殿堂走进了万里铁道线。由中宣部文明创建局等多部门联合发起的“我的铁路风景”故事汇活动在线上启动,这场面向大众的原创美文征集,不仅是铁路文化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标志着全民文艺创作新时代的到来。从蒸汽机车到智能高铁,铁路作为中国工业化的见证者,正借由大众的笔与镜头,成为书写时代精神的鲜活载体。

创作生态之变,从精英叙事到全民合唱。铁路文艺的创作主体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早年间,杜鹏程《夜走灵官峡》、铁凝《哦,香雪》等经典作品,多出自专业作家之手,聚焦宏大时代中的铁路记忆。而今,“我的铁路风景”活动构建的“去中心化”模式,让外卖员、铁路职工、普通旅客纷纷执笔,微观叙事成为主流——务工人员行李里的土特产、00后列车员的手绘窗花,这些日常片段构成了最生动的民生图景。这种从精英化到大众化的跨越,正是全民文艺创作最鲜明的特征。

技术赋能之效,拓展创作与传播边界。数字技术为铁路文艺注入了全新活力。创作端,南宁铁路局职工用AI辅助歌词创作,哈尔滨铁路局将文字作品转化为“文、声、视”多元形态。传播端,中国铁路文工团在《勇攀高峰》中融入VR技术,打造“云端铁路”沉浸式体验,中国铁道博物馆更计划开发铁路主题元宇宙空间,重现詹天佑筑路场景。技术不仅打破了创作门槛,更构建了立体传播矩阵。活动作品通过“学习强国”、主流媒体等19个平台扩散,更在全国3000余个车站、4800组列车的25万块显示屏滚动展示,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让铁路文化突破圈层壁垒。

文化价值之核,文明觉醒与自信表达。铁路文艺的繁荣,本质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彰显。从詹天佑时代的“路权即主权”抗争,到如今高铁成为“国家名片”,铁路轨迹与民族心态变迁同频共振。全民书写的过程,亦是文明浸润的过程——2025年春运铁路不文明行为投诉量同比下降90%,北京西站“蛇形队列”视频获百万点赞,印证了文化的教化力量。这种创作热潮更在构建独特的工业记忆谱系。铁路老物件精品说等经典活动,让工匠精神转化为文化符号,让工业文明在大众叙事中得以传承。

未来展望,守正创新续文明新篇。面向“十四五”规划,铁路文艺需在创新中坚守初心。技术层面,借助AI辅助创作、区块链确权,构建数字文化生态。视野层面,挖掘中欧班列、雅万高铁故事,打造跨国文化产品。育人层面,通过“铁路文化进校园”培育青少年文化认同。当京广高铁列车穿越长江大桥,车窗倒映的万家灯火与铁轨上的故事相映成趣。“我的铁路风景”活动所开启的,不仅是铁路文艺的新篇,更是全民共创共享文化成果的生动实践。在这条流动的文化长廊上,每个普通人的叙事都在为民族精神图谱添砖加瓦,全民文艺创作的新时代正因此愈发鲜活有力。(钱琳)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