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从善来,积德行善的10种方法,学会可改命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6 00:57 1

摘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流传千年的古训,道出了一个朴素却深刻的道理:家庭的命运与善行息息相关。一个常行善事的家庭,福泽绵延,子孙受益;而作恶不断的家庭,灾祸潜伏,终将殃及后代。善,是中华文明推崇的美德,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心境,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句流传千年的古训,道出了一个朴素却深刻的道理:家庭的命运与善行息息相关。一个常行善事的家庭,福泽绵延,子孙受益;而作恶不断的家庭,灾祸潜伏,终将殃及后代。善,是中华文明推崇的美德,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心境,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今年,我终于读到了朋友们多次推荐的《了凡四训》。这本书,我早有耳闻,却因种种缘由迟迟未翻开,如今想来,或许只是缘分未至。书中讲述袁了凡少年时遇一异人,此人将他一生的命运算得清清楚楚:无子、寿止五十三。起初袁了凡不信,但后来每一件事竟都如期发生,于是他心灰意冷,以为命运早已注定,再无改变的可能。直到他前往栖霞山拜见云谷禅师,二人对坐三日三夜,毫无倦意。禅师问他为何无妄念,袁了凡坦言:命运已定,妄想无益。云谷禅师却告诉他,命运并非不可更改,行善积德,便可改命。

自此,袁了凡发愿求子、求功名,立下做三千善事的宏愿。云谷禅师赠他“功过格”,每日记录善恶,善则加分,恶则减分,又教他持诵《准提咒》,以助心愿达成。最终,他不仅得子,儿子还考中进士,他自己更活到七十四岁,远超当初的命数。《了凡四训》正是他写给儿子的家训,字字恳切,句句真诚。

书中提到十种行善之法。一是与人为善,无论同事亲友,皆以善心相待,恭敬长辈,祝福领导,助人所需。二是爱敬存心,心中常怀仁爱与敬意,敬天地、爱万物,对一切生命平等以待。三是成人之美,见人行善,鼓励支持;见人成功,心生欢喜,绝不嫉妒。四是劝人为善,引导他人远离恶念,走向善道。五是救人危急,见人困厄,当挺身而出,不可袖手旁观。六是兴建大利,兴办教育,推动公益,造福大众。七是舍财作福,布施钱财与知识,帮助困苦之人。曾有一贫女捐两文钱,法师亲自为她祈福;后她贵为妃嫔,捐千金,法师却仅命弟子代为诵经。她不解,法师言:“两文是尽心,千金是施恩,心诚则福厚。”八是护持正法,见圣贤庙宇、经典书籍,应恭敬维护,助其传承。九是敬重尊长,孝顺父母,尊敬师长,顺其心,解其忧,助其实现心愿。十是爱惜物命,不杀生,不虐物,珍惜草木山川,常怀慈悲,多食素食。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命运并非天定,而是由心而生。从前种种,如昨日已逝;未来种种,如今日新生。一切福报,皆源于方寸之心。只要真心向善,不求回报,福报自然汇聚。欲求福避祸,先须改过自新。从今日起,存善心,行善事,福虽未至,祸已远离。

来源:妙招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