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深夜的商场突然飘起几缕青烟,还没等火苗露头,刺耳的警报声已经响彻走廊,应急灯自动亮起,排烟风机开始运转—— 这不是电影里的场景,而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 “干活”。这个藏在墙里、顶上的 “消防哨兵”,关键时刻能抢出黄金逃生时间。今天就用聊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深夜的商场突然飘起几缕青烟,还没等火苗露头,刺耳的警报声已经响彻走廊,应急灯自动亮起,排烟风机开始运转—— 这不是电影里的场景,而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 “干活”。这个藏在墙里、顶上的 “消防哨兵”,关键时刻能抢出黄金逃生时间。今天就用聊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系统到底是啥,哪些地方必须装,安装又有啥讲究。
一、先搞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个“智能消防队”
简单说,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就是一套“能自己发现火情、喊人救火、启动设备” 的智能系统,堪比建筑里的“迷你消防队”。它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工比流水线还明确:
1. 前端 “侦察兵”:探测器和手动按钮
这些是系统的“眼睛” 和“耳朵”,负责第一时间发现火情。最常见的是感烟探测器,就像个“烟雾捕手”—— 里面有发光和感光元件,平时光线互不干扰,一旦有烟雾飘过,烟雾颗粒会把光线散射到感光元件上,立马触发信号。咱们楼道顶那个白色小圆盒,大多是这种。
烟感探测器
还有感温探测器,专门盯着温度变化。有的是“定温型”,比如设定 68℃报警,一旦达到这个温度,内部的易熔合金就会熔化触发警报;有的是“差温型”,哪怕温度没到阈值,但几分钟内突然飙升,也会立刻报警,特别适合仓库这种升温快的地方。
温感探测器
除了自动探测,还有手动报警按钮这个“人工保险”。一般装在走廊墙上,遇到探测器没反应的火情,砸破玻璃按下按钮,就能直接向系统报警,而且这个信号优先级最高,系统会立刻响应。
2. 中间 “指挥中枢”:报警控制器
报警控制器
这是系统的“大脑”,通常放在消防控制室里。它会实时接收探测器和手动按钮的信号,先做个“判断”:如果是单个探测器报警,可能会等一下同区域其他探测器的信号确认;但如果是手动按钮被按下,会直接认定为“真火情”。
确认火情后,它就开始发号施令:自己先发出声光警报,屏幕上清晰显示“哪层哪间房着火”;同时给排烟风机、消防水泵发信号,让它们启动;还能联动打开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牌,给逃生指路。
3. 末端 “广播员”:警报装置
这些是系统的“大喇叭”,包括警铃、扬声器和闪光灯。一旦接到控制器的指令,就会发出刺耳的铃声或语音提示 “这里是火警广播,请迅速疏散”,闪光灯则不停闪烁,哪怕是听力不好的人也能察觉危险。
二、划重点:这些场所必须装,规范写得明明白白
不是所有建筑都要装这套系统,国家有明确规定,主要看“火灾风险高不高、人多不多、救起来难不难”。对照《建筑防火通用规范》等标准,这些场所必须装:
1. 工业建筑:厂房仓库盯紧 “丙类”
工业场所里,丙类高层厂房必须装—— 比如生产塑料、布料的高层厂房,这些可燃物多,一旦着火蔓延快。还有地下或半地下的丙类生产场所、仓库,只要面积超过 1000㎡,也得装系统。不过散装粮食仓库、原煤仓库可以例外,因为这些物料不容易形成明火蔓延。
2. 民用建筑:人多、贵重、高层优先
民用建筑的规定更细,咱们平时常去的很多地方都在列:
公共场所:商场、展览馆、银行、车站这些地方,人流量大,必须全装;歌舞娱乐场所不管大小,只要是正规营业的都得装,毕竟里面又暗又有易燃装饰。
特殊场所:藏书超50 万册的图书馆、文物珍藏库,还有地市级以上的电视台、指挥调度中心,这些地方要么有贵重物品,要么关系公共安全,缺一不可。
人员密集场所:1500 座以上的剧场影院、3000 座以上的体育馆、100 张床位以上的医院病房楼,以及幼儿园、老年人照料设施,哪怕是儿童活动场所只要单层面积超 500㎡,都必须装。
高层建筑:100 米以上的住宅得装,而一类高层公共建筑(比如 24 米以上的医院、酒店)不管大小,全楼都要覆盖系统。
不过也有例外:菜市场、100㎡以下的小商店、出租客房少于 15 间的小旅馆,就不用强制装,风险相对较低。
3. 特殊场景:可燃气体场所要加 “专属探测器”
除了住宅里的厨房,只要建筑里可能漏可燃气体(比如燃气锅炉房、油漆仓库),就得装可燃气体探测报警装置。这种探测器能闻出燃气泄漏,提前报警,避免爆炸风险。
三、讲规矩:安装不是随便装,这些细节不能错
装系统不是“挂几个探测器就行”,规范里连 “装在哪、离多远” 都有要求,错一点就可能失效:
1. 探测器:位置选对才管用
感烟探测器要装在屋顶下方,离墙壁至少0.5 米,不能被空调风口直吹,也不能装在灯具正下方—— 不然烟雾被风吹散,或者灯光干扰,都会误报或不报。厨房、浴室这些油烟大、湿度高的地方,得换感温探测器,不然天天被油烟 “骚扰” 会频繁误报。
手动报警按钮要装在走廊显眼处,高度离地面1.3-1.5 米,每隔30 米就得装一个,保证走到哪儿都能顺手按到。
2. 线路:“保命线” 得防破坏
系统的电线都是“消防专用线”,必须穿钢管保护,不能和普通电线混在一起走。在吊顶里、地板下这些隐蔽地方,电线还得套防火套管,哪怕着火了也能坚持一会儿,不让系统提前瘫痪。
3. 联动:设备要 “听指挥”
消防水泵、排烟风机这些设备,必须和报警控制器联动顺畅。验收时会做测试:按下手动报警按钮,30 秒内排烟风机得启动,应急灯得亮起,要是反应慢了就算不合格。
4. 维护:定期 “体检” 不能少
系统装完不是一劳永逸,每月得按一下手动按钮测试,每季度要吹点烟雾测试感烟探测器,每年还得请专业机构做全面检查。很多火灾中系统失效,都是因为常年没人维护,探测器被灰尘堵死了。
四、敲警钟:别让“哨兵” 变 “哑巴”
去年有个商场火灾,就是因为探测器被油烟堵了没报警,等发现时已经烧大了。其实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再先进,也得靠规范安装、定期维护。记住这几点:别为了省钱少装探测器,别随便屏蔽故障信号,别让消防控制室没人值班—— 毕竟这 “哨兵” 靠谱了,咱们的安全才有保障。
说到底,这套系统就是建筑的“第一道防线”。了解它、重视它,关键时刻它就能帮我们躲过一劫。
责编:吴常雷
审核:樊祥宁
终审:高志国
来源:鄄城县融媒体中心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