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此巨大的尺寸不仅是为了增加航程,更可能意味着它能承担比现有“超大无人潜航器”更复杂的任务,比如搭载更多、更重型的武器,或者执行更复杂的侦察、布雷或反潜任务。这使其更像一艘“真正的潜艇”,而不仅仅是“水下无人机”。
中国正在测试的新型无人潜艇,其规模和技术可能已经超越了西方同类产品,尤其是在尺寸上。
据悉,这两艘新型无人潜艇长度超过40米,而美国的“杀人鲸”则显得像“小孩的沐浴玩具”。这种形象化的对比非常直观,突出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图为新型无人潜航器9月3日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北京大阅兵中接受检阅的画面
如此巨大的尺寸不仅是为了增加航程,更可能意味着它能承担比现有“超大无人潜航器”更复杂的任务,比如搭载更多、更重型的武器,或者执行更复杂的侦察、布雷或反潜任务。这使其更像一艘“真正的潜艇”,而不仅仅是“水下无人机”。
这些无人潜艇被安置在浮动船坞中进行测试,这不仅解决了操作上的难题,也极大地增强了保密性,使其难以被卫星或其他侦察手段发现。这与美国当年隐藏“海影”号隐形实验舰的做法类似,显示了中国对关键军事技术研发的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西方普遍认为中国的海军技术落后,且缺乏创新能力。而这两艘巨型无人潜艇的出现,无疑是对这种陈旧观念的有力挑战。
这些新型无人潜艇的出现似乎有意或无意告诉西方: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超越,更是对战略预判的一种颠覆。它表明,中国在关键军事技术领域,尤其是在无人化、智能化方向上,投入巨大,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美国的「杀人鲸」(Orca)超大无人潜航器(XLUUV)显得有如小孩的沐浴玩具
可以说,无人潜艇的出现是现代战争无人化、智能化的一个缩影。它可以执行“高风险、高威胁”的任务,减少人员伤亡,并能以更低的成本批量生产,从而改变未来的海战规则。这种“无人化”的力量投射能力,将成为大国海军竞争的新焦点。
这两艘无人潜艇在海南岛周边的南海海域进行测试,这并非偶然,其背后有深刻的战略考量。
南海是全球最繁忙的海上通道之一,也是地缘政治热点。中国在此地测试巨型无人潜艇,一方面可以利用复杂的水文环境进行实战模拟,另一方面也向外界展示其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军事存在和技术能力。
另一方面,这些巨型无人潜艇如果能实现大规模部署,将极大地增强中国的“区域拒止/反介入”(A2/AD)能力。它们可以秘密潜伏在关键海域,执行侦察、布雷或攻击任务,提前锁定敌方航母战斗群等大型水面舰艇,保障中国南海权益安全。
无人潜艇的尺寸是一个关键指标,它直接影响了其航程、续航时间、有效载荷和隐蔽性。
美国的“杀人鲸”项目由波音公司主导,其原型机长约26米,主要目标是搭载各类模块化载荷,执行侦察、布雷和反潜等任务。该项目的技术验证阶段早在2023年就开始,其目的在于探索无人潜艇在未来海战中的应用。
长期以来,美、俄等军事强国在潜艇技术上保持着领先优势,但中国在无人潜艇领域的快速突破。
无人化是不可逆转的军事发展趋势。未来,无人潜艇、无人机和无人水面舰艇将越来越多地取代有人平台,执行高风险任务,这既能减少人员伤亡,也为各国提供了更具成本效益的军事选项。
来源:风霜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