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血糖高这事,真不是嘴里甜一口这么简单。很多人盯着体检单上的葡萄糖值,却忽略了身体早就偷偷打了“灯语”。尤其是腿,常常是高血糖最早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报警器。
血糖高这事,真不是嘴里甜一口这么简单。很多人盯着体检单上的葡萄糖值,却忽略了身体早就偷偷打了“灯语”。尤其是腿,常常是高血糖最早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报警器。
别小看这两条腿,它们离心脏最远,血管最细、神经最敏感,一旦出了问题,常常是糖尿病正在悄悄升级的表现。
下面这6种腿上的症状,很多人以为是“老毛病”“走多了”“天冷”,可一查血糖,吓一跳。我们逐一拆解,不只讲症状本身,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机制、风险和对策。
腿麻、腿木、像踩棉花一样
表弟30出头,最近总说腿麻,睡觉时像有蚂蚁在爬,早上起床踩地板,感觉脚底是空的。他一开始以为是坐姿不对,结果一查,空腹血糖10.7,糖化8.3——糖尿病已经到了神经的病变的阶段。
这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的病变的经典表现。高血糖会损伤神经“外皮”,像电线短路一样,先从最远的地方——脚开始。这不是普通的腿麻,而是神经出了问题,再拖下去,会发展成感觉丧失、伤口不知疼,甚至截肢。
建议:一旦出现持续性腿麻或脚底异常感觉,要做糖尿病神经传导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能只看空腹血糖。
走不远,腿没劲,越走越痛
门诊上有位六旬阿姨,说小区超市就在楼下,她每次走到门口就得坐下歇脚,腿酸、痛、沉重。她以为是老寒腿,其实这是间歇性跛行,血糖高引起下肢动脉硬化的信号。
高血糖会让血管内皮受损,血管像生锈的水管一样变窄变硬。腿部动脉供血不足,走一会肌肉缺氧,就会疼。严重时,即便坐着也疼,甚至形成糖尿病足。
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疾病的风险是正常人的4倍,特别是糖龄超过5年的中老年人,腿部供血障碍是高危信号。
建议:一旦出现走路时小腿酸痛,要做踝肱指数(ABI)检查、下肢血管彩超,早点发现血管狭窄,及时干预。
腿上皮肤干裂,瘙痒,反复起疹子
王大爷腿上总是干巴巴的,一抓就起皮,还反复长红疹、溃烂。他以为是皮肤过敏,抹了半年药膏也不见好,来医院一查,血糖飙到16。
高血糖会让皮肤的水分调节功能失常,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像干地裂缝一样失去弹性。再加上神经的病变导致的瘙痒感,抓破后容易感染。而高糖环境是细菌最喜欢的温床,小伤口容易变成“大麻烦”。
建议:腿部皮肤如果出现持续干燥、瘙痒、红疹反复,要考虑糖尿病性皮肤病变,别只关注面子问题。此时控制血糖比抹药更重要。
腿部水肿,鞋子穿不进去
有些人早上穿鞋刚好,下午就绷得脚背发紧,脱鞋还能看到勒痕,以为是吃咸了或站久了。高血糖引起的肾功能受损,也会导致下肢水肿。
高血糖伤的可不只是血管,肾脏也受牵连。糖尿病肾病初期不一定有尿蛋白,但水肿往往先表现出来。尤其是双腿对称性水肿,按下去一个坑,半天弹不回来,要警惕。
研究指出,约有20%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已合并早期肾损伤,而下肢水肿是临床最易被忽视的早期信号。
建议:出现非心源性下肢水肿时,应检查肌酐、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别等肾功能掉到“红区”才后悔。
伤口难愈合,腿上小伤口烂成洞
老王割草时不小心划破脚踝,结果一个月都没好,反而越烂越深。医院检查后发现,他血糖常年控制不良,下肢供血差、免疫力差、神经感知又迟钝,这正是典型的糖尿病足前期。
高血糖会让小血管堵塞、白细胞“懒惰”、伤口愈合速度变慢。普通人两三天好的伤口,在糖尿病人身上可能拖成“溃疡”,严重时甚至感染骨髓,必须截肢。
建议:腿部一旦有伤口迟迟不愈、边缘发黑、伴有渗液或异味,要尽快去糖尿病足专科处理,不能再拖。
小腿肌肉抽筋,尤其是夜间频繁
半夜被抽筋疼醒,这事不少人经历过。但如果你发现自己一段时间内频繁夜间小腿抽筋,尤其是没有脱水、运动等诱因时,血糖也得查一查。
高血糖会引起电解质紊乱,特别是钾、钙、镁的失衡,加上神经传导受损,肌肉就容易不受控地“打结”。这种抽筋和普通运动后的抽筋不一样,它不是一时的,是代谢问题在作怪。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肌肉痉挛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群体的3倍,尤其在糖化血红蛋白超过8.5时更明显。
建议:反复夜间小腿抽筋者应检查血糖、电解质、肾功能,别以为是缺钙那么简单。
腿上的这些“信号灯”,每一个都不是孤立的,它们背后都藏着血糖长期失控的痕迹。腿,是身体的“末端”,但常常是病的“前哨”。我们不能只盯着胰岛素和空腹血糖,更要学会从身体的细节中看出端倪。
别以为高血糖只是个数字,它是每一次血管内壁的磨损、每一个神经末梢的受损、每一滴血液里氧气运送的迟缓。它是你腿麻、腿痛、腿肿、皮肤干燥、伤口难愈的“幕后黑手”。
不是每个人都能第一时间发现糖尿病,但每个人都能从身体的异常反应中多问一句“是不是和血糖有关?”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对自己身体最起码的尊重。
腿上出问题,查血糖。这个顺序,别反了。
声明: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张志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20,28(6):456-459.
[2]李俊.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早期识别与干预[J].实用糖尿病杂志,2021,17(4):237-240.
[3]陈晓红.糖尿病皮肤病变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2,28(12):1580-1583.
来源:张医生健康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