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钱袋子”,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打通金融知识普及“最后一公里”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6 14:15 1

摘要:从乡村大喇叭到反诈剧本杀,从社区课堂到直播互动,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正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金融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切实打通金融教育宣传“最后一公里”。

来源丨深蓝财经

撰文丨王鑫

从乡村大喇叭到反诈剧本杀,从社区课堂到直播互动,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正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金融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切实打通金融教育宣传“最后一公里”。

2025年9月15日以来,该行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主题,在全辖范围内开展金融教育宣传周系列活动,通过创新宣传模式和多元化渠道触达,全面提升公众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

1

金融知识下乡,诚信主题护航,守护百姓“钱袋子”

9月16日下午,乐山市沐川县富新镇太和村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金融宣传教育活动。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及辖属乐山分行携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乐山监管分局及四川省银行业协会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四川银行业纠纷调解中心,把一场“金融知识大餐”直接端到了村民家门口

民警现场讲解反诈知识、“火眼金睛”识骗局互动游戏、金融知识套圈圈、“征信知识”大富翁……这些看似游园会的活动,实则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金融知识教育宣传环节,通过信用制度、征信知识普及、防非反诈知识普及,提升村民们的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号召广大群众诚实守信、关爱信用记录。

活动现场,民警结合真实案例,生动讲解电信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与识别技巧,“可能有人觉得骗子离我们很远,但事实上骗子的手段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可能是一条恭喜中大奖的短信,也可能是一个孩子住院急需缴费的陌生电话,甚至是朋友圈里低投入高回报的投资广告,这些都是骗子的惯用伎俩,大家一定要擦亮双眼注意防范。”

民警针对隐蔽型诈骗套路着重提醒道,“很多居民因为轻信刷单返利,不仅没有赚到钱,连本金都打水漂。还有老人被忽悠免费体检,结果买了几万元没用的保健品。”

深蓝财经现场观察到,游戏互动环节吸引大量村民们积极参与,现场活学活用所学的防非反诈、爱护征信等金融知识,该行还为村民们精心准备了大米、食用油等活动礼包作为游戏参与的奖品发放给村民们。

本次金融知识进乡村宣传活动通过“宣讲+互动”相结合的模式,打通了金融知识宣传“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了村民对常见金融骗局的警惕性和防范能力,受到现场群众的一致好评。

2

金融活水润乡村,创新模式惠三农

选择沐川县作为重点宣传地区,体现了浙商银行成都分行服务乡村振兴的深度考量。沐川县全境富硒,农产品资源丰富,但受限于销售渠道,农民收入提升面临挑战。

2023年,浙商银行乐山分行与沐川县集体经济沐川硒米出川强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强村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创新推出“强村助农贷”特色产品,帮助当地农业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浙商银行乐山分行行长谢永静在活动现场表示,“农业强国、农村美、农民富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金融工作的重点服务方向。浙商银行乐山分行将积极践行金融向善、金融为民的理念,深化推进金融顾问制度实践,让推出的强村助农贷犹如精准活水,激活三农这一池春水。”

据悉,浙商银行乐山分行创新推出的“金融+强村公司”模式,通过金融机构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及配套金融服务,支持“强村公司”以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参股的形式与核心企业共同组建“强村公司”,实现了村集体资产公司化运营。

沐川县高笋乡光明村就是这一模式的受益者。该村成立的“强村公司”由村支部书记担任法人代表,专业团队负责运营销售,通过对农产品一次性收购的方式,改变了农户自产自销的窘境。

3

多元场景覆盖,让金融服务更贴心

目前,浙商银行成都分行已构建了多层次、立体化的金融教育宣传体系,确保金融知识传播到每个需要的角落。同步推进的“五进入”活动覆盖乡村、学校、社区、商圈、企业和园区等多类场景。

在该行凉山分行,驻村第一书记走进布拖县基只乡老古村,开展金融知识“大喇叭”宣传,通过村里广播普及金融知识。在天府新区通用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该行锦江支行通过搭设咨询台方式向来往学生开展宣传,同时在学校大教室为学生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金融知识小课堂;在一些地标广场,该行部分分支行设置咨询台、悬挂活动横幅,向过往人群普及金融知识;在网点周边社区,该行工作人员与派出所民警联手,为居民带来面对面反诈知识讲解。

9月17日,该行还开展了一场题为《生活中的金融权益“名场面”:如何见招拆招?》的直播活动,聚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识别洗钱陷阱、防范非法贷款代理,分享公益实践等民生关切话题,收获近5万次好评

“金融为民”的初心,将更多金融知识送到群众身边,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为构建和谐金融环境贡献浙银力量。

来源:深蓝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