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丨狂犬病防治指南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6 09:01 1

摘要: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给人类。一旦发病,几乎100%致命。全球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亚洲和非洲,40%的死亡病例是15岁以下的儿童。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 - 3个月,但也可短至数天或长达数年

健康科普

狂犬病防治指南

一、狂犬病基本知识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的病毒性疾病,主要通过被感染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给人类。一旦发病,几乎100%致命。全球每年有数万人死于狂犬病,其中大部分发生在亚洲和非洲,40%的死亡病例是15岁以下的儿童。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1 - 3个月,但也可短至数天或长达数年。在潜伏期内,病毒在体内扩散,一旦出现临床症状,病情迅速恶化,最终导致死亡。职业暴露人群:包括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狂犬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兽医、动物驯养师、农学院学生等。旅行者:到狂犬病高发地区旅游的人群,尤其是居住在狂犬病流行地区的儿童或到狂犬病高发地区旅游的儿童。其他高风险人群:如动物收容所工作人员、野生动物保护人员等。

基础免疫:第0天、第7天和第21天(或第28天)分别接种1剂狂犬病疫苗,共接种3剂。

加强免疫:已接受全程基础免疫者无需定期进行加强免疫,仅推荐用于因职业原因存在持续、频繁或较高的狂犬病病毒暴露风险者。接触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人员每6个月监测一次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兽医、动物疫控部门等每2年监测一次血清中和抗体水平。当血清中和抗体水平

三、暴露后处置

(一)判定暴露级别及相应处置措施

I级暴露者:接触或喂养动物,皮肤完整无损伤,无需进行处置。

II级暴露者: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III级暴露者: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或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动物唾液污染,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I级暴露者:接触或喂养动物,皮肤完整无损伤,无需进行处置。

II级暴露者: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相关规定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III级暴露者:单处或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抓伤,或破损皮肤被舔,或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动物唾液污染,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按照相关规定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二)伤口处理

规范处理:任何暴露后都应及时进行规范的伤口处理。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反复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碘酒或酒精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

注意事项:伤口处理是预防狂犬病的重要步骤,即使伤口看起来不严重,也应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清洗伤口可以显著降低病毒和细菌的数量,减少感染的风险。

(三)狂犬病疫苗接种

接种程序

5针法程序:在第0、3、7、14和28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5剂。

“2 - 1 - 1”程序:第0天接种2剂(左右上臂三角肌各接种1剂),第7天和第21天各接种1剂,共接种4剂。此程序仅适用于我国已批准的狂犬病疫苗产品。

接种途径、部位和剂量

接种途径:肌内注射。

接种部位:2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在上臂三角肌注射;2岁以下儿童可在大腿前外侧肌注射。

剂量:每剂0.5ml或1.0ml,具体参照产品规格或产品说明书。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