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一周的发酵后,9月23日晚,上海绿捷正式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随后,上海绿捷也发布致歉声明,但整个声明仅短短50字,再度引爆公众舆论!
因为校园午餐虾仁炒蛋被曝有虫,这几天,上海绿捷被骂惨了。
经过一周的发酵后,9月23日晚,上海绿捷正式被公安机关立案调查。随后,上海绿捷也发布致歉声明,但整个声明仅短短50字,再度引爆公众舆论!
整个声明,抬头只有声明不见致歉,内容也藏头去尾,仅以“此事”两字一笔带过。有网友直言,“只有傲慢和不屑”,“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学生和家长犯了事呢”。还有网友辣评,这态度,西贝和始祖鸟来了都得靠边。
被立案调查了,道歉态度竟然还如此傲慢,这个几乎垄断上海中小学校园餐的供应商,究竟是什么来头?
01
隐匿绿捷背后的资本:
730亿身家的新希望刘氏父女
能垄断式经营上海校园餐,盘下如此大的生意,上海绿捷的背后,定不简单。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其前身可追溯至1999年创立的绿捷快餐有限公司。而绿捷公司由香港公司GreenExpress Foods完全控股,该公司三位董事分别是王航、ALEX TIANLI ZHANG、陈云仪,这三人同时在新希望关联的厚生投资任职。
厚生投资官网的投资团队介绍显示,王航和张天笠都为公司创始合伙人,陈云仪为公司执行董事。而张天笠的英文名,就是为Alex Zhang。此外,王航还同时兼任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
厚生投资成立于2010年,最初就是由新希望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希望实业有限公司等新希望系公司和包括王航在内的股东共同出资成立。2014年王航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新希望在泛农业、泛食品领域的并购投资主要依靠厚生。”
随着得到更多LP投资,厚生也从新希望自己的并购投资公司,变成了一家杠杆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北京厚生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主要有三个合伙人,其中持股39.6%的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地实业有限公司,是新希望投资集团的全资子公司。
再来看上海绿捷,其董事长陶熙,总经理及法定代表人为葛均锋,董事为董昕宇,监事为王汝亚。
其中,陶熙也是冻品汇董事长,曾任正⼤集团财务主管/总经理,前新希望六和总裁、董事。天眼查显示,直到目前,其仍在广州六合饲料等多个新希望系公司担任高管、股东。
一切都指向了新希望。
或许更直接来说,背后就是新希望实控人刘永好、刘畅父女。
一家名为Kilcoy Global Foods(简称Kilcoy)的肉类供应商招股书透露了这个秘密。2020年,这家澳大利亚最大高级牛肉供应商在港股递交了招股书。其中透露,2018年9月,公司通过旗下公司GreenExpress Foods,Ltd,以1.7亿美元,收购了一家专门为上海学校专供团餐的公司——上海绿捷(SHLD)。
但可惜,这次IPO因为招股书失效而宣布折戟。2025年6月,Kilcoy又转战美股,再次递表,募资1亿美元,目前正值闯关的关键时期。
而据最新美股招股书披露,Kilcoy目前最大的股东为一个家族信托——Ananta信托,持股45.44%,而厚生投资持股38.95%。而这个家族信托的委托代表,就是新希望六合董事长、和新希望创始人刘永好之女,刘畅。
来源:路数
据今年3月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刘永好家族以730亿身家,位居第260位。
02
在投诉中规模狂飙,
拿下上海500多家中小学
Kilcoy对绿捷的收购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分三次:先收购60%股份,再收购10%,最后30%股份则附带业绩对赌,要求2019年的利润达到购买协议制定的目标。
在这个背景下,绿捷开始了扩张之路。
从媒体2017年到2024年的报道来看,早在2017年,上海绿捷就已经成为上海最大的一家学生午餐配送企业,服务中小学达到331所,日供36万份营养午餐。到了2024年,这一数据进一步扩大到5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日供50万份。
而到了现在,上海绿捷在上海的份额进一步扩大。
仅在今年8月,就中标了27个项目,包括上海市第二中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实验学校、上海市清华中学、上海理工大学附属普陀实验学校、上海财经大学附属北郊高级中学等。
今年以来,上海绿捷已经累计中标84个项目。值得一提的是,自其2014年成立以来,共计有过两个招投标高峰期,一个是2018年,中标26个项目,另一个就是今年。
可见,今年其规模扩大的速度,是2018年的3倍多。
从时间节点来看,2018年的扩大规模除了业绩对赌之外,或许也是为了冲击2020年的港股IPO。今年再度扩大规模,目的则是为了冲击美股。
而这次风波后,也引起网友的好奇:凭啥绿捷能想扩张就扩张?校园餐门槛有这么容易进吗?
上海绿捷之所以能“称霸”上海中小学校园餐市场,除了和新希望的关系外,还有其原创始人有关。
据其港股招股书披露,绿捷的创始人名为张国华。据公众号路数报道,张国华浸淫上海食品行业多年,他早年涉足食品饮料行业,曾是上海饮料食品厂股东,也在由供销社改制而来的区属大型企业集团——海星集团担任董事。
但在扩摸持续扩大的背后,上海绿捷的校园餐却频频遭到学生和家长的吐槽。据媒体报道,有家长称孩子反映学校配餐没有营养、不好吃,油炸食品过多,还有一些速冻的鸡鸭肉,食材不够新鲜,色泽口感欠佳,甚至有“僵尸肉”“僵尸菜”的嫌疑。更有甚者,孩子在餐食中吃出过钢丝球碎屑、塑料残片、小石子等异物,食品加工环节的规范性令人质疑。
这次“虾仁炒蛋”风波后,有媒体通过开放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查询发现,上海绿捷进购的肉品中包括多款保质期365天的冷冻鸡鸭肉和鱼类、保质期540天的冷冻牛羊肉,以及保质期720天的冷冻五花肉。
此外,2023年一份判决书透露,上海绿捷曾派遣一位员工至某学校当保洁,在做了7天保洁后,又转为面点师,次日上岗就被压面机压伤。
保洁变面点师,这不仅露其食品加工环节的安全问题,也暴露出其技能和资质认证能力的缺陷。
这或许也将给正在冲刺美股IPO的Kilcoy,带来不小的麻烦。
03
与食品测试公司共用企业邮箱、电话
还曾是该公司的唯一股东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这是上海绿捷的宗旨,多年来,上海绿捷一直对外保持一个“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的人设。
本次事件中,食品安全却彻底翻车。据案件通报,此次虾仁炒蛋风波中的原料虾仁中存在虫体,相关负责人隐瞒事实并将211所学校的相关虾仁原料及菜品下架销毁。
一直标榜食品安全的上海绿捷,究竟是怎么通过的食品安全检测?
一家公司引起了外界的注意——品测(上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品测(上海)主要从事食品与水质检测,其中就包括了农产品。天眼查显示,品测(上海)在上海地区中标的食品检测相关项目达171个,其中客户包括上海市长宁区、闵行区、徐汇区等多个区的市场监督管理局。品测的客户中也有不少学校,但中标项目大多为校服检测。
值得关注的是,天眼查显示,品测(上海)与上海绿捷竟然共用一个企业邮箱。公司座机号码虽然目前不一样,但品测2016年企业年报中使用的电话,和目前上海绿捷的座机号码相同。
据工商信息变更记录,2018年7月,上海绿捷曾短暂成为品测的唯一股东,但一个月后就火速退出。
另外,据时代周报报道,品测(上海)检测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闵行区颛兴东路1058弄9号,与绿捷食品仅距离为326米。其记者去上海绿捷公司实地采访时还发现,上海绿捷公司门口还停着一辆车身上贴着品测字样的车。
种种迹象显示,二者的关系,似乎并不简单。有网友质疑,上海绿捷莫非又当选手又当裁判?
这一点也在招股书中找到了答案。2020年的港股招股书中的关联人士赫然出现了品测的身影。招股书披露,品测的前实控人张美华,正是张国华的姐姐。不过绿捷被收购后,张美华的持股比例也降到20%。
04
结语
上海绿捷赚钱,但从整个Kilcoy来说,绿捷的贡献并不大。总的来看,Kilcoy还是一家全球优质的牛肉供应商,卖牛排,还是公司的营收支柱。
新希望刘永好、刘畅父女入主Kilcoy,闯关IPO,自然不是为了1亿美元的融资,其目的或许是想借此迈入国际食品市场,但谁都没想到,一个营收结构中边缘的板块竟然意外惹祸。
这后续是否将进一步演变成为Kilcoy美股IPO的绊脚石,还是个未知数。
参考资料:
1.《继续深扒争议中的上海绿捷》路数
2.《起底上海校园餐争议供应商绿捷:8月中标27个项目,背后资本到底是谁?》时代周报
3.《闵行又有2家被认定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今日闵行
4.《上海学校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平台今启用》新民晚报
来源:南财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