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内乱,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叛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率领的叛军,曾经占领了长安和洛阳两个都城,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也使得唐朝的国力大幅衰落。
安史之乱是唐朝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内乱,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场叛乱。安禄山和史思明率领的叛军,曾经占领了长安和洛阳两个都城,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也使得唐朝的国力大幅衰落。
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是一段充满了艰辛和波折的历史,也是一段充满了英雄和奇迹的传奇。
在这场叛乱中,有一个人的功劳不可磨灭,他就是李泌。李泌是唐肃宗的老友,也是他的智囊。李泌不仅参与了收复长安和洛阳的战略策划,还亲自出马,以智取胜,为唐朝的复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泌的贡献,得到了唐肃宗的高度赞扬和重视,唐肃宗甚至要给他任何他想要的赏赐,不惜开空头支票。
但是,李泌却提出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要求,他说:“我只想睡在您的膝盖上。”这个要求,让唐肃宗和朝中的大臣们都大吃一惊,不知道李泌的用意何在。
李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愿望?他背后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李泌,字公儒,是唐朝的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哲学家,他的一生,可以说是一部传奇。李泌出生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是关陇贵族的后裔,他的祖父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兄李弼,他的父亲是唐朝的开国元勋李靖的侄子李昭德。
李泌的家族,可以说是唐朝的王公贵族,他的亲戚中,有不少是唐朝的重臣和名将。
李泌从小就显示出了超凡的才华,他四岁就开始读书,六岁就能作诗,七岁就能写文章,八岁就能讲《老子》。他的才华,惊动了唐玄宗,唐玄宗亲自召见了他,让他即席作诗,李泌不负众望,吟出了一首“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的佳句。
得到了唐玄宗的赞赏和嘉奖。唐玄宗还让李泌进入东宫,和太子李亨一起学习,李泌就此成为了太子的师友。
李泌在东宫的日子,可以说是风光无限,他不仅得到了太子的信任和敬重,还得到了许多名臣的赏识和提携。他的才华和学识,让他在朝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一颗政坛新星。
但是,李泌却并不满足于此,他对政治的兴趣,逐渐被哲学和道术所取代。他开始迷恋于黄老之术,不死之术,以及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研究,他常常隐居于名山大川之中,修炼自己的道法,不再关心朝政。
他的这种行为,让许多看好他的人感到惋惜和失望,也让他失去了许多机会和资源。
李泌的出山和平叛李泌的隐居生活,一直持续到了天宝十四载(755年),这一年,唐朝发生了一件震惊中外的大事,那就是安史之乱。
安禄山是唐朝的一位节度使,他掌管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的军队,拥有数十万的兵马。
他本来是唐玄宗的宠臣,但是他心怀鬼胎,觊觎皇位,于是在范阳起兵造反,自称大燕皇帝,向唐朝发动了进攻。安禄山的叛军,势如破竹,很快就攻占了洛阳和长安两个都城,迫使唐玄宗和太子李亨逃离京城,向西逃亡。唐朝的国势,一下子陷入了危机。
李泌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十分震惊和愤怒,他觉得自己不能再袖手旁观,必须出山,为唐朝的复兴尽一份力。
于是,他毅然放弃了隐居的生活,前往灵武,寻找唐肃宗。唐肃宗是李亨在灵武登基后的年号,他是在御林军的支持下,继承了唐玄宗的皇位,成为了唐朝的新皇帝。
唐肃宗见到李泌后,十分惊喜和感动,他把李泌当作了自己的救星,对他言听计从,事无大小,皆咨之,言无不从。李泌也不负所望,他为唐肃宗出谋划策,制定了平叛的战略和方针。
李泌的平叛战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稳定军心,整顿纪律,加强训练,提高战斗力。李泌认为,唐军之所以在安史之乱中节节败退,主要是因为军心涣散,纪律松懈,训练不足,战斗力低下。因此,他建议唐肃宗要严格管理军队,加强军队的训练和演习,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和士气。
二是联合各地的忠诚的节度使,形成统一战线,共同对抗叛军。李泌认为,安史之乱的爆发,是因为唐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被削弱,导致各地的节度使有了自立为王的野心,不听从朝廷的命令,甚至勾结叛军。
因此,他建议唐肃宗要重建中央的威信和权威,通过赦免、招抚、任用、赏赐等手段,争取各地的节度使的支持和归顺,使他们成为唐朝的忠实盟友,而不是敌对势力。
三是利用叛军内部的矛盾和分裂,挑拨离间,瓦解其根基。李泌认为,安史之乱的持续,是因为叛军的内部团结,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关系密切,他们的部下也都听从他们的指挥,没有出现叛变和背叛的现象。
因此,他建议唐肃宗要秘密派遣密使,潜入叛军内部,散布谣言和诽谤,挑起安禄山和史思明之间的猜忌和争斗,使他们相互倾轧,分崩离析,从而削弱叛军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李泌的平叛战略,得到了唐肃宗的全力支持和执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李泌的指导和协助下,唐肃宗先后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两个都城,击败了叛军的主力,恢复了唐朝的统治。
安史之乱,也在唐肃宗的第十年(763年)宣告结束,唐朝的国运,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重建。
李泌的功劳,无人能及,唐肃宗也十分感激和敬重他,他对李泌说:“你是我唐朝的元勋,你的功劳,无法用金银财宝来衡量,你想要什么,只要你开口,我都会给你。”
唐肃宗的话,让朝中的大臣们都羡慕和嫉妒,他们都想知道李泌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是要求封爵,还是要求官职,或者是要求土地,或者是要求美女。
但是,李泌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说:“我只想睡在您的膝盖上。”
这个要求,让唐肃宗和朝中的大臣们都大吃一惊,不知道李泌的用意何在。他们都觉得这是一个很奇怪,很不合适,甚至很不敬的要求。
他们都纷纷猜测,李泌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是不是想要借此接近唐肃宗,以便影响他的决策,或者是想要博取他的欢心,以便得到更多的利益。他们都觉得,李泌是一个不知足,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礼数,不知道廉耻的人。
但是,李泌的真实心意,却不是这样的。李泌的这个要求,其实是出自他对唐肃宗的深厚情谊,也是出自他对自己的清高自傲。
李泌和唐肃宗,是从小就相识相知的朋友,他们在东宫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了安史之乱的风雨,一起平定了叛乱的危机,他们之间,有着一种超越血缘和利益的亲密和信任。
李泌对唐肃宗,不仅是忠诚的臣子,也是真诚的朋友,他不想要任何的赏赐,也不想要任何的权势,他只想要和唐肃宗保持一种平等和纯洁的友谊,他只想要和唐肃宗回到他们小时候的状态。
那时候,他们没有任何的烦恼和压力,只有无忧无虑的快乐和自由,他们可以在一起玩耍,一起学习,一起睡觉,一起做梦。李泌想睡在唐肃宗的膝盖上,就是想重温他们的童年时光,就是想表达他们的友情之情,就是想让唐肃宗感受到他的真心和温暖。
李泌的这个要求,也是出自他对自己的清高自傲。李泌是一个有着高尚品格和高超才华的人,他不为金钱所动,不为权势所惑,不为名利所累,他只为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而活,他只为自己的道德和良心而行。
他不想要任何的赏赐,也不想要任何的封赠,他觉得这些都是俗世的纷扰,都是污染了他的灵魂,都是束缚了他的自由。
他想睡在唐肃宗的膝盖上,就是想摆脱这些的牵绊,就是想保持他的清白和高洁,就是想让唐肃宗知道,他不需要任何的回报和奖励,他只需要唐肃宗的理解和尊重。
李泌的这个要求,虽然让唐肃宗和朝中的大臣们感到惊讶和困惑,但是,唐肃宗却没有拒绝他,也没有责备他,而是同意了他的要求,让他睡在了自己的膝盖上。
唐肃宗这样做,是因为他了解李泌的心意,也是因为他尊重李泌的选择,他知道,李泌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贤臣,也是一个不可替代的朋友。
来源:老琪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