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 | 民族管弦乐《胜利之光》:铭记烽火岁月 奏响时代强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10:06 1

摘要:“烽火硝烟虽已远,历史记忆永流传。”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胜利之光》民族管弦乐以恢弘的民族管弦乐语言,回溯中华民族从危亡到崛起的壮烈史诗,讴歌中国人民的奋进精神。音乐会通过五个乐章,从战争前夕的阴霾密布,到家园沦陷的悲痛坚守,

民族管弦乐

胜利之光

时 间 | 地 点

9月30日(周二) 20:00

内蒙古艺术剧院民族乐团

票 价

↓购票链接↓

爱国情怀

“烽火硝烟虽已远,历史记忆永流传。”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胜利之光》民族管弦乐以恢弘的民族管弦乐语言,回溯中华民族从危亡到崛起的壮烈史诗,讴歌中国人民的奋进精神。音乐会通过五个乐章,从战争前夕的阴霾密布,到家园沦陷的悲痛坚守,再到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势,直至最终迎来胜利的万丈光芒,每一个音符都是对先烈的崇高致敬,每一段旋律都承载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脊梁,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和平的永恒守望,让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节 目 单 第一乐章《悬刃之境》 第二乐章《故园长明》 第三乐章《星火同天》 第四乐章《月照丰碑》 第五乐章《胜利之光》

指挥:叶尔达

作曲家、指挥家,内蒙古艺术剧院原党委委员、艺术总监。

现任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内蒙古艺术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全国艺德标兵”、“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内蒙古自治区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作曲:刘畅

青年作曲家,现任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作曲专业教师、大连音乐家协会音乐创作与音乐理论专业委员会会长,兼任广西民族乐团驻团作曲暨专家组成员、吉林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先后师从于中国著名作曲家杜咏、罗新民教授,曾得到著名作曲家、教育家杜鸣心先生的悉心指导。在校期间,曾获宝钢奖学金、宋庆龄与古驰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各类奖学金,以第一名的身份保送至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2013年,被学院选派为全球第一所音乐孔子学院首批志愿者教师赴丹麦皇家音乐学院任教。

其创作涵盖交响乐、协奏曲、室内乐、舞台剧及独奏作品等多重体裁,作品曾获Contempo国际作曲大奖(德国)、美国金钥匙作曲金奖、新加坡华乐室内乐创作金奖、希腊优秀者国际作曲比赛特优秀奖(最高奖)、台湾TMC国际作曲大赛传统乐器组入选大奖及敦煌奖最高特别奖、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民乐作品创作比赛(弹拨)金奖等海内外权威奖项;委约创作的交响组曲《中国节》(北京交响乐团)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24—2025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参与主创北京曲剧《正红旗下》、大型民族音乐诗画剧《锦瑟东方》,多部作品获国家艺术基金立项;作品登陆悉尼歌剧院、维也纳音乐厅、纽约无线电城音乐厅等全球12国艺术地标,与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中央民族乐团、新加坡华乐团等20余顶尖院团深度合作;2015年于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个人作品首演专场;2024年推出献礼国庆75周年《岭海逐梦》交响音乐会(珠海民族管弦乐团);2025年受全国14家民族乐团联合委约(业内首次)创作民族管弦乐组曲《胜利之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意大利《Giornale della Musica》音乐杂志誉其作品为:“在五线谱的经纬间编织民族灵魂回声的作曲家”。

内蒙古艺术剧院民族乐团

内蒙古艺术剧院民族乐团是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民族乐器及编制最完备的大型民族管弦乐团,拥有马头琴、四胡、三弦、火不思、雅图噶、牛角号、布列号、毕休固尔等传统特色乐器,以及专业演奏员60余人,其中包括马头琴非遗传承人、一级演员数人。

民族乐团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在传承和发展内蒙古音乐文化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锐意创新,创作了大批具有时代气息的管弦乐作品,研制出新型管乐器布列号和毕休固尔,为丰富民族乐团的音色音域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民族管弦乐的交响化奠定了基础。先后成功创作演出民族管弦乐《草原春俏》、《草原天音》、《天马神韵》、《聆听草原》、《琴声带路·奏响友谊》、《北疆天籁》、《丝路草原》、《北疆赞歌》、《蒙古马》等不同形式的民族管弦乐专场音乐会。

2017年大型民族管弦乐《丝路草原》参加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获得丝路文化贡献奖;荣获自治区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参加“第二十届上海国际艺术节”;赴韩国釜山、群山、首尔三市进行文化交流活动。2019年赴北京参加“少数民族地区艺术院团晋京展演项目”。2020年度再度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资助,完成全国巡演。

2020年大型民族管弦乐《北疆赞歌》获得文旅部评选“时代交响乐——中国交响音乐作品创作扶持计划”。2020年大型民族管弦交响组曲《蒙古马》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23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优秀剧目展演月活动,获得优秀剧目奖、音乐奖、表演奖,同年参演第20届内蒙古自治区草原文化节。

2022年打造“万马奔腾——马头琴专场音乐会”,开启市场化全国巡演模式,并于2023年完成“民乐映九州”全国系列演出之“塞上牧歌情——马头琴专场音乐会”的巡回演出,探索出一条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兼具的民族音乐发展之路。

2023年创作立项大型民族管弦乐《北疆畅想》,与《北疆天籁》、《北疆赞歌》共创“北疆三部曲”品牌剧目。

2024年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联合自治区各大院团创排《温暖的几字湾》、《黄河长城在这里握手》等不同形式的音乐会;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策划推出大型民族管弦乐《家园》;于中国大陆地区率先开启省域民族音乐文化深度合作模式,依托粤蒙两省国家级的职业民族乐团强强联手,创排大型民族管弦乐《草原与海》,以全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为文化强国做出努力与贡献。

多年来,民族乐团赴美国、德国、韩国、俄罗斯、丹麦、斐济、蒙古国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地区访问演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地区艺术风彩,打造地区文化品牌,促进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