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工智能的科技发展要走向哪里,还要走多远?其实半导体芯片科技从2019年开始就断断续续的在不断的受着消息的催化,断断续续的一直有各种消息影响着投资者的决定,真正让硬科技题材再次重回C位的根本原因还是受AI人工智能的影响,从2023年GPT出现以后,就注定了硬科
本篇文章的内容全部来自于题主昨天晚上的炒股日记中的内容,分享出来供大家互相求证讨论,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人工智能的科技发展要走向哪里,还要走多远?其实半导体芯片科技从2019年开始就断断续续的在不断的受着消息的催化,断断续续的一直有各种消息影响着投资者的决定,真正让硬科技题材再次重回C位的根本原因还是受AI人工智能的影响,从2023年GPT出现以后,就注定了硬科技的长期发展需求,这里面既有国产替代的需求,更有国家安全的考虑,还有就是中美之间人工智能的竞赛所在。
随着今天京东的消息的宣布:“9月25日,京东集团SEC副主席、京东集团CEO许冉在2025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表示,京东将在未来三年持续投入,带动各个产业形成万亿级规模的人工智能生态,并将面向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企业,逐步开放京东各类产品场景、供应链数据等,支撑各类企业进行模型训练级应用测试,从而支持整个行业快速发展。”这基本上意味着整个互联网巨头们已经全面要转向人工智能的重投入竞争之中去了。而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其背后的根本还是因为国家的需要,政策的需要,以及自己商业帝国发展的需要。
国际数据公司(IDC)近日发布《全球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支出指南》。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IT总投资规模为3159亿美元,并有望在2029年增至1261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近9万亿元),五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1.9%。另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全球AI领域领导企业OpenAI近日正式宣布启动全球运算基础设施大规模扩张计划,总投资额预计高达1万亿美元。标志着AI产业从模型创新竞争正式迈入基础设施建设“竞赛”新阶段。总投资规模增至9万亿元。
从种种消息方面综合来看,特别是中美在人工智能上的投入,基本上可以确定两边都已经确定了人工智能加机器人的强国战略。
在此基础前提下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以前的新能源是只有我们中国一家玩,所以新能源的热度到2022年基本上就结束 了,但是这一次的AI这块,跟新能源完全是两回事儿,现在这玩意头部玩家是中美,而其他有点实力的也想跟进,但因为国家自身的实力问题,这个东西可能 最后就是一个寡头游戏。中美带领着全球来玩,各个国家最后必须站队。
一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突破以后,对后排的玩家和没进入的玩家,那就是降维打击!所以这一次的人工智能的竞争可能会持续的时间特别长,这也意味着大量相关的产业链会被资本长期的跟踪关注。在这个领域,中美在竞赛了,而且两边都是以不可思议的态度在将大量的资金重压在这个领域,这意味着什么?以前美苏争霸搞的是军事竞赛,现在其实也是这种味道。
以前那种的军事竞赛,一旦冷战发展成热战,将是非常大的伤亡代价,而且难分胜负,但是若是人工智能真的领先以后,是一种降维打击,当出现决定性的标致的时候,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兵不血刃的结果。所以这一次下了国家下了重注,而这一次的重注,估计着,全球只有中美能烧的起这个钱,其他国家全部得靠边站,资金、人才、能源、产业自主研发,缺一不可。
所以以后的世界应该是单边的人工智能霸权时代。若是按照这个角度去分析现在科技资本的热度的的话,也就基本上能够确定这个人工智能产业这个方向,大概率还要走很长一段时间的路,毕竟当前只是人工智能刚刚开始的初级时期,真正的AGI仍然还没有实现。
来源:裸奔的老蚂蚁之IT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