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要是对照一下老虎伍兹、米克尔森、麦克罗伊的纪录,再参照尼克劳斯辉煌的职业生涯——从1962年至1986年,拿下18场大满贯赛胜利,好歹也得有10次吧?
世纪球王杰克·尼克劳斯是哪一年开始打莱德杯的?
如果不查资料,你或许会下意识地回答:1963年。
尼克劳斯1962年转职业,当年就在美国公开赛的延长赛战胜阿诺德·帕尔默,拿到首场大满贯赛胜利。
莱德杯当时逢单年份举行,按照现时做法,尼克劳斯应该在1963年被选入美国队。
1963年莱德杯名单上没有他。
等到1965年,尼克劳斯已有4场大满贯赛胜利,还是只能当看客。
1967年莱德杯举行时,金熊的大满贯赛胜利已攒到7场,依然没机会。
直到1969年,尼克劳斯29岁了,才首次以队员身份出现在莱德杯赛场。
随之而来的问题变成:尼克劳斯以队员身份打莱德杯次数是多少?
要是对照一下老虎伍兹、米克尔森、麦克罗伊的纪录,再参照尼克劳斯辉煌的职业生涯——从1962年至1986年,拿下18场大满贯赛胜利,好歹也得有10次吧?
正确答案是六次,1981年是尼克劳斯最后一次以队员身份打莱德杯,另外四次是1971年、1973年、1975年和1977年,之后则是以队长身份出现。
那么,是尼克劳斯不喜欢参加莱德杯吗?
当然不是,尼克劳斯不仅六次参赛,还分别于1983年和1987年两次担任美国队队长。1983年莱德杯,当美国球星兰尼-沃德金斯在个人对抗赛第18洞以一记神切逼平荷塞-加尼萨雷斯,拯救了赛点,尼克劳斯褒奖沃德金斯的那句话——“兰尼,那个小混球。他现在有一大堆东西可以炫耀了”,体现的正是他对莱德杯的态度,他太珍视这份荣耀了。
那么,为何尼克劳斯要到1969年才有机会上场?
还真的是资历不够。莱德杯官网回顾1967年赛事时,特地披露个中原因:“尼克劳斯(当时)还未达到成为PGA会员所需的五年时间要求。”
并非尼克劳斯1969年以前不想为莱德杯效力,是他还没熬到资历,只能干着急。
这一规定现在显然被修订了,老虎伍兹1996转职业,1997年就踏上莱德杯征程。
有时候想,莱德杯当初设置这一条款,并非全无道理,大多数高尔夫赛事是个人比杆赛,团体赛的数量极少。如果不是莱德杯号召力实在太强,团体赛在职业球星中的存在感估计不会这么强。
2025年前,球星打莱德杯没有报酬。高尔夫职业化早期,奖金不如21世纪,很多年轻球员还要为生计而打拼,对莱德杯的体会也没那么到位。
就拿麦克罗伊来说,他现在显然为莱德杯疯狂,也是欧洲队幕后老大,但2009年尚未领会至此,当时他语出惊人:“(莱德杯)不是我的一个重大目标。莱德杯的景象很壮观,但它只是一天最后的‘展览会’,对我而言不是一场很重要的赛事。高尔夫是个人运动,我的个人目标就是为自己赢得比赛。我会尽力为团队作战,但我不会用拳头庆祝。”
这当然是高尔夫小登的意气之辞。
对莱德杯的感情需要培养,氛围需要一点点营造并融入。麦克罗伊从2010年开始参加莱德杯,跟着科林·蒙哥马利、加西亚、贾斯汀·罗斯、麦克道威尔等老大哥一起为欧洲队而战,感受着欧美高尔夫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怨情仇,还在2016莱德杯与瑞德进行史诗对决,这些点滴细节与过往,成就了他的莱德杯传奇,也让莱德杯在他心中变得更生动、亲切、神圣,进而成为莱德杯最大的摇旗手之一。
五年资格条款,用现在的话说,相当于年轻高尔夫球员陪跑莱德杯的研学过程。转职业超过5年,又能打进莱德杯,意味着球星基本上功成名就,成为“高尔夫老登”,对莱德杯的醇厚滋味,品鉴起来会心情更松弛、更细致。
尼克劳斯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为他以及后来的高尔夫超新星修改规则,使赛事阵容更盛大,是皆大欢喜的事情。但“高尔夫小登”要真正把握莱德杯的极致魅力,还得“老登”带一带。
文、张亮
来源:新笔下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