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前行的奋进征程——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纪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23:38 1

摘要:“我国在用户、内容、产业等规模上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大国、网络视听大国。”2025年9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在介绍“十四五”时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成

原创 王禹

时代的进程,车轮滚滚、浩浩荡荡,不断奏响发展的最强音;时代的变迁,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谱写着人类不断探索、创新与进步的篇

“我国在用户、内容、产业等规模上已经成为广播电视大国、网络视听大国。”2025年9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曹淑敏在介绍“十四五”时期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成就时娓娓道来,“这五年,广电视听行业守正创新、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展是破除所有瓶颈的基础和关键,而坚持高质量发展更是新时代发展的硬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回答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

发布会上,一件件惠民实事、一项项创新之策、一桩桩发展之计与一串串数字,串联起广电为民的“温度”与“广度”;会场间的轻声细语,勾连起会场外广电视听五年来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群众视听幸福感的持续增强,彰显了广播电视与网络视听发展的“力度”。

这五年,是一段波澜壮阔、破浪前行的征程

——有线电视、IPTV、互联网电视、直播卫星等电视大屏用户合计超过10亿,网络视听用户达到10.9亿,“两个10亿”用户成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重要基础

——“十四五”时期,先后制作发行电视剧(网络剧)超过1500部,动画片超过3500部,纪录片超过35万小时,微短剧约15万部,精品内容创作构建起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发展的四梁八柱

——2024年全国广电视听服务业总收入达到1.49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61.96%,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成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五年,是一段浓墨重彩的华章

——全行业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推出《领航》《中国智慧中国行》《文化的力量》等一批生动鲜活的理论节目,建立了全国广电新媒体联盟、“视听新时代”短视频宣传矩阵,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同时聚焦主题主线,围绕重要节点做好重大主题宣传。

——持续构建更多精品、更广传播、更优环境的内容发展格局,多种类型、多种题材精品规模化涌现;坚持抓作品与抓环境相贯通,先后推出丰富内容供给、优化行业生态的42条举措。

——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佳体验、更优服务、更实保障,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成效明显,基本实现开机看直播,取消机顶盒开机广告,大幅压减收费包,增加了优质免费内容供给;实施一系列广电视听公共服务惠民工程,推动更多优质资源直达基层。

——着力强化科技支撑、赋能、引领作用,大力推动超高清端到端全链条发展,贯通内容、播出、传输、终端、产业各环节,大步迈向“超高清时代”;谋划建设新型广电网络,打造基础设施、内容服务、业务监测“三张网”,建强用好这一广电视听的“核心基座”;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和规范管理,目前我国97%的省级电视台已经应用了AI技术,有力赋能内容创作、生产、传播等各环节。

——不断健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技术手段、体制机制为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制修订相关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等50余部,出台了相关标准140多项,以高效能治理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加快提升中国视听内容国际传播力影响力,《山海情》《我的阿勒泰》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在海外广泛传播,特别是中国微短剧“圈粉”全球;加大国际优秀作品的引进力度,并推动在主频道和主平台播出;广泛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广电总局已与91个国家(地区)、4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或备忘录,有力促进了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

从持续提高广播电视节目覆盖率,到持续推动精品创作;从推动4K超高清规模化应用,再至智慧广电服务基层治理,每一步都折射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公共服务更趋均衡,技术赋能持续深化,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号角鼓舞着广电视听行业永不停歇的奋斗脚步

时间的车轮融汇了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壮美诗篇,这场实践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深入到技术、内容、业态和服务的每一个毛细血管中。

锦绣山河,风景依然美丽;壮丽诗篇,广电视听依然前景广阔

(二)

“要聚焦解决‘收费包多、收费主体多、收费不透明’问题,大力改善用户开机看电视的体验,基本实现有线电视和IPTV开机即看直播电视频道;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看电视的满意度,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回想起2023年8月举行的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治理工作动员会,曹淑敏的铿锵之声,依然震撼人心

由此,一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看电视难、看电视烦”的战役在全国铺展开来

两年多时间,“双治理”工程取得丰厚成果。进入2025年以来,广电总局围绕“巩固、深化、拓展、提升”策略,持续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水平。

部署实现千万级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和百万级一体化电视机,到持续推进“一个遥控器看电视”,研发了多款新型通用遥控器;进一步拓展操作复杂的治理场景,18.6万家酒店实现“一键看直播”和没有开机广告,治理成果拓展到养老院、医院、残联机构、学校等多类场所、2万余家机构和单位;解决用户反映比较强烈的“自动续费”问题,通过“二次确认”、短信提醒等方式,把“自动续费”变为“自主续费”;强化智能电视机及开机广告治理,93%的机型实现了开机广告的“一键关闭”功能,而且向用户提供了“永久关闭”服务。

可以说,“双治理”是当代广电人为自己和下一代书写的历史缩影,这是一种信念,更是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

如果说“双治理”工程是毕其功于一役,那么净化环境就是久久为功之役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韩冬看来,好作品规模化涌现,是建立在好的创作环境、好的行业生态基础之上。“‘十四五’期间,广电总局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既发挥好政府的组织力,又调动好行业的创造力;强化政策精准供给,为行业繁荣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下大力气规范行业秩序,不断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这五年,广电总局将“抓作品与抓环境相贯通”的要求贯穿始终,致力于为视听精品创作营造更好的环境。

从推进全链条创作指导和全周期服务,到鼓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守正创新,大力激发全行业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包括纪念长征胜利90周年的主题作品《伟大的长征》,讲述三江源生态保护故事的作品《生命树》等优秀作品脱颖而出;从针对行业发展的痛点堵点,连续两年出台丰富电视大屏内容、促进广电视听内容供给的文件,包括大力推动联播联购、多台联播、台网同播,调整电视剧的集数、季播剧播出间隔时长等管理政策,到改进电视剧内容管理工作机制,大幅度压缩审批时长,提升管理服务质效等,均成为“抓环境”的重要例证。

当前,广电总局正在修订《电视剧管理办法》等一批管总定向的规章制度,为行业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认真落实文娱领域综合治理部署,坚决防止过度娱乐化,坚决治理天价片酬,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加强编剧、导演、制片人、经纪人和青年演员的系列培训等等,如此种种,其根本要义就是为了打造活力充沛、风清气正的良好创作环境

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作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人们的一种共同语言,让多元多样的生活、情感、文化、思想得以碰撞融汇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董昕介绍说,“十四五”期间,广电视听节目和服务出口规模增长超过40%,中国视听平台国际版已经触达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年海外营收总额超过了630亿美元,已有300多款中国微短剧应用上线境外平台。

与此同时,“十四五”期间,每年都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秀视听作品在中国播出,境外人员累计近万人次参与境内广电视听节目制作。比如,湖南广电《歌手2025》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马来西亚等国的10多位外籍演艺人员参加,许多外国友人通过对中国文化的近距离体验,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

一次次审时度势的政策落地、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彰显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从服务人民到服务国家大局的种种努力,标定了这5年广电视听的历史方位

难走的路一定是上坡路,对于每件广电视听精品之作,无疑都是不断走上坡路的历程

“在精品创作工作中,我们坚持用精品传播主流价值、引领社会风尚,用精品传达真情实感、温润滋养心灵。”曹淑敏表示。

“十四五”期间,可谓是大屏小屏好戏连台、精彩不断。电视剧网络剧方面,包括《觉醒年代》《问苍茫》《西北岁月》《山海情》《山花烂漫时》《人世间》《繁花》《三体》等优秀剧集和微短剧《家里家外》实现了“破圈”传播;《何以中国》《中国官箴》《布达拉宫》《熊猫奇遇记》等纪录片带来心灵滋养和智慧启迪;“熊猫+”系列动画片、《中国奇谭》等优秀IP大放异彩;《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节日”系列等文化节目、《中国网络视听盛典》《歌手》等综艺节目给予观众文化熏陶,传递递了正能量;“重温经典”电视频道和点播专区,组织播出了“四大名著”系列以及《渴望》《亮剑》《闯关东》等一大批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引起强烈共鸣。

2025年,围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广电总局指导推出了《我们的河山》《归队》《阵地》等剧集,《胜利》《卢沟桥·我们的纪念》《心安何处》等纪录片,还有短视频《你的样子》等优秀作品,用生动影像彰显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有了好内容,超高清建设亦是带给全国观众的最强视听体验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刘建国表示,超高清视频画面更加清晰,能够达到800万以上的像素,色彩也更加自然和逼真,画面也更加赏心悦目、栩栩如生,超高清发展正在并将持续深刻改变人民群众的视听生活。

刘建国透露,截至目前,在内容生产方面,已经实现了新拍摄制作的电视剧、网络剧、纪录片等基本实现超高清化,新闻、体育、综艺等多类型节目超高清占比持续扩大。在电视频道方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前期已经开播2个4K超高清频道,今年上半年又新开播了北京、广东、深圳三个卫视的4K超高清频道。9月28日,还将推出上海东方、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6个省级卫视超高清频道。网络视听方面,包括芒果TV、爱奇艺、优酷、腾讯、哔哩哔哩和咪咕视频等6个网络视听平台在内的网络视听机构加快超高清建设,今年底新增的节目当中超高清平均占比将超过40%,其中芒果TV今年二季度已经达到了75%。

——内容、呈现方式的变革和优化成为广电视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正在筹划中的新型广电网络,亦是重要基础

董昕介绍说,近年来,广电总局大力推动广电网络高质量发展,实施广电视听融合发展工程。一方面加速有线电视网络整合,今年年底将完成全国所有省份的“一省一网”整合工作;另一方面,大力促进广电网络多渠道协同覆盖,在有线电视网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广电5G网络,向移动互联网延伸广电视听服务能力;全面推动“广电+”政务、文旅、康养、教育、医疗等特色服务,以此来满足社会需要,拉动信息和文化消费;坚持“广电为民、广电惠民”,让“重温经典”频道进入养老机构,为低收入家庭、残疾人、优抚对象等提供免费或低收费的有线电视服务和增值服务;为听障、视障人士开设手语节目和“光明影院”公益点播专区,让广电网络服务更有温度、可感可及。

——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广播越来越发挥出重要作用刘建国表示,截至目前,全国已经建成1个国家级、27个省级、162个地市级、1832个县级应急广播平台,部署了284万个大喇叭发布终端,覆盖34.5万个行政村,基本建立起贯通国家、省、市、县、乡、村六级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

——对于全行业非常关心的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曹淑敏表示,广电总局坚持推动以用户导向为牵引,为用户提供更优质、更爱看的内容,也提供更便捷的操作和更优质的体验;以内容创新为根本,推动实施“广播电视内容焕新计划”,强化新闻立台,加强民生节目的创新,努力拓展“广电+”业务,如“广电+体育”“广电+文旅”等,实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一批电视剧、微短剧、短视频成功带火了一座座城;以融合传播为驱动,建立短视频联合舰队,包括广电新媒体联盟,还有“视听新时代”短视频矩阵,大力推动台网同播等,形成了强大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大力推动广电媒体由重装备向轻量化转变,构建云化、一体化、智能化的综合性技术平台;以深化改革为保障,大力推动频道频率结构优化、高质量发展,推进广播电视台组织架构重塑,构建全媒体生产传播流程,完善绩效考核和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

——近年来,微短剧行业快速发展,既涌现出了一些高质量的作品,同时也有一些良莠不齐等问题

对此,韩冬表示,在推动繁荣发展方面,广电总局加强选题指导、创作扶持,《狮城山海》《去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脱颖而出,组织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指导各地加大对微短剧的扶持力度,全国已经有14个省(区、市)出台了微短剧发展扶持政策,通过资源整合、创作引导等方式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而在规范管理方面,广电总局建立微短剧分类分层管理机制,正在制订《微短剧管理办法》,计划以部门规章的形式发布,为微短剧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开展专项治理和常态化监管,及时处置违规节目;不断细化管理,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比如“雷人”剧情、“霸总”人设、片名哗众取宠等问题,及时进行纠偏

山河为证、岁月为名。这五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展现着全方位、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广电视听倾情书写着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昨天已经记录下广电视听持续奋斗的身影,广电视听的明天必将更加美好

来源:广电视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