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的菲律宾国内局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10万人催促马科斯下台,杜特尔特家族似乎等来了翻盘机会。那么,菲律宾为何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杜特尔特又是否真的等到了翻盘的契机呢?
如今的菲律宾国内局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10万人催促马科斯下台,杜特尔特家族似乎等来了翻盘机会。那么,菲律宾为何爆发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杜特尔特又是否真的等到了翻盘的契机呢?
近日,约10万菲律宾人走上街头,要求追查防洪工程的腐败。几周前,菲律宾参议院的听证会上,建筑商迪萨亚夫妇揭露了官员、议员收取高额回扣的内幕,引发巨大震动。原本只是关于工程质量的问题,逐渐变成了政治问责。菲律宾民众发现,工程拨款成了政客和承包商的提款机,虚假的“幽灵工程”、偷工减料、合同造假,让政府花出去的钱,换来的不是防洪设施,而是官员的豪宅、豪车和奢侈生活。台风接连来袭,许多地方防洪设施形同虚设,灾害不断,菲律宾民众的怒火彻底被点燃。
事实上,抗议潮的升级并不偶然。菲律宾年轻人多,Z世代占人口近四成,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让信息扩散迅速。本来一些曝光政客奢侈生活的帖子就让人愤怒,当民众看到迪萨亚夫妇用工程款买下数千万比索的豪车、豪宅,再联想到自己遭遇的洪灾和生活困境,愤怒自然演变成行动。社交媒体标签、动漫中的骷髅旗,被抗议者用作图腾,迅速传播开来。
而抗议之所以变成反政府游行,还和马科斯的态度有关。他在9月中旬承诺彻查腐败,甚至表示“若不是总统,我也会上街”,但这并未让人信服。因为涉案的众议长罗穆亚尔德斯正是他的表弟,这意味着腐败链条和马科斯家族紧密相关。即便罗穆亚尔德斯辞职,也没能平息菲律宾民众的怒火。很多菲律宾人认为,总统不可能毫不知情,更何况他本人在预算审批和资金分配中起着核心作用。
于是,抗议者的目标从最初的“查腐败”逐渐转向了“要求马科斯下台”。这种转向在菲律宾有特殊历史意义。40年前,老马科斯因为“人民力量革命”被推翻。如今,他的儿子马科斯也面临着类似局面。不同的是,40年前抗议的主力是中产阶级和X世代,如今站在前线的是年轻的Z世代。
至于菲律宾为什么乱成一锅粥,除了腐败和抗议,还有一个绕不开的政治背景,那就是马科斯和杜特尔特两大家族的权力斗争。2022年大选时,马科斯为了顺利当选,与杜特尔特达成交易,让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担任副总统。但上台后,他并没有维持这种合作,而是不断削弱杜特尔特家族的势力,甚至把杜特尔特本人押送到国际刑事法院。这样一来,原本的政治盟友变成了政敌。
此外,马科斯走上亲美路线,在南海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而杜特尔特在任时,则强调对华友好,推动与中国在经贸、基建上的合作。两人的路线差异,也加剧了国内的分裂。杜特尔特虽然身陷囹圄,但他的支持基础仍然牢固。今年5月,他在羁押状态下还能当选达沃市市长,就是最好的证明。而杜特尔特的女儿莎拉,则已经明确表示要在2028年竞选总统。可以说,杜特尔特家族并没有被彻底击倒,反而在等待合适的翻盘机会。
那么,眼下的抗议潮会不会给杜特尔特带来转机呢?理论上存在这种可能。首先,马科斯在腐败丑闻中元气大伤,执政合法性受到质疑。如果抗议继续扩大,他可能面临下台危机。杜特尔特阵营可以借机塑造自己“被政治迫害”的形象,争取菲律宾民众的同情。其次,莎拉在菲律宾政坛仍有一定话语权,杜特尔特案若能获得国际刑事法院的临时释放批准,他就可能成为杜特尔特家族政治回归的象征。
当然,现实也比想象复杂得多。杜特尔特的案件,关键不在于他是否真有机会暂时获释,而在于国际刑事法院和菲律宾政府之间的博弈。目前来看,国际刑事法院检方对释放杜特尔特持强烈反对态度,理由是担心他影响司法、干扰调查。即使莎拉声称有第三国愿意接收并担保杜特尔特,但最终是否能成,还要看检方和法官的态度。以往案例表明,临时释放即使获批,也可能拖延多年。
不过,无论如何,现在,菲律宾民众愤怒的矛头直指马科斯,要求他下台。杜特尔特家族能否利用这股潮流,取决于他们是否能把抗议引导成针对马科斯的全面否定。如果抗议停留在“查腐败”,那么结果可能是少数官员下台,政府进行表面整改,局势逐渐降温。但如果抗议发展成持续的全国性政治危机,那么就可能打开权力更替的大门。
来源:王鹏国际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