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新势力未经授权用歼20做推广,被中航工业要求“公开道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08:08 1

摘要:2025年长春航空展期间,某新势力汽车发布了一张宣传海报,画面中该新势力车型MEGA等与歼-20、歼-10、空警-500等军用飞机并肩亮相,配以“与国同梦、与家同行”的主题标语。

一家是新兴新能源车企,一家是国内军工巨头,该新势力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这场授权争议,揭示了企业营销中隐藏的法律红线。


失业君小编 | 文
网络 |

2025年长春航空展期间,某新势力汽车发布了一张宣传海报,画面中该新势力车型MEGA等与歼-20、歼-10、空警-500等军用飞机并肩亮相,配以“与国同梦、与家同行”的主题标语。

这张旨在提升品牌形象的海报却引发了一场侵权风波。9月20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正式发函,要求该新势力汽车立即停止所有侵权内容的传播,并向中航工业公开道歉。

2025年长春航空展于9月19日至23日举办,主题为“追梦空天·制胜未来”。作为航空展的合作伙伴之一,该新势力汽车长春销售公司推出了《与国同梦、与家同行》主题宣传活动。

该新势力汽车在回应中表示,相关海报是“与长春航空展合作项目之一”,并在使用前与航展方面“做过沟通与确认”。

然而,中航工业方面迅速作出反应。9月20日,中航工业发出正式函件,指出该新势力汽车的宣传内容未经授权使用了航空工业所属知识产权,涉嫌构成侵权及误导性宣传。

中航工业在函件中要求该新势力汽车停止传播、删除相关内容、公开道歉澄清双方无合作关系,并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公众关注。一方面,该新势力汽车强调自己作为“2025长春航空展保障车”的身份,表示MEGA能够在航展现场与先进装备同框“深感自豪”。另一方面,中航工业则坚决维护自身知识产权,否认曾授予任何第三方对外授权使用军机形象的权限。

该新势力汽车在回应中提出两点关键解释:一是主题宣传已与长春航空展方面沟通确认;二是理想MEGA与航展大楼同框图片系在航展运营服务供应商允许下拍摄。

然而,中航工业品牌中心相关人员于9月24日晚间明确表示,品牌中心从未对所谓航展服务供应商授予中航机型授权权限。这意味着该新势力汽车所谓的“沟通与确认”并没有法律效力。

这一分歧揭示了品牌合作中常见的授权误区。活动执行层面的“沟通确认”并不能替代知识产权方的正式授权。中航工业品牌中心承担集团旗下军机形象的注册、维权、推广、文创开发等职责,相关授权必须由品牌中心统一管理。

军工形象的商业使用一直是个敏感领域。军机形象不仅涉及知识产权,更关乎国防安全和国家形象。中航工业此次迅速而坚决的回应,体现了对军工形象商业化使用的严格管控态度。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侵权风波发生的前几天,该新势力汽车法务部刚刚宣布了一起网络侵权案的胜诉消息。9月22日,该新势力汽车称法院终审判决微博账号“A5W工”持有人张某某及其所属MCN机构因恶意丑化理想MEGA车型构成共同侵权。

在该案中,侵权方被判决赔偿该新势力汽车12万元(其中10万元为经济损失,2万元为律师费用),并在其网络账号置顶公开赔礼道歉,持续时间不少于10日。该新势力汽车当时强调,“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将坚决追究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该新势力汽车作为侵权行为的受害者一方,积极维权并获得了法律支持。然而转眼之间,该公司却因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成为争议对象。这种双重角色凸显了企业在知识产权认知和执行上的复杂性。

该新势力MEGA作为汽车旗下首款纯电MPV,自上市以来便屡遭网络恶意攻击。该新势力汽车曾积极收集证据并报案,促使警方揪出背后有组织的恶意水军。此次侵权争议无疑给正致力于维护自身品牌形象的企业带来了新的公关挑战。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该新势力汽车此次的侵权争议为整个汽车行业敲响了警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车企营销手段不断翻新,但营销创意必须建立在尊重知识产权的基础上。

特别是与具有国家象征意义的军工形象“捆绑”营销,更需谨慎。这种营销方式虽然可能短期内提升品牌关注度,但一旦涉及侵权,不仅会导致法律后果,更可能对品牌形象造成长远损害。

新能源车企尤其热衷于通过与国家重大工程、重大活动“同框”的方式来提升品牌形象。但这种营销策略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合作链条的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授权依据。

行业内部需建立更严格的营销审核机制,特别是在涉及国家象征、军工形象等敏感领域时,应进行充分的法律风险评估。否则,不仅可能面临法律纠纷,更可能引发公众对企业专业性和诚信度的质疑。

从该新势力汽车与中航工业的此次争议可以看出,国内品牌合作中的授权管理仍需进一步完善。活动承办方、服务供应商与知识产权所有者之间的权限边界需要更加清晰的界定。

中航工业的坚决回应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正在中国各行业普遍提升。作为国内军工领域的龙头企业,中航工业此次维权行动无疑将起到示范效应,推动行业建立更规范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对于该新势力汽车等新能源车企而言,此次事件既是一次教训,也是一个契机。企业应以此为契机,重新审视自身的营销审核流程,建立更严格的知识产权合规机制,才能在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行稳致远。

未来一段时间,该新势力汽车面临的不仅是与中航工业的侵权纠纷解决,更需要重塑品牌营销的合规体系。汽车行业竞争已从产品、技术延伸至品牌形象与知识产权保护能力,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军工形象承载着国家尊严与民族情感,其商业使用必须慎之又慎。此次争议后,必将有更多企业重新审视自己的营销素材库,检查是否存在类似的侵权风险。而这种集体性的合规意识提升,对中国企业的长远发展利大于弊。

网友热议

@SpringLee(IP湘):

这次确实是踩红线了。军机形象是能随便拿来商用的吗?中航工业反应迅速,维护知识产权没毛病。企业的营销部门真得好好补补法律课了。

@有约而来森先生(IP粤):
说和航展方‘沟通确认’过,但中航工业说没授权。这说明活动承办方可能根本没有授权资格。营销团队是被‘忽悠’了,还是本身就想打个擦边球?

@杨别晨996(IP粤):
本想‘蹭’一下大国重器提升品牌格调,结果弄巧成拙,反而显得自己不专业、不守规矩。这种负面印象对定位高端的品牌伤害很大,公关危机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Toki1982(IP苏):
MEGA这波是想实现‘陆地飞行’吗?可惜法律不是空气,没有‘理想’的真空区。下次还是老老实实找官方合作吧。

@阮名子GX(IP冀):
现在新能源车企内卷严重,营销越来越没有底线,各种蹭热点、碰瓷营销屡见不鲜。这次事件应该给整个行业敲响警钟:创意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dreamseason(IPHK):

这件事本质上是一堂生动的商业合规课。它告诉所有企业,尤其是在上升期的明星企业:规模做大不代表可以忽视规则,品牌营销的边界感至关重要,尊重知识产权是永远不能逾越的底线。

最后一条,
营销思路要清晰!

来源:汉语言文学中文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