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单来说,“细胞学分型”就是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看癌细胞长什么样,然后根据它们的“长相”和“行为”进行分类。这就像给坏人做档案,不同类型的坏蛋,危险程度和对付方法都不一样。
简单来说,“细胞学分型”就是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看癌细胞长什么样,然后根据它们的“长相”和“行为”进行分类。这就像给坏人做档案,不同类型的坏蛋,危险程度和对付方法都不一样。
对于前列腺癌,绝大多数(超过95%)的情况都属于一种类型,但了解其他罕见类型也很重要,因为它们的行为和治疗方式可能完全不同。
一、绝对的主角:腺癌
占所有前列腺癌的 95% 以上。所以,平时我们听说到的“前列腺癌”,基本上指的就是前列腺腺癌。
· 来源:它起源于前列腺的腺体细胞。这些细胞正常功能是分泌前列腺液。
· 特点:病理医生通过活检组织在显微镜下看,主要看腺体结构是否异常(比如正常的腺体是规则的圆形,癌变的腺体可能变得奇形怪状、挤在一起)。
· 重要指标:为了评估腺癌的“恶性程度”,医生会使用两个关键工具:
1. 格里森评分:这是最重要的指标。病理医生会找出癌细胞中最主要的和次主要的两种生长模式,分别打分(3分最像正常细胞,5分最异常),然后相加得到总分(如 3+4=7分)。分数越高,癌细胞越“ aggressive”,生长和扩散能力越强。
2. Gleason 评分分组:现在更常用的是将格里森评分进一步简化为5个等级组(Grade Group 1-5),让判断更清晰。Grade Group 1是低危,Grade Group 5是最高危。
一句话记住:得了前列腺癌,十有八九是腺癌,关键要看格里森评分。
除了腺癌,还有一小部分其他类型的癌症,它们虽然少见,但往往更具侵袭性,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1. 导管内癌
· 特点:这不是一个独立的癌种,而是腺癌的一种特殊亚型。癌细胞还在前列腺的导管里面,但已经呈现出高度恶性的特征。
· 重要性:如果病理报告中有“导管内癌”,通常意味着肿瘤更具侵袭性,复发和转移的风险更高,是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时的重要参考。
2. 尿路上皮癌
· 来源:起源于尿路的内皮细胞(膀胱、尿道的内壁就是这种细胞),而不是前列腺腺体。它可能是原发于前列腺部尿道的,也可能是从膀胱的尿路上皮癌蔓延过来的。
· 特点:它对前列腺癌的特异性标志物PSA不敏感,所以PSA可能不高。治疗方式也更接近于尿路上皮癌,而不是前列腺腺癌。
3. 小细胞癌
· 特点:这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它的行为与常见的腺癌截然不同:
· 生长飞快,容易早期转移。
· PSA通常不升高。
· 对前列腺癌常用的内分泌治疗(激素治疗)不敏感。
· 治疗上更接近肺癌中的小细胞癌,主要依靠化疗和放疗。
4. 鳞状细胞癌和腺鳞癌
· 非常罕见。鳞状细胞癌完全不含腺癌成分,腺鳞癌是腺癌和鳞癌的混合。它们的侵袭性也很强,对内分泌治疗不敏感。
5. 肉瘤
· 来源:起源于前列腺的间质细胞(肌肉、脂肪、血管等支持组织),而不是腺体上皮细胞。这完全不是“癌”,而是一种软组织肿瘤。
· 特点:非常罕见,多见于年轻人。通常表现为快速增大的盆腔肿块,PSA水平正常。
细胞学分型 常见度 “坏人”特点 关键点
腺癌 >95% 主角,生长速度有快有慢 看格里森评分决定危险程度
导管内癌 少见 腺癌里的狠角色,侵袭性强 提示需要更积极的治疗
尿路上皮癌 很少见 外来户,来自尿路系统 PSA可能不高,治疗方式不同
小细胞癌 极少见 亡命徒,生长极快,早期转移 PSA不高,对激素治疗无效,需化疗
肉瘤 极其罕见 另类暴徒,来自肌肉等支持组织 多见于年轻人,PSA正常
当您或家人拿到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病理报告时,最重要是看第一句话:“病理诊断”。
1. 如果写的是“前列腺腺癌”,那么接下来就要重点关注格里森评分(或Grade Group),这是决定后续治疗方案(主动监测、手术、放疗等)的核心依据。
2. 如果报告中提到了“导管内癌”,即使格里森评分不高,医生也可能会建议更积极的治疗。
3. 如果写的是“尿路上皮癌”、“小细胞癌”等罕见类型,那么治疗策略将完全不同,需要多学科团队(泌尿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等)共同制定方案。
希望这个解释能帮助您初步理解这个复杂的话题。记住,最终一定要以主治医生对病理报告的解读为准,他们会根据完整的信息为您提供最专业的建议。如果有任何疑问,随时向医生提问是最好的方式!
来源:肿瘤科主任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