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亿半导体巨头上市传闻拆解:A股真有“唯一标的”?16股受益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12:09 1

摘要:近期“1600亿半导体巨头官宣上市,A股唯一直接持股标的出炉,16股受益”的消息在市场流传,引发不少投资者关注。但梳理公开信息发现,传闻中“巨头”身份、“唯一标的”真实性及“受益股范围”均需理性甄别。本文结合最新公告与行业动态,拆解事件实情并提示关键风险。

1600亿半导体巨头上市传闻拆解:A股真有"唯一标的"?16股受益靠谱吗

近期“1600亿半导体巨头官宣上市,A股唯一直接持股标的出炉,16股受益”的消息在市场流传,引发不少投资者关注。但梳理公开信息发现,传闻中“巨头”身份、“唯一标的”真实性及“受益股范围”均需理性甄别。本文结合最新公告与行业动态,拆解事件实情并提示关键风险。

一、1600亿巨头是谁?两类企业符合估值规模

市场传言的“1600亿半导体巨头”并非单一主体,目前有两家企业符合估值量级且与上市进程相关,需明确区分:

1. 长江存储:完成股改的存储芯片独角兽

9月25日消息显示,长江存储科技控股有限责任公司(长存集团)已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革,选举产生首届董事会,公司治理结构升级。其全资子公司长江存储作为国内唯一的3D NAND原厂,自主研发Xtacking架构,在《2025全球独角兽榜》中以1600亿元估值首次入围,位列全球第21位,是半导体行业估值最高的新晋独角兽。

从股东结构看,长存集团股东涵盖国家大基金一、二期等产业资本,五大行等金融资本及多家私募机构,今年4月和7月累计融资超百亿元。但需明确的是,长存集团目前仅完成股改,尚未正式官宣上市计划,股改通常是上市前的重要步骤,但后续仍需经过辅导备案、申报材料等多个环节。

2. 韦尔股份:拟赴港上市的千亿芯片设计公司

市值超1600亿的韦尔股份(拟更名“豪威集团”)于5月23日公告,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募资用于核心技术开发、全球化拓展、战略并购及补充营运资金。作为全球前十大无晶圆厂半导体公司,其核心业务为图像传感器芯片设计,2019年收购豪威科技后构建起三大业务体系,目前已启动更名流程以推进国际化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韦尔股份已是A股上市公司(603501.SH),此次计划为“A+H”两地上市,并非首次登陆资本市场,与市场传言中“未上市巨头首次上市”的表述存在差异。

二、A股"唯一直接持股标的"不实,两类标的更具参考性

传言中“A股唯一直接持股标的”的说法缺乏依据,结合企业关联度与股权结构,以下两类标的具备实际参考价值,但需警惕“唯一”表述的误导性:

1. 长存集团相关:间接持股的产业资本标的

由于长存集团尚未上市,A股暂无直接持股的上市公司。但部分企业通过投资机构间接参与其股权,其中养元饮品因参与定增,在9月24日、25日连续涨停,市值升至322.38亿元。不过这类间接持股普遍比例较低,且需穿透核查股权层级,实际受益程度与持股比例、锁定期等直接相关,不存在“唯一标的”的情况。

2. 半导体股权投资占比突出的企业:华西股份

从股权价值占比看,华西股份(000936.SZ)是A股半导体股权投资纯度较高的标的之一。其通过子公司及基金合计持有纵慧芯光26.67%股权,该公司2025年8月C4轮融资后估值达150亿元,对应持股价值约40亿元;同时通过一村资本间接持有熹联光芯7.4%-8.7%股权,若后者启动IPO估值或达150亿元,对应价值11-13亿元。

截至9月18日,华西股份总市值69.73亿元,半导体股权价值占比达73.2%-76.0%,是目前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该比例唯一超70%的企业。但需明确,华西股份并非某家1600亿巨头的直接持股方,而是通过布局半导体产业链优质标的形成价值关联。

三、"16股受益"需拆分为产业链逻辑,避免盲目跟风

市场流传的“16股受益”缺乏明确统计依据,但从半导体企业上市前后的产业链传导效应看,可按业务环节筛选潜在受益标的,而非简单罗列个股:

1. 制造与封测环节:承接产能释放需求

若以长存集团为核心,其3D NAND芯片量产将拉动晶圆代工与封测需求。中芯国际作为国内晶圆代工龙头,14nm及以上制程成熟,有望承接相关代工业务;长电科技、通富微电等封测龙头具备先进封装能力,可匹配高端芯片测试需求,这类企业将直接受益于订单放量。

2. 设备与材料环节:绑定国产替代进程

长江存储的技术迭代将带动设备采购需求,北方华创的刻蚀、沉积设备,华峰测控的测试设备等已进入国产半导体供应链,具备技术协同优势;材料方面,安集科技的抛光液、江化微的湿电子化学品等供应商,有望在其扩产周期中获得份额提升。

3. 投资关联环节:股权价值重估标的

除华西股份外,华胜天成持有泰凌微7.44%股权,对应股权价值10.15亿元,占自身市值12.8%;浙数文化持有中昊芯英3.78%股权,对应价值5.67亿元,这类标的可能因被投企业估值提升获得账面收益,但需警惕非经常性损益对业绩的短期影响。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所谓“16股”多为市场基于历史合作关系的推测,部分个股与巨头业务关联度低,甚至存在蹭热点嫌疑,投资者需结合年报披露的业务往来数据交叉验证。

四、三大核心实情:厘清传闻与现实的差距

1. 上市进程:均未进入实质发行阶段

长存集团仅完成股改,尚未提交上市申请,后续需经历证监会或交易所审核,存在审核不通过风险;韦尔股份虽公告拟赴港上市,但仍需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且发行时机将取决于境内外市场情况,目前无明确时间表。

2. 持股关系:直接持股标的不存在

两家1600亿量级企业中,韦尔股份本身为A股上市公司,不存在“A股持股标的”之说;长存集团股权结构中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为主,A股上市公司均为间接持股,且比例普遍低于5%,难以形成“直接受益”的强关联。

3. 受益逻辑:短期情绪驱动大于业绩支撑

从历史案例看,半导体企业上市对产业链的业绩拉动存在滞后性。以中芯国际上市为例,其供应商业绩兑现多在上市后1-2年的扩产周期中。当前市场对“受益股”的炒作更多源于情绪传导,多数标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来自相关巨头的营收占比不足10%。

五、四大注意事项:规避投资陷阱

1. 警惕股权关系“伪关联”

部分上市公司仅通过子基金间接持有巨头关联企业的微小股权(如低于1%),却被纳入“受益股”名单。投资者可通过“天眼查”穿透查询股权层级,或查阅上市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科目明细,确认持股真实性与比例。

2. 区分估值波动与业绩兑现

华西股份等股权投资型企业,其半导体股权价值测算基于被投企业融资估值,并非实际盈利贡献。若被投企业IPO延迟或估值下调,可能引发股权价值缩水,参考其此前转让索尔思光电股权仅贡献2亿元净利润的案例,需理性看待账面浮盈。

3. 关注行业周期与政策风险

半导体行业具有强周期性,目前存储芯片价格仍处于低位震荡,长存集团盈利尚未稳定;同时,跨境上市涉及的外汇管理政策、行业监管政策可能发生变化,韦尔股份赴港上市存在发行价格不及预期的风险。

4. 规避情绪炒作后的回调风险

近期寒武纪因股价脱离基本面发布风险提示,东芯股份因涨幅过大停牌核查,显示监管层对半导体板块炒作的关注。历史数据显示,这类“上市受益”概念炒作后,若缺乏业绩支撑,股价多在1个月内回调30%以上,需警惕追高风险。

结语

所谓“1600亿半导体巨头上市,16股受益”的传言,本质是对两类优质半导体企业资本化进程的误读与叠加。长存集团的股改与韦尔股份的“A+H”计划,确实反映出半导体企业加速资本化的趋势,长期将利好设备、材料等国产替代环节,但短期需警惕“唯一标的”“多股受益”等表述的误导性。

投资者参与相关板块时,应聚焦三个核心:一是直接承接订单的制造、封测龙头;二是股权占比高且被投企业具备明确IPO预期的投资型标的;三是2025年半年报显示与核心企业存在持续业务往来的供应商。远离无实质关联的蹭热点个股,方能在产业升级与市场波动中把握真实机会。

来源:小柠檬爱分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