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转型缺钱?转型金融的新路子在这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00:41 2

摘要:“十四五”前四年能耗强度降了11.6%,2012年至今更是降了超26%,换算下来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30亿吨二氧化碳,放全球都是降得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经济往高质量转,绿色转型这块儿确实出了不少成绩。

“十四五”前四年能耗强度降了11.6%,2012年至今更是降了超26%,换算下来少用14亿吨标准煤,少排30亿吨二氧化碳,放全球都是降得最快的国家之一。

但到了“十五五”,碳达峰就在眼前,能源调整、工业低碳改造这些事儿都得花钱。

绿色金融体系是有了,可转型金融还在摸索,咋弄出个融资框架,正好匹配企业的转型需求,切实帮到实体经济,这事儿得好好聊。

聊到经济往绿色转的动力,其实不是单一原因推着走,而是好几股劲儿往一处使。

有个要素禀赋理论挺实在,就是国家靠啥资源发展,就擅长搞啥。

以前咱们靠劳动力、资本、资源这三样撑着,现在不行了。

劳动力成本涨得厉害,环境容量也不够用,碳排放空间慢慢成了稀缺东西。

高碳产业再想靠老路子扩规模,根本走不通。

想在未来有竞争力,就得把劲儿转到绿色技术、低碳资本这些新东西上。

本来想只说大企业受影响,后来发现不管大小企业,都得跟着变,不然没出路。

产业价值链这块儿也在推着转型走,钢铁行业以前挺难,处在制造业价值链底部,利润被国内外两头挤得没多少。

但现在不一样了,数字化技术能帮上大忙。

就像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靠电池技术创新,从组装环节往研发端走,出口的价格都提了不少。

如此看来,传统产业不是只能待在低端,找对技术路子,就能往价值链上游爬。

还有外部环境的倒逼,这股劲儿也不能忽视,欧盟搞的碳边境机制,2023年就开始试点,2026年要全面实施。

咱们自己的碳市场,2024年交易额都到890亿元了,消费者也越来越认绿色产品,市场里绿色产品占比都到25%了。

高碳企业不转型,不仅政策上不允许,市场也不买账,搞不清有些企业还在等啥,再等怕是转型成本更高,更难跟上节奏。

这些劲儿推着经济往绿色转,金融作为钱的“指挥棒”,要是还按老办法来,肯定跟不上。

转型金融得换套新打法,才能真正帮到实体经济。

转型金融要帮上忙,首先得在价值判断上转个弯。

以前金融机构看项目,多盯着短期能赚多少钱,抵押物值多少,现在不一样了,得把眼光放长,看长期的要素产出效率。

比如2024年有个光伏企业,靠CCER交易赚了稀缺性的钱。

毫无疑问,转型金融得盯着绿色技术的超额收益,还有碳资产的价值,不然抓不住重点,钱投出去也难有长期回报。

支持对象的管理也得变,不能再搞“一刀切”,企业不一样,需要的金融支持也差得远。

宁德时代这种龙头企业,要搞关键技术突破,得靠转型创新基金来托底;中型企业要搞技术改造,2024年专门的贷款就放了1.2万亿元;小微企业规模小,靠供应链金融就能帮上忙。

本来想把企业放一块儿说,后来发现分层管理才管用,不然钱花不到点子上,实体经济真正的需求还是满足不了。

风险判断的思路也得调,以前看企业风险,多琢磨未来能不能增长,现在不一样了,得先看能不能合规。

2024年有个化工企业,就是因为没达到欧盟CBAM标准,出口成本一下多了20%。

还有银行专门建了CBAM的压力测试模型,提前预判风险。

很显然,不关注政策和跨境规则的风险,钱投出去怕是要出问题,实体经济也跟着受影响。

打法想明白了,接下来就是怎么落地,光有想法不行,得有实在的招儿,让转型金融真能跑起来,切实对接上实体经济的需求。

落地的实在招

转型金融要落地,政策协同是关键,“十五五”绿色金融规划里,就把碳定价、市场准入、科技政策捏到一块儿。

2024年多部门还搞了“绿色技术+金融”的专项政策,有个省甚至要求金融机构把30%的信贷资源投向绿色转型领域。

政策不协同,各干各的,力量分散不说,还容易出漏洞,实体经济也难享到真正的政策红利。

针对不同企业的分级支持也得跟上,不能用一套工具应对所有需求。

对搞技术突破的龙头企业,2024年全国设了5000亿元的转型创新基金。

对搞技术应用的中型企业,节能减排设备的融资租赁就很合适,2024年这部分额度超了6000亿元;对跟着产业链走的小微企业,绿色供应链金融就够用。

并非明智之举把所有工具都用在一种企业上,得对症下药,实体经济不同层面的需求才能满足。

短期的风险应对也得有实招,2024年有个跨境电商平台,联合银行推出了“CBAM合规融资产品”,放了350亿元,这些钱还能封闭管理,确保全用在企业达标改造上。

而且达标企业还能享利率下浮10%的优惠,这招儿既能帮企业应对风险,又能激励它们主动转型。

如此看来,把风险防控和激励机制结合起来,企业才愿意转,金融机构才敢投,实体经济的转型之路才能走得稳。

总结下来,经济绿色转型靠三股劲儿推着走,转型金融得换套新打法,落地还得有实在招儿。

转型金融是帮着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的关键,不能走传统金融的老路,得政策、市场、企业三方协同发力。

“十五五”期间,政策制定者得把转型企业的认定标准弄细点,金融机构多搞点像碳资产质押贷款这样的新工具,企业也得主动拥抱转型。

只有这样,才能弄出个匹配转型融资需求的框架,切实帮到实体经济,让转型金融真正发挥作用。

来源:知夏Pr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