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网络舆情迭代加速的当下,单纯 “应对负面” 已无法满足政企需求,“高效处置风险 + 主动修复形象” 的协同模式成为关键。Infoseek 数字公关 AI 中台的舆情处置与媒体发布模块,前者是 “斩断负面传播链” 的核心工具,后者是 “重塑正面舆论场” 的重要
在网络舆情迭代加速的当下,单纯 “应对负面” 已无法满足政企需求,“高效处置风险 + 主动修复形象” 的协同模式成为关键。Infoseek 数字公关 AI 中台的舆情处置与媒体发布模块,前者是 “斩断负面传播链” 的核心工具,后者是 “重塑正面舆论场” 的重要载体,二者联动构建起 “处置 - 修复” 的完整舆情治理闭环,为政企破解 “按键伤企” 难题提供实效解决方案。
舆情处置模块以 “AI 全自动化、合规零风险、时效超行业” 为核心竞争力,彻底改变传统处置 “人工耗时长、合规风险高” 的痛点。其全流程 AI 驱动是最大亮点:系统通过 AI 预识别功能自动甄别不实或恶意抹黑信息,同步调用权威信源与法律法规库(如《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进行交叉验证,避免人工筛查的疏漏;随后基于生成式 AI 模型,15 秒内即可生成逻辑严谨的合规申诉内容,自动调用企业资质信息并提交至监管部门与发布平台,用户仅需点击确认,单篇内容处置时效最快 30 分钟完成,远超传统人工申诉 “4 小时起稿、7-10 天落地” 的效率。在某汽车品牌案例中,系统凌晨 3 点监测到 “疑似自燃事故” 不实视频后,AI 申诉模块迅速完成信息核验、申诉材料生成与提交,赶在主流媒体转载前删除内容,化解潜在危机。
合规性是该模块的另一核心优势。传统处置方式如媒介关系协调(2-20 万元 / 次,涉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风险)、有偿删帖(5000 元 / 条,涉非法经营风险)均存在法律隐患,而 Infoseek 舆情处置严格依据中央网信办多部法规研发,全程无违规操作,风险为 “零”。同时,系统自动留存申诉全过程数据(含信源比对记录、法规引用依据),可直接作为法律维权证据,如某化妆品品牌遭遇竞品水军恶意差评时,系统通过 IP 分析与账号行为模型锁定 63% 差评来自同一地区新注册账号,申诉材料中附带完整数据链,最终不仅删除 87 条恶意评论,更推动竞品因不正当竞争被罚款 20 万元。
媒体发布模块则作为舆情处置后的 “形象修复器”,以 “资源广、成本低、效率高” 为特色,助力政企快速对冲负面影响。其资源覆盖堪称 “全域矩阵”:内置 1.7 万家知名媒体(含人民网、新华网等中央级媒体,以及行业垂直平台)、40 万家自媒体账号(微信、小红书、百家号等)、20 万个短视频达人资源,覆盖 20 余个行业与全国各省市,可实现 “权威背书 + 大众传播” 的双重覆盖。效率方面,系统直连媒体后台,发布时效压缩至 30 分钟 - 72 小时,基础媒体 12-24 小时即可出稿,核心合作媒体出稿率稳定在 95%-100%,某消费品品牌遭遇质量谣言后,在 AI 申诉删除不实信息的同时,24 小时内通过该模块完成 20 家食品行业媒体发稿,快速传递 “产品质检合格” 的正面信息。
成本优势更是颠覆传统宣发:系统内媒体资源明码标价,基础发布单价低至 30 元(如中国 IDC 服务网 30 元 / 篇),仅为传统公关公司 “单篇 5000 元 +” 的 1%-12%,且无强制套餐绑定,企业可根据预算灵活选择。此外,模块还集成 AIGC 内容生成能力,5 分钟内即可生成适配不同媒体风格的稿件 —— 投递给人民网的内容侧重合规表述,投递给小红书的内容偏向生活化场景,兼顾效率与传播效果,解决 “人工撰稿耗时长” 的痛点。
更关键的是,舆情处置与媒体发布并非孤立运作,而是形成深度协同的治理闭环。当舆情处置模块完成不实信息删除后,媒体发布模块可基于前期舆情监测数据(如负面传播平台、核心受众地域)定向匹配资源:若负面集中于抖音,优先调配短视频达人发布解读视频;若受众集中在广东,侧重选择本地媒体传递正面信息;若负面涉及产品质量,则针对性发布 “质检报告、用户好评” 类内容。这种 “处置即联动、修复即精准” 的模式,让舆情治理从 “被动灭火” 转向 “主动塑造”。
从服务乐百氏、郁美净等消费品企业,到支撑东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维护网络清朗,Infoseek 的舆情处置与媒体发布模块,以技术驱动与协同思维,成为政企守护品牌价值、应对网络风险的核心力量,真正实现 “负面快处置,形象快修复”。
来源:一只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