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是快手本地生活业务架构进行调整,从独立事业部合并至商业化体系之下,由刘逍负责。据媒体报道,刘逍现任快手磁力引擎副总裁,负责外循环与基础产品业务,而快手高级副总裁、生活业务负责人笑古去向暂时成谜。
快手本地生活迎来巨变。
首先是快手本地生活业务架构进行调整,从独立事业部合并至商业化体系之下,由刘逍负责。据媒体报道,刘逍现任快手磁力引擎副总裁,负责外循环与基础产品业务,而快手高级副总裁、生活业务负责人笑古去向暂时成谜。
几天后,据鞭牛士消息,快手高级副总裁、本地生活业务负责人笑古即将离职。但是在报道中,内部人士透露,笑古此次离开是“急流勇退”,可能跟此前快手本地生活业务已进行架构调整无关。
不论笑古具体因何原因离开,快手将本地生活调整到商业化之下,即意味着本地生活的重要性降低;在阿里、美团加码、激战时,快手本地生活却出现部门调整、负责人出走的消息,这是否意味着快手未战先怯,及时止损抽身?
回顾快手本地生活发展
快手对本地生活的探索,始于2022年10月,快手成立了本地生活事业部,与主站、电商等核心业务平行运营。
彼时,直播电商、内容电商创造了商业新神话,万物都可直播;而抖音、快手,也需要开辟新业务来实现流量变现。
于是,本地生活成为短视频平台切入的新赛道。
2023年,被媒体誉为快手本地生活“元年”。在次年3月的财报电话会上,快手创始人兼CEO程一笑透露,2023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增长了25倍,买家数增长了23倍,新线城市用户规模更是激增了545%。
“新线城市”是指三线及以下的市场,这是快手瞄准的重点市场。
一方面,下沉市场和快手本身“老铁”属性用户比较接近;另一方面,近些年下沉市场已经成为增长的主力。
据QuestMobile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9月线上高消费意愿用户增长贡献率方面,一线城市占比仅为1.7%,二线城市占比29.1%,三线及以下城市占比44.2%。
到2024年,快手喊出了“所有团购都值得在快手重做一遍”的口号。在2025年4月聚力大会上,笑古披露,2024年快手本地生活GMV实现200%的同比增长,尤其新线城市增速均超220%。
也是在这场大会上,笑古提出了快手2025年本地生活的新战略:“新线城市+AI”,笑古称其为快手本地生活的新增长引擎。
2025年9月,快手本地生活宣布正式启动“百万真人计划”,面向真人主播达人推出新一轮流量与现金扶持政策。
再之后,快手就传出本地生活部门调整、负责人出走的消息。
抖音、美团、阿里,对快手的三次“暴击”
“快手本地生活的成绩还没有宣传的数据好看。”某知情人士告诉科技浮世绘。
一个业内心照不宣的细节是,快手并没有主动公布本地生活的业务具体数据,只是公布增长比例。而对于互联网而言,一个从0到1的业务出现“指数级爆炸”增长并不难。
2024年,有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快手本地生活降低了补贴力度,非餐客户刷单严重;还有快手达人表示,前期每月能有4000-5000补贴,之后补贴慢慢降低了,达人也流失了。
而快手本地生活,还一直活在抖音本地生活的阴影中。
相比快手,抖音本地生活做得更早,流量更大,业务增长更快。
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抖音生活服务合作门店超100万,帮助超过28万个中小商家实现营收增长;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变成了“覆盖超过370座城市,超450万实体门店获得生意增长”。
据媒体报道,2024年抖音生服支付GMV约5600亿元;2025年,抖音本地生活的成交保守目标是8000亿(也有媒体称是9000亿),依旧能保持高速增长。
相比之下,同样作为搅局者,快手在本地生活的攻击性并不强。“入局本地生活,快手还不够上桌”,惊蛰研究所此前报道称。
此外,面对抖音、快手的进攻,美团也展开了反击。
2023年,美团也开启了直播,推出了“神券节”“神抢手”。2023年美团中期报告显示,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分部的收入为512亿元,同比增长39.2%。
而美团也开始重视下沉市场。据媒体报道,2023年二季度,美团到店业务在全国范围内扩大了直营模式,取代了低线城市以往的代理运营模式。
而上述知情人士认为,让快手本地生活部门调整的直接原因,是阿里在本地生活的大动作。
今年阿里先是在淘宝闪购和饿了么上计划投入500亿,近期又让高德开启了针对大众点评的第二战线,最新消息是淘宝闪购和饿了么也上线团购业务。
虽然本地生活市场依然有互联网渗透的空间,但在美团阿里两大巨头激烈厮杀的时刻,快手本地生活的补贴也难再有吸引力。
并且,对于到店商家而言,补贴是一时的,稳定的流量才是最关键的。
而快手今年面临流量见顶的挑战。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快手App月活7.15亿,环比增加了300万人;日均时长127分钟/天,同比增加5分钟;用户使用粘性的DAU/MAU为57%,环比不变。
总结一下,快手本地生活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自身发展平庸,二是现在对手太强大。因此,快手本地生活的调整,算得上是及时止损抽身。
不过本地生活依然有具有巨大的想象空间。
据艾瑞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为19.5万亿元,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增长至35.3万亿元,线上渗透率也将增至30.8%。
而与线上流量容易出现一家独大不同,线下流量一定是分散的,本地生活市场也很难一家独大。
未来,阿里、美团、抖音将会如何排兵布阵,快手是否还会伺机杀入?我们将持续关注。
来源:科技浮世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