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3日上午9点,正在电脑前整理张雪峰考研专业分析笔记的大三学生林晓,突然发现收藏夹里的视频全变成了灰色——点进张雪峰的抖音主页,“禁止关注”四个红色大字像根刺扎进眼里!她反复刷新页面,甚至卸载重装APP,可那个总能用直白语言帮考生“避坑”的账号,始终停留在
9月23日上午9点,正在电脑前整理张雪峰考研专业分析笔记的大三学生林晓,突然发现收藏夹里的视频全变成了灰色——点进张雪峰的抖音主页,“禁止关注”四个红色大字像根刺扎进眼里!她反复刷新页面,甚至卸载重装APP,可那个总能用直白语言帮考生“避坑”的账号,始终停留在“违规限制”的界面,林晓盯着屏幕喃喃自语:“昨天还看他回复考生提问,怎么突然就没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半小时内就席卷了所有考研社群。“假的吧?张老师上周还说要开择校直播呢!”“肯定是平台bug,等会儿就恢复了”——质疑声此起彼伏,直到央视新闻客户端弹出“张雪峰多平台账号被禁止关注,多家权威媒体核实”的快讯,全网瞬间炸锅!评论区里,“求真相”“为什么封他”的留言每分钟都在暴涨,有人翻遍张雪峰近三个月的动态:没上过热搜,直播从每周两场减到每月一场,最近一条内容还是提醒考生“注意院校复试时间”,完全没有“踩红线”的迹象。大家越扒越懵:那个总说“考生利益比什么都重要”的张雪峰,怎么会突然“消失”?
记者第一时间拨打张雪峰团队的公开电话,前三次都被直接挂断,第四次终于接通,接电话的工作人员声音发紧,只匆匆丢下一句“是账号技术问题,别的不清楚”就匆匆挂线。这种“遮遮掩掩”让猜测彻底失控:有人说他“点评医学专业得罪了相关机构”,有人猜“直播时聊教育政策说了不该说的话”,甚至有考生担心“之前记的笔记会不会没用了”。直到当天傍晚6点,张雪峰团队才在微博发了条200字的声明,承认“此前直播存在不当言论,遭举报后触发平台规则,正在处理,短期内可恢复”——可“不当言论具体是什么”,依旧没说清楚,悬在考生心里的石头,还是没落地。
谁能想到,这场风波刚有一丝眉目,更让人揪心的事就来了!9月24日上午11点,网友陈悦打开B站想重温蓝战非的南极vlog,却发现自己关注的“蓝战非环球记”账号,不仅视频全灰,还多了个“禁止关注”的标识。她赶紧去抖音、小红书查,结果所有平台的蓝战非账号全是同样状态!陈悦在评论区写下:“昨天还看他发冰岛蓝湖温泉的视频,今天就没了?这和张雪峰的情况一模一样啊!”短短两小时,这条评论被点赞3.8万次,蓝战非的每条动态下都挤满了留言,评论区彻底沦陷,甚至有人调侃“这是网红账号‘连环炸’吗?”
很少有人知道,镜头前总是笑着展示世界美景的蓝战非,背后藏着多少咬牙坚持的日子。1992年出生在广东梅州农村的他,是家里的长子,17岁就辍学打工——白天在深圳工地扛水泥,肩膀磨破了就贴块创可贴继续干;晚上去餐馆洗碗,双手泡得发皱,却连瓶护手霜都舍不得买。后来迷上《英雄联盟》,他每天躲在网吧练到凌晨,手指起了厚厚的茧子,终于在2012年成了ACE战队队长。2014年退役转做游戏直播,为了吸引观众,他每天直播12小时,2018年靠《绝地求生》的“极限反杀”名场面吸粉200万。30岁那年,他突然宣布转型旅游博主,第一次去新疆喀纳斯时遇到塌方,被困在山里两天,却还举着手机给粉丝拍星空:“你们看,这就是值得冒险的风景”,就这么凭着一股韧劲,他的粉丝一路涨到4000万,成了无数人“云旅游”的精神寄托。
今年3月,蓝战非在一场直播里被粉丝追问收入,他随口笑说“要是全年不休息拍视频、接商单,收入能过9位数,现在一分钟的商业视频报价150万”。这话一出,第二天就冲上热搜第一,有人骂他“网红赚钱太容易,飘了”,有人翻出他早年打工的照片嘲讽“现在忘了苦日子了”。蓝战非急得连夜发视频解释,眼眶都红了:“那是好几年前的话,现在行情早变了,我就是随口一说,真怕被网暴”——当时大家只当是一场普通的“口误风波”,没人想到,半年后他的账号会突然被封,而那句“怕网暴”的话,竟成了如今最让人琢磨的伏笔。
和张雪峰团队“至少有回应”不同,蓝战非这边彻底没了动静。记者联系他的工作室,电话始终无人接听;私信他的商务合作方,对方只回复“暂时不清楚情况”。有网友扒出蓝战非的摄影师小杨的微博,发现他9月23日下午发过一条“明天冰岛见”的动态,配图是打包好的摄影设备,可不到一小时就删了,评论区里满是“还去冰岛吗”“蓝哥到底怎么了”的追问,却始终没等到回复。大家的猜测越来越多:有人说“是不是旅游视频拍到了敏感地点”,有人联想“年初的收入言论是不是触了税务红线”,还有老粉担心“他会不会就此退网,再也不更视频了”——各种声音吵得不可开交,却连一个靠谱的线索都找不到。
其实往深了想,张雪峰和蓝战非的“突然受限”,根本不是“毫无征兆”。公众人物手里的“影响力”,从来都不是用来“随意说话”的特权,而是必须“谨慎言行”的责任。张雪峰一句话,可能让一个考生坚定选择某个专业,也可能让某个院校的报考热度骤增;蓝战非一条视频,能让一个小众景点变成网红打卡地,也能让更多人产生“说走就走的旅行”的冲动——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镜头,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别人的选择,这种“影响力”一旦没了约束,很容易越过规则的红线。哪怕是“无心之失”,哪怕过去有再多让人共情的奋斗经历,也得为自己的言行买单,这不是“苛刻”,而是公众人物必须承担的代价。
现在,张雪峰的账号还没恢复更新,蓝战非的回应依旧杳无音讯,两人的评论区早就被“求一个明确说法”的留言淹没。有人说“不管什么原因,遵守规则是底线,公众人物更该带头”,也有人说“平台至少该说明违规类型,别让大家瞎猜,寒了支持他们的人的心”。这场“两天内两位网红账号接连被封”的风波,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大家对“透明化处理”的期待,也照出了公众人物“言行边界”的重要性。
那么你呢?你觉得张雪峰的“不当言论”可能涉及哪些方面?蓝战非的账号被封,真的和年初的收入言论有关吗?在你看来,公众人物该怎么把握“表达自由”和“言行责任”的平衡?来评论区说说你的想法吧!
来源:张雪峰老师视频分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