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会战:“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22:29 1

摘要:1943年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迎来关键转折。在苏德战场,苏军已推进至斯摩棱斯克和第聂伯河一带;在西方,美英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被迫下台;在太平洋战场,美军正对新几内亚等地日军实施打击。在这一战略背景下,中国战场上的常德会战拉开序幕。

一面布满抗战老兵手印的墙,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的岁月。

1943年秋,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迎来关键转折。在苏德战场,苏军已推进至斯摩棱斯克和第聂伯河一带;在西方,美英联军在西西里岛登陆,墨索里尼被迫下台;在太平洋战场,美军正对新几内亚等地日军实施打击。在这一战略背景下,中国战场上的常德会战拉开序幕。

日军为挽回战争颓势,策划了“常德歼灭作战”,企图牵制中国机动兵力,策应其在东南亚、太平洋地区的作战,并劫夺“洞庭粮仓”的战略物资,达到“以战养战”之目的。中国军队集中第六、第九战区16个军43个师约21万人,与日军10万余人展开殊死搏斗。

1943年,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日军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其海军及航空兵遭到毁灭性打击。为摆脱困境,日本大本营决定通过进攻常德地区,牵制中国军队对云南的反攻。

日军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纠集5个师团及伪军共10万余人,出动飞机130余架,向中国第六战区和第九战区结合部的常德地区发动攻势。日军战略意图十分明确:一方面要“牵制中国把兵力转用到缅甸方面,以策应南方军作战”;另一方面企图夺取洞庭湖区的丰富物资,实现“以战养战”。

中国军事委员会洞悉日军动向后,迅速部署防御。第六战区与第九战区协同作战,集中16个军43个师约21万人,飞机100余架,在常德城及外围地区组织防御。第七十四军57师在师长余程万率领下,于11月3日进入常德城,迅速疏散全城民众,建筑防御工事,准备迎战日军。

常德地处平原,易攻难守。战前,常德民众踊跃参与备战,除捐粮捐棉外,120多名当地泥木工组成“战时工程服务队”,协助第57师修碉堡、挖战壕。许多民众还主动参与传递战报、运输弹药、送茶送饭、抢救伤员等工作,形成了军民同心抗敌的良好局面。

11月初,日军沿东起湖南华容、西至湖北荆州对岸弥陀寺一线,对中国守军展开攻击。由于日军已切断守城部队与外线作战中国军队的联系,国民革命军第74军第57师只得孤守常德。

在师长余程万率领下,第57师官兵与武器、人数占绝对优势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杀。攻城日军在飞机、大炮支援下,四面围攻常德,并多次施用毒气。中国守军“有一墙守一墙、有一壕守一壕、有一坑守一坑”,在常德城郊、城垣、城巷与侵略者血战。

日军动用飞机大炮对常德守军实施猛烈轰炸,并施放毒气弹、燃烧弹,又发起无数次的白刃冲锋。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第57师守城官兵拼死抵抗,依托阵地节节阻击,与敌苦战16昼夜。

11月24日,日军形成了包围常德城郊之势,在飞机配合下,与第57师展开激战。日军3万多人主力部队包围常德地区,由东、北两门突入城内,双方展开逐屋逐巷的战斗。至12月2日晚,第57师坚守在已成火海的常德城师部指挥所——“仅300公尺左右”的弹丸之地,士兵剩下300多人。

在最后时刻,师长余程万向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冯治安、第七十四军军长王耀武、第六战區上将司令孙连仲发出著名电文:“弹尽,援绝,人无,城已破。职率副师长,指挥官,师附,政治部主任,参谋主任等固守中央银行,各团长划分区域,扼守一屋,作最后抵抗,誓死为止,并祝胜利。第七四军万岁,蒋委员长万岁,中华民国万岁!”

当第57师在常德城内浴血奋战时,外线中国军队也在积极行动。常德城攻防战之际,20余万中国军队在常德外围与10多万日伪军展开激战,将企图进犯常德的日第13师团牢牢牵制在常德西北。

11月21日,日军第13师团向慈利的第七十四军攻击,佐佐木支隊迂迴到该军左侧龙潭河附近。日军第3师团进击漆家河以东配合其空降部队袭取桃源,并向常德南面突进,截断守军后方交通线。面对这一形势,中国军队积极调整部署,第十九集团军各部分别向王家场、仁和坪、石门进攻,并西渡澧水,向慈利东南攻击日军侧背。

常德保卫战阻滞了日军的战略进攻,为中国主力部队完成对敌反包围赢得了主动。尽管常德城于12月3日失守,但中国军队的反攻才刚刚开始。12月9日,驰援的第九战区4个军打败日军,一举收复常德。

与此同时,第六战区转守为攻,收复失地。日军被迫返回原地,战略攻势未能得逞。日本第11军入城后连战场都没来得及打扫、己方阵亡官兵尸首都没来得及处理,就匆忙北撤。甚至当接到大本营、派遣军司令部再占常德的命令时,也不惜抗命北撤,这在日军战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常德会战是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一次大规模的会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乃至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具有一定的地位。会战中,中国官兵伤亡数万人,牺牲的将领有彭士量、许国璋、孙明瑾、柴意新等。日军也付出了沉重代价,死伤约25718人,毙伤和缴获战马共1384匹,击毁敌汽车75辆,击沉、击伤敌舟艇122艘。

常德会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日军在整个会战期间伤亡惨重,光是常德一城即伤亡一万五千人左右,中将三十九师团长澄田睞四郎亦遭击毙。会战给日军以相当的损伤消耗,较重地打击了进犯的日军,部分地破坏了日军南下的作战企图,在战略上配合了敌后战场反“扫荡”反“清乡”斗争。

尤为重要的是,常德会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会战最激烈的时候,正值中美英首脑开罗会议期间。当时媒体报道:“中美英盟国诸领袖于海外跋涉劳顿之余,忽然接到这一佳报,无不分外表示欣慰。”罗斯福总统还在其备忘录上记下第57师的番号及师长余程万的名字。

常德会战有力配合了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使中国入缅远征军无北顾之忧,能集中兵力猛攻缅北日军,取得胜利。可以说,常德会战成功为第六战区争取到部队集结反攻的时间,也严重挫伤了日军进攻的锐气,使其企图席卷湘西的意图成为泡影。

常德会战结束后,常德全城几乎被夷为平地,仅剩几栋还有完整房顶的建筑。然而,这座英雄的城市在战后获得了新生。今天,常德已蜕变为“国家园林城市”和“国际湿地城市”;作为鱼米之乡,常德的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已连续21年保持湖南全省第一;经济总量位居湖南省前列。

常德城区的变迁见证了这段历史:当年会战的遗迹白马湖碉堡、城壕湾碉堡,如今已和繁华的商圈、秀美的公园、宁静的校园融为一体。损毁殆尽的老西门经过重建改造后焕然一新,成为常德的新地标。

走进常德博物馆常德会战展厅,入口处墙上布满了十几双抗战老兵留下的手印。这些手印无声诉说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也提醒着后人:从与城共存亡到与城共兴荣,历史不容遗忘,精神永远传承。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