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AI算力需求爆发驱动下,光模块正加速向更高速率迭代,3.2T CPO(共封装光学)技术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尺。当前A股市场中,华工科技凭借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在该赛道确立了公开信息层面的领先地位。
在AI算力需求爆发驱动下,光模块正加速向更高速率迭代,3.2T CPO(共封装光学)技术成为衡量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标尺。当前A股市场中,华工科技凭借率先实现技术突破,在该赛道确立了公开信息层面的领先地位。
2025年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上,华工科技的亮相引发行业聚焦——公司正式发布首款3.2T CPO光引擎,成为A股唯一官方宣布推出该产品的上市公司。这款产品的核心突破在于采用单波400G光引擎设计,速率可达420Gbps,还首次运用国产硅光芯片流片平台,填补了国内硅光产业链的关键空白。
技术落地能力更显竞争力。其子公司华工正源已宣布,该3.2T光引擎产品已成功应用于行业头部客户。生产端配套同步跟上,武汉基地已形成月产20万只的规模化量产能力,公司预计2026年实现产品大规模商用,率先打通“技术-量产-商用”链路。
对比行业头部企业,华工科技的先发优势尤为明显。中际旭创、新易盛等核心参与者,当前公开的技术与产品进展仍集中在1.6T光模块领域。尽管中际旭创已与英伟达联合开发3.2T CPO原型机,计划2025年底试产,但距商用仍有差距;新易盛则处于3.2T技术预研阶段,量产计划排在2026年后。
从行业趋势看,3.2T光模块的传输能力是800G产品的4倍,可使AI训练效率提升400%,在超算中心等场景需求迫切。随着2025年后3.2T市场份额快速提升,率先实现技术落地与量产的华工科技,有望在光模块下一代技术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不过行业技术迭代迅速,后续竞争仍需持续追踪企业量产能力与客户验证进展。
来源:光影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