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双碳”与GMP双重背景下,抗生素发酵过程不再是“黑箱艺术”,而是可量化、可追溯、可优化的智能制造环节。本文以一套已在国内多家大型制药厂落地的“CO₂/O₂双效在线检测与智能联动系统”为例,用方案写作方式,为正准备改造或新建发酵车间的企业提供可直接落地的技术
精准守护每一瓶抗生素:CO₂/O₂双效在线检测仪赋能绿色发酵车间
在“双碳”与GMP双重背景下,抗生素发酵过程不再是“黑箱艺术”,而是可量化、可追溯、可优化的智能制造环节。本文以一套已在国内多家大型制药厂落地的“CO₂/O₂双效在线检测与智能联动系统”为例,用方案写作方式,为正准备改造或新建发酵车间的企业提供可直接落地的技术模板。
一、项目痛点——为什么必须同时监测CO₂与O₂
1. CO₂是抗生素次级代谢的关键“信号兵”,浓度过高会抑制菌体呼吸,造成产物降解;
2. O₂是维持溶氧水平(DO)的直接“供给端”,其瞬时波动比DO探头提前2–3 min反映,可为补料、提速、升压赢得宝贵时间;
3. 传统“尾气磁氧+红外CO₂”仪表响应慢、易漂移,手工标定频繁,数据孤岛严重,难以对接MES/EMS。
二、检测原理——双通道不分光红外+激光TDLAS的融合方案
1. CO₂通道:4.26 μm窄带红外光源,采用“反射式多光程”气室(光程≥20 cm),配合双温度点恒温驱动,可消除水汽交叉干扰,分辨率0.1 ppm;
2. O₂通道:760 nm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VCSEL-TDLAS),利用氧气分子吸收谱线强度与压力、温度自补偿算法,实现0.01 %vol分辨率,10 ms快速刷新;
3. 两通道共用同一对射气室,避免“双探头”造成的采样延时差异,系统漂移
三、产品特点——专为发酵尾气设计
1. 全316L不锈钢+蓝宝石镜片,耐121 ℃原位灭菌(SIP)30 min;
2. 内置0.1 μm PTFE反吹滤芯,自动脉冲回吹,防止菌丝与培养基液滴堵塞;
3. 支持“热插拔”模块化维护,探头可在5 min内完成更换,无需停罐;
4. 输出接口4–20 mA、Modbus-TCP、Profinet可选,已预置西门子S7-1500、罗克韦尔、和利时等GSD文件;
5. 整机防爆Ex d IIB T4,满足GB 3836.1、GB 3836.2,可直接安装在甲类发酵区。
四、系统功能——不仅是“表”,更是“小脑”
1. 实时计算OUR、CER、RQ(呼吸商),自动生成每批次代谢曲线;
2. 当RQ>1.15且CO₂>2 %vol持续3 min,系统触发“自动降糖+提转”联动,减少碳源浪费5–8 %;
3. 与EMS对接后,可按照GB 37823-2019要求,将尾气浓度折算为基准氧含量3 %的排放质量,自动生成小时均值报表;
4. 具备“电子签名”与审计追踪功能,符合21 CFR Part11,可直接用于申报FDA、EMA的PAT文件。
五、完整解决方案——从采样到报表
1. 采样:在发酵罐顶部尾气管道DN50处安装“旁路汽水分离+微正压取样泵”,保证气体露点
2. 预处理:双级冷凝器+自动排凝,防止水汽进入光学气室;
3. 检测:红外+激光双通道主机,响应时间T90
4. 控制:PLC内置PAT算法,通过工业以太网与DCS双向通讯,实现“参数-设备”闭环;
5. 展示:车间大屏、工程师站、手机App三端同步,关键报警同步推送至企业微信;
6. 归档:每批次自动生成“CO₂/O₂/OUR/CER/RQ”五合一加密PDF,可直接绑定电子批记录(EBR)。
六、选点与安装注意事项
1. 取样点应位于罐顶呼吸器后方≥5D直管段,远离补料口,避免液沫夹带;
2. 安装高度1.2–1.5 m,方便单人维护;
3. 预处理箱需做倾斜5°排水设计,配DN10自动排凝阀接至废液灭活系统;
4. 电缆采用阻燃屏蔽双绞,仪表接地电阻
5. 每批次灭菌前,先关闭探头隔膜阀,开启反吹,防止高温水锤冲击镜片;
6. 校准周期:CO₂采用5 %vol量程气,O₂采用空气(20.9 %vol)与1 %vol两点,每月一次即可,比传统表减少70 %工作量。
七、执行标准与合规性
1. 在线监测方法:CO₂按HJ 870-2017(NDIR),O₂按HJ 693-2014(TDLAS);
2. 排放限值:满足GB 37823-2019表1“发酵工艺尾气”NMHC≤60 mg/m³、臭气浓度≤1000(无量纲)要求,系统可扩展NMHC检测模块;
3. 防爆与电气:GB 3836.1-2010、GB 3836.2-2010、GB 50058-2014;
4. 数据质量:HJ 75-2017在线监测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小时数据捕获率≥95 %。
八、产品参数(非表格化描述)
1. 量程:CO₂ 0–5 %vol(可扩展至15 %vol),O₂ 0–25 %vol;
2. 线性误差:≤ ±1 % F.S.;
3. 重复性:≤ 0.5 % F.S.;
4. 零点漂移:≤ ±1 % F.S./30 d;
5. 量程漂移:≤ ±1 % F.S./30 d;
6. 响应时间:T90 ≤ 3 s;
7. 进气压力:0.8–1.5 bar(绝对压力);
8. 进气流量:0.3–0.6 L/min;
9. 工作温度:-10 ℃ 至 +50 ℃,相对湿度≤ 95 % RH(无凝露);
10. 电源:24 VDC ±10 %,功耗
11. 外壳防护:IP66,抗腐蚀等级WF2;
12. 重量:探头部分2.1 kg,预处理箱5.5 kg,便于单人搬运。
九、效益与展望
实测数据显示,某年产1500 t青霉素车间在投用本系统后:
1. 批次失败率由1.8 %降至0.3 %,直接节省原料与能耗约220万元/年;
2. 尾气VOCs排放浓度下降32 %,提前两年达到地方特别限值;
3. 人工取样与化验工作量减少约420人时/年,让QC团队更专注于新方法开发;
4. 基于RQ的精准补料,使糖耗下降6.5 %,折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480 t/年,为制药企业参与全国碳交易提供数据资产。
来源:三卫遥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