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微盟营销副总裁金文森:要把合适的达人,安排在适合的角色上 | 连线增长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12:40 1

摘要:如今,品牌主面临的共同命题是:如何在预算收紧的情况下,让每一分投入既能精准触达目标客群、实现转化,又能沉淀为品牌长期的心智,建立稳定的客群资产。

文 /窦文雪

编辑/子夜

在用户注意力碎片化日趋严重的时代,品牌的营销逻辑已经被彻底重构。

大媒介曝光时代已成过去,唯流量论、效果至上的粗放打法也已失效,品牌营销正进入一场内容精准度与用户体验的竞赛。

如今,品牌主面临的共同命题是:如何在预算收紧的情况下,让每一分投入既能精准触达目标客群、实现转化,又能沉淀为品牌长期的心智,建立稳定的客群资产。

在此趋势下,达人生态的价值评估体系也在随之进化,泛影响力的权重正在降低,基于真实“人设”与垂类经验的达人们开始脱颖而出。

同时,尽管数据工具正在日益完善,但如何解读数据,将冰冷数字转化为有温度的、可落地的商业策略,则更依赖于品牌对“生意”本质的深刻理解。

而面对AI技术带来的内容同质化风险,真实体验与线下场景的联动,也成了品牌能够打出差异化的关键。

在这样的背景下,品牌怎样做全域营销才不会掉入盲目投入、抓不准重点的“陷阱”?

近期,在2025第十一届GDMS全球数字营销峰会上,连线Insight与微盟营销副总裁兼微盟传播TEAM PRO创始人金文森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探讨了营销行业的现状、用户信任的构建、达人生态的挑战等问题。

以下为对谈详细内容,连线Insight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进行了略微删减和修改。

营销环境的瞬息万变之下,

如何抓住整合营销的本质?

连线Insight:我们了解到,微盟传播TEAM PRO作为微盟集团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21年。回顾其创立背景,当时是基于哪些市场趋势的考量,促使团队决定聚焦于整合营销这一赛道?

金文森:实际上,我们从2020年就开始筹备了。当时的整合营销市场已有不少参与者,但模式相对粗放,主要是“线上+线下”的组合,考核也集中在曝光和转化等顶层指标。品牌只需借助明星、头部主播、一个好故事或一场直播,即使投放不多,也能实现全案传播和效果增长。

然而,从2020到2021年,我们观察到流量平台进入爆发期,抖音占据主导,巨大的流量红利让许多品牌盲目投入,导致内容同质化严重、竞争加剧。

正是基于这一趋势,我们预判到2022年之后,客户需求将发生根本转变:预算收紧将推动其从“分散采购”转向“整合服务”。

客户不再愿意为多家代理支付高昂服务费,也不希望陷入复杂的多方协调。因此,我们果断决定聚焦于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以应对市场即将到来的整合需求。

连线Insight:基于行业趋势以及自身优势,微盟传播TEAM PRO是如何为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的?

金文森:优质品牌内容是构建用户长期心智的关键。它能清晰传递品牌的价值、强化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并凸显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基于被市场验证的内容,我们才建议客户进行系统性投放。具体包括:

1、进行分层精准投放,如面向高潜人群或细分场景定向触达;

2、将内容二次剪辑为适配直播等渠道的素材,以提升投放效率。

我们要帮品牌做真正的“品效合一”。这不仅指短期内达成客户目标,更意味着每笔投入都能积累长期品牌资产,包括人群资产、内容资产、可复用的投放数据以及持续的复购转化。

连线Insight:实际上,很多的营销公司和广告公司都是要为客户的效果负责,那么微盟传播TEAM PRO的差异化在哪里?

金文森:我觉得,我们的差异在于出发点不同。我面试小伙伴一直很难,尤其是在策略方面,我团队中的小伙伴必须要懂“生意”。我经常会问候选人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产品是你的,你会怎么做?”

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启动一套标准化营销动作,例如找达人、做投流,但这恰恰是我要筛选掉的“执行思维”。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考察其能否完成从“执行者”到“经营者”的思维转变:他是否能像花自己的钱一样,思考这笔预算的ROI?是否能在竞品已“重兵布防”的情况下,找到我们差异化的突围路径?

这是一个思维的转变。如果思维错了,那么后续的执行都是在浪费资源。

其次,我们的价值不在于推销具体产品,而在于先为客户诊断经营问题,找到其核心差异点。我们必须先站在“经营策略”的出发点,帮助客户厘清方向,再基于他有限的预算,倒推出最有效的媒体组合与分配方案。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价值所在。

连线 Insight:方便举一个具体的案例吗?

金文森:我就以一个洋酒客户的具体案例来说明。我们服务的是一家头部酒业集团,旗下产品线覆盖果酒、高端洋酒以及大众价位的酒饮。

如果单纯追求效果指标,我们完全可以告诉客户:只需深耕数字媒体,低成本控制。但这忽略了一个核心问题:消费者真的会在线上轻易购买几百元的高端洋酒吗?我们必须认识到,洋酒行业的主要销售路径仍依赖于经销商和代理商。

因此,从品牌调性与生意本质出发,我们必须统筹思考线上与线下的角色与协同。如果一味追求线上人群资产的数字“繁荣”,反而可能偏离真实的生意目标。

基于这些挑战,我们回归生意本质,与客户共同探讨品牌现阶段的核心议题:如何有效提升新客获取、增强市场渗透,并最终带动整体销量增长。

我们的服务主要通过以下三个环节协同落地:

1、内容基建与达人驱动。在线上,我们聚焦于以专家型达人为核心,进行专业且接地气的内容共创与持续迭代,并产出多版本素材,以适配不同传播场景的需求;

2、线上线下联动曝光。我们整合线上媒体与O2O本地生活资源,构建从内容到终端门店的引流路径,强化产品在线下消费场景中的可见性与体验感;

3、闪购引爆与销售转化。基于前两步积累的势能,我们在闪购、即时零售等关键节点进行精准投放。

通过这三层布局,我们不仅为客户实现短期的销售回报,更在内容资产、渠道认知和用户心智上为品牌构建了可持续的增长基础。

当品效合一成为需求“标配”,

品牌营销就要做到“八面玲珑”

连线Insight:前几年,广告营销行业中还可以听到一些老派人士的声音:品效是很难合一的,不要让企业总是讲品效合一。但是近几年,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关注品效合一,在您看来,这个观点转变的主要节点在哪里?

金文森:主要节点就是碎片化时代的到来,而“品效合一”不再是可选项,而是必然选择。

1、过去(集中化媒体时代):在王老吉、海飞丝等案例成功的年代,媒体渠道相对单一。品牌的打法也相对直接:在线上通过传统媒体进行“洗脑式”曝光,用好代言人,讲清产品卖点;在线下确保终端铺货可见,即可成功占领心智。

2、现在(碎片化媒体时代):随着平台日益碎片化,消费者的注意力高度分散。此时,若只专注于品牌声量,投入数月后很可能发现无法有效触达目标消费者,因为受众既没有足够精力,也没有固定渠道来关注品牌内容。同样,若只追求短期效果依赖流量投放,则会重蹈2021年许多白牌产品的覆辙:一旦流量红利见顶、成本攀升,模式便难以为继。

所以,品牌必须进行多渠道、多角色的组合式探索,并依据实时数据反馈持续迭代优化,才能在碎片化环境中实现可持续增长。

连线Insight:微盟传播TEAM PRO在小红书的营销上有没有哪些经验可以与我们分享?

金文森:我们始终基于在对客户需求进行深度洞察。

例如,消费品客户的核心诉求在于品牌心智构建与电商转化效率;网服客户聚焦于平台用户规模的持续增长;而教育、汽车等高决策门槛的行业,则对销售线索的质量与数量有更高要求。

针对不同行业的特性与目标,我们会量身定制达人内容策略,整合KOL、KOC、KOS等资源形成传播矩阵,并对素材脚本进行精细化打磨。最终,配以精准的投放方式,确保营销动作与商业目标的高度对齐。

连线Insight:在您看来当前达人生态面临哪些挑战?

金文森:我认为当前达人生态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内容创作的同质化困局,导致优质内容供给乏力。

正是基于这一背景,垂类达人价值愈发凸显。这不仅是内容市场的自然选择,也契合平台推动内容向精细化、垂直化发展的战略方向。

未来,像运动领域进一步细分出的羽毛球、健身、网球等垂类达人,将更精准地连接兴趣圈层,获得持续增长。

连线Insight:在这次GDMS峰会中,您演讲的主题是“达人营销进入角色时代”,这个“角色时代”的定义是什么?

金文森:我认为,达人合作的核心如同为品牌“选角”,关键在于将合适的达人精准地安排在正确的“角色”上,共同演绎品牌故事。

具体而言,我们的“选角”标准分为三个层次:

1、场景化体验者:首选那些在日常生活中真实使用产品的达人,他们的分享能自然引发消费者的场景联想与信任;

2、兴趣驱动者: 例如探店博主,其创作动力源于对美食的真实热爱,这种真诚是连接品牌与消费者的关键纽带;

3、终端专家(KOS/KOC):以酒类为例,我们选择有多年销售经验的店主,他们能基于专业经验提供权威的选购建议,是促成临门一脚转化的关键点。

最终,品牌传播的成功不在于单一角色的突出,而在于让这些角色多次、多角度、多层面地协同触达消费者,从而层层叠加,构建起坚实的品牌信任。

连线Insight:采用这种“角色”思维筛选达人,与曾经的筛选方式相比,有哪些优势?

金文森:过去的信息流广告往往侧重于电商策略,核心是直接传递价格信息与促销利益,试图通过短期刺激促成交易。

然而,真正的品牌营销策略远不止于此。它的核心目标是构建与消费者之间的长期信任,而这是单纯的价格促销无法实现的。要建立品牌忠诚度,必须通过多元化的角色矩阵,基于卓越的产品,以真诚的推荐和多角度的内容,持续与消费者对话。

唯有建立起这种信任,才能从根本上缩短消费者的决策路径,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来源:连线Insight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