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OpenAI正在为ChatGPT开发支付系统,以帮助用户未来可以在同ChatGPT的对话界面中直接付款购买AI推荐的商品。
2025年通常被广泛称为“AI应用元年”,随着商业化场景加速落地,“AI+支付”相关应用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据英国《金融时报》今年7月的报道,OpenAI正在为ChatGPT开发支付系统,以帮助用户未来可以在同ChatGPT的对话界面中直接付款购买AI推荐的商品。
近期,谷歌宣布联合包括支付企业、金融机构在内的60多家机构推出Agent Payments Protocol(AP2)开源协议,旨在提供一套通用标准,用于由智能体发起并主导的支付行为。
国内方面,除了智能体内的支付应用,“AI+支付”融合创新也在加速,出现一些更有趣、交互体验感更强的落地案例,其中就包括智能硬件产品AI眼镜。目前,Rokid Glasses、小米AI眼镜等多款产品均实现了“看一下”付款码即可支付的功能。
9月25日,京东科技发布购物智能体“JoyGlance”,结合京东购物场景,开启“所见即购买”的新体验。
重构购物体验,AI为支付带来新入口
AI的飞速发展未来可能会改变许多事情,包括工作方式、生活服务、购物体验等等。其中,AI在电商购物场景中可以说具备天然的适配性,其中的核心优势在于通过数据驱动、算法优化以及场景及体验重构等环节,来实现效率与体验升级的双重价值。
京东科技此番发布的JoyGlance是业内首个支持跨协议、多穿戴设备的购物智能体,商用版本将率先登陆雷鸟等多款市面上的主流AI眼镜产品。JoyGlance重构了购物场景,帮助用户实现“目光所及、皆可购买”的沉浸式体验。
JoyGlance现场演示案例
京东科技产品经理在现场演示的JoyGlance智能体购物流程显示,用户在AI眼镜上通过语音唤起智能体后,只需要注视物品1-2秒,即可识别其眼前的商品并迅速在京东商城上找到同款。接下来用户可以全程都用语音交互来进行商品的选择和支付,无需手机辅助。
从购物场景出发,JoyGlance极大激活了AI智能设备与日常生活方式的交互潜力。在整个体验上,用户很轻松就能实现“看见-识别-推荐-介绍-支付”的全链路流程。支付在其中不再是单独完成的一个传统交易端点,而是成为用户全旅程智能服务的一部分。
AI在重构购物体验的同时也为支付带来了新的入口,未来相关应用越成熟,“AI+支付”的市场潜力就越大,更多场景亦有待发掘。据移动支付网了解,除了智能眼镜外,JoyGlance凭借其强大的生态适配能力,未来也还将支持多种智能终端,例如冰箱、电视、手表甚至具身智能机器人等。
AI应用加码安全需求,语音支付如何提升可靠性
对所有支付方式来说,安全问题都至关重要,曾偶有发生的“某版本假币能乱真”“伪卡盗刷”“带病毒的二维码”等等事例往往会引发广泛关注。随着AI可以处理的任务越来越多,其自主权限也呈增加趋势。当无感化成为AI应用体验的一大特色时,也就更加考验“AI+支付”的安全和可靠性。
作为人机之间最为常见、自然的交互方式之一,语音识别在实际支付应用中亦面临一些的挑战,比如数据传输、声纹伪造、大量高精度识别计算等问题。而为解决语音识别客观存在的这些难题,京东支付在JoyGlance声纹验证方案中实现了多项技术革新,显著提升安全性和可用性。
一方面,方案采用了“语义+声纹”双因子认证模式,通过多模态生物特征融合技术,支持用户自主设定语义关键词,再结合声纹特征进行双重验证,以此来破解传统单一生物识别易被仿冒的隐患,安全等级直线提升300%,理论上甚至要优于传统密码和指纹支付等方式。
另一方面,首创的端到端加密声纹云验证通道,通过分布式声纹特征库直接完成比对,绕开手机中介转发环节。实测验证数据显示,语音识别延时降低至120ms,较传统方案提升65%,且支持亿级并发验证请求,可用性达99.99%。
在提升安全性和可用性基础上,京东支付JoyGlance声纹验证方案基于零信任安全协议构建验证中台,实现手机端完成声纹注册后,后续即可轻松同步至智能眼镜、车载设备等全场景终端,实现“一次录入,多端调用”,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语音可以说是人类最原始、最自然的沟通方式,交互上几乎没有额外的学习成本,尤其适合老年人及技术障碍人群。语音交互还能提升信息传输效率,在一些特定的操作场景中,用户可以在不中断手头工作的情况下完成信息传达。
京东科技支付业务负责人表示,JoyGlance智能体的初心是希望带给用户“场景驱动”的新购物体验,完全可以仅靠“看”和“说”这样最自然的互动完成全流程购物。
备战商业交易逻辑转变,京东支付的全链路AI实践
当AI从被动响应指令的“工具”,转变为能够自主规划、决策并执行复杂任务的“代理”时,商业交易行为很可能就会从传统的“点击授权”转向了“意图授权”。
简单来理解就是,用户不再需要一步步完成搜索、浏览、比价、加购、支付等等环节,只用表达一个模糊的意图,AI就有能力自主完成全流程。大模型应用正从通用领域转入金融支付等核心决策环节,这种转变将是根本性的。在人类感知上,支付在AI应用中其实有一种“内向”的趋势,一直作为商业交易的基础设施环节,支付接下来也要适应这种新的“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看,AI浪潮显然在持续地变革金融支付。为应对趋势,整个支付行业都在积极运用AI技术优化服务、提升安全与拓展能力。比如Visa、Mastercard和PayPal等国际支付巨头均在今年宣布将推出Agentic AI相关产品,银联、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国内支付企业也均上线了MCP相关产品来提高接入效率,满足AI时代下支付业务需求。
通过JoyGlance智能体的案例不难发现,AI与支付的深度融合,其实远不止于看上去的“更方便、更无感”这么简单,支付不再局限于交易工具层面,而是参与了一场智能生态变革。对京东支付来说,则借助AI重塑了“人-货-场”的连接。
另外,在前端交互层、中台运营层、核心决策层的全链路内,京东支付已开展了一系列AI大模型相关实践。
在前端交互层,东付助手智能体打通实时推理、用户偏好与交易链路交互,从之前的“人找功能”到“AI直达”,使支付问题一次性解决率提升近两倍,优惠券活动使用率提升近3倍;在中台运营层,京东支付在营销层面应用AI支付营销智能体,覆盖智能化售前、智能营销、随机抹零、AI图文投放、AI智能纠错等场景;在核心的决策层,JoyData智能分析产品深度融合大模型与智能算法,提供事实数据AI解读、异动归因分析和对话式智能数据机器人等核心能力。
在关键的业务风控环节,京东支付构建了从“态势感知”到“风险分析”,再到“归因定位”“策略推荐”“线上验证”的智能风控决策。其中在风险感知方面引入支付风控AI智能体,通过对金融黑灰产团伙的信源监测、行为溯源、风险挖掘和策略迭代,提升了风险对抗效能,改变了原本依赖人工的长链路对抗模式。
结束语
如果我们坚信AI代理将重塑商业形态,那么支付会是实现这一愿景的核心枢纽,支付企业或许会迎来一场新的角逐。结合JoyGlance全新的购物场景,AI可以说为京东支付带来了新的入口和机遇。事实上,京东支付还在积极扩大其使用场景和范围,今年以来陆续接入12306、必胜客、肯德基等平台。围绕这些现有场景,“京东支付+AI”自然也有进一步结合的无限可能。
当前智能体的应用正从单点赋能,向多智能体的跨流程协同进行演进,京东科技支付业务负责人表示:“未来京东支付将在更广泛的场景中发挥智能体的协同与联动价值,以AI重塑新体验。”
来源:移动支付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