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重视作风建设就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作自觉行动”。202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建设工
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重视作风建设就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求各级党员干部“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作自觉行动”。2025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再次就作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为新征程上持续深化党的作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以作风建设彰显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治品格
理论不是无根之萍、思想不是无本之木。重视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淬炼而成的政治品格。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不提出任何特殊的原则用以塑造无产阶级的运动”。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和政治基因。《中国共产党章程》指出,“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既是对宣言精神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党的根本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鲜明体现。任何脱离群众的行为,尤其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都是对党的政治本色的侵蚀,都将危害党的执政根基。
历史雄辩地证明,只有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以人民群众更加可知可感可见的实际成效来徙木立信,才能更好取信于民、厚植群众基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抽象的纪律要求,而是新时代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大举措和实践标尺,旨在将无产阶级的政治品格具象化为改进调查研究、改进会风等的行为规范和日常要求,将具体实践举措固化为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也昭示了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本色。
以严纪正行传承百年大党的优良作风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我们百年大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是一脉相承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实践中锻造优良作风。从井冈山上的艰苦奋斗,到延安窑洞里的“窑洞对”,再到西柏坡的“两个务必”,我们党通过坚持不懈的作风锤炼,保持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在执掌全国政权新的条件下持续推进作风建设,通过开展整风整党、加强党内教育等,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贪污浪费,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抵御不良风气侵蚀,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在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拓前进的伟大征程中,通过有计划有步骤进行整党,深入开展“三讲”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创先争优活动等集中性学习教育,进一步破解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巩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入手,以上率下、锲而不舍狠抓党的作风建设。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中央政治局为表率,不断将作风建设引向深入。2013年4月,在全党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聚焦作风建设,集中解决“四风”问题。2017年10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对中央八项规定作出进一步的规范、细化和完善。2022年10月,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持续深化纠治“四风”,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锲而不舍推进党的作风建设。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持续释放作风建设常抓不懈、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是对党优良传统作风的承续,更是对党的作风建设经验的制度性升华,不仅体现了党对作风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亦彰显了党整治“四风”问题的坚定决心和顽强意志。
以作风固本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担当
小处落笔成大章,微澜聚力转乾坤。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我们应对当前反腐败斗争新特征、新动向的破局之道。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我们党创造性地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破解“老虎吃天不知从哪儿下口”问题的切入点。实践证明,不正之风与腐败行为互为表里、同根同源,多数腐败问题的形成往往肇始于看似“无伤大雅”的自谅自恕和“下不为例”的自我宽宥,经由“破风”到“破纪”再到“破法”的发展过程。作风问题不仅是腐败滋生的温床和先导,更是公权力异化的初始形态和关键诱因。看似很小的作风失范一旦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就会通过反复的行为强化滋生侥幸心理,形成“破窗效应”,诱发更大范围的权力异化,甚至走上严重违法乱纪的不归路。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旨在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构建“他律立规”与“自律立德”的良性互动机制,规范党员干部的日常行为准则,彻底斩断由风及腐的发展链条。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准确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严格对标对表,及时纠偏正向,既要防范“讲排场、比阔气”等看似日常生活小节的作风问题,又要警惕“电子支付、影子股东”等隐形变异的腐败问题,从一次调研的轻装简行、一场会议的务实高效、一份文件的精简管用等具体事项严起,锲而不舍在“小事小节”中强化规矩意识,以作风转变的“小切口”来撬动政治生态的“大转变”,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以作风铸形护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治国必先治党,党兴才能国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中国共产党人以深邃的历史视野和宏阔的世界眼光,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找到了一个实现现代化的新范式——中国式现代化,开启了世界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新篇章。然而,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全球发展和安全形势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更应以严实的作风破难题开新局,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制胜优势。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就是要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构建标本兼治的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对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顽疾开展靶向治理,既向人民群众传递党中央惩贪治腐的坚定决心,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上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又倒逼党员干部在纾解民生困局的履职尽责中淬炼过硬政治品格,在回应人民群众诉求的躬身实践中涵养为民情怀,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始终态度鲜明、在利益诱惑面前始终立场坚定、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勇于担当,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万众一心、奋发进取的磅礴力量。
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工程,对广大党员干部党性锻炼意义重大,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影响深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是一时一事的权宜之策,而是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历程的长期课题,必须要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没有完成时”的清醒持续深化,不断将党的作风建设成果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以大党独有作风优势破解大党独有难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本文系2025年度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SCJJ25ND001)阶段性成果。】
刘肖 陈一鸣
来源:金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