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安启源 A05 在 2025 年 7 月销量仅 2072台的困境,是产品力短板、市场竞争挤压、品牌认知薄弱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以下结合具体参数与市场动态展开深度分析,确保信息准确性:
长安启源 A05 在 2025 年 7 月销量仅 2072台的困境,是产品力短板、市场竞争挤压、品牌认知薄弱等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以下结合具体参数与市场动态展开深度分析,确保信息准确性:
产品力核心短板:配置割裂与体验缺陷
配置分布严重失衡
入门版实用性不足:7.89 万元的 70 领先型缺失无钥匙进入、后排空调出风口、4 扬声器音响、USB 接口仅 1 个、后排座椅无法放倒等实用功能。对比同价位比亚迪秦 PLUS DM-i,后者全系标配仿皮座椅、4 扬声器音响和后排空调出风口,且支持后排座椅比例放倒。
高配版溢价不合理:10.39 万元的 145 卓越型虽搭载 145km 纯电续航(CLTC)和快充功能(30%-80% 仅需 19 分钟),但智驾系统仅支持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功能,且车机芯片性能表现一般。
体验细节反用户需求
设计反人类:D 型方向盘转向时手部支撑不足,异形门把手易误触。
动力调校保守:1.5L 发动机 + 140kW 电机组合虽标称零百加速 7.9 秒,但实际驾驶中初段动力响应有些迟缓,亏电状态下发动机噪音明显。
市场竞争白热化
技术代差显著
混动系统成熟度不足:长安蓝鲸混动系统亏电油耗 4.21L/100km,虽优于燃油车,但弱于比亚迪 DM-i 的 3.8L/100km。且 DM-i 已迭代至第五代。
智能化体验落后:启源 A05 高配版仅支持基础 L2 级驾驶辅助,而秦 PLUS DM-i 中配车型(9.98 万元)已搭载 “天神之眼 C” 高阶智驾,支持高速领航辅助和自动泊车。
品牌溢价难以支撑:长安在燃油车时代的 “耐用性” 标签在新能源领域仍需建立,且启源缺乏独特技术卖点。
品牌转型困境:传统标签拖累新能源认知
新能源技术话语权缺失
研发投入不足:长安在混动领域的技术积累未能有效转化为纯电优势。例如,启源 A05 的 e-AG 平台仍采用燃油车模块化思路,电池包布局导致车内空间利用率一般。
营销声量微弱
曝光度严重不足:与竞品相比,启源 A05 鲜少出现在主流车展、综艺赞助或明星代言中。例如,秦 PLUS DM-i 通过 “网约车实测”“车主故事” 等活动快速积累用户;而启源 A05 仅依赖传统 4S 店静态展示,市场热度持续低迷。
技术标签模糊:尽管宣传 “10 层扁线油冷电机”“高压油箱” 等技术,但缺乏具象化传播。
总结:破局需系统性革新
启源 A05 若想扭转颓势,需从以下方向突破:
产品重构:推出 “家庭舒享版”,标配无钥匙进入、后排空调出风口和 4 扬声器音响,定价 7.49 万元,精准打击秦 PLUS DM-i 中配车型。
设计迭代:优化隔音方案(如增加双层夹胶玻璃),升级车机芯片至高通 8155,并简化交互逻辑。
来源:秒速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