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张蕴钰回忆陈赓将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6-28 15:10 1

摘要:在我的心目中,陈赓大将宽宏大度,是位可尊可敬可亲的首长。在战争年代,我们相识相知;在和平年代,为了铸造中国的核盾牌,又是他亲自推荐我任核试验基地首任司令员,使我从此与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陈赓大将虽然离开我们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我的脑

深切怀念陈赓大将

张蕴钰

在我的心目中,陈赓大将宽宏大度,是位可尊可敬可亲的首长。在战争年代,我们相识相知;在和平年代,为了铸造中国的核盾牌,又是他亲自推荐我任核试验基地首任司令员,使我从此与我国的国防科技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陈赓大将虽然离开我们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我的脑际。他是我久久思念的老首长。

在战争年代,我很早就听说过他的英名。但第一次目睹他的风采是在1940年的太行山区。那时,我们同属八路军129师。他任386旅旅长,我是11旅33团副团长。我当时在位于山西辽县(后改名左权县)的北方局党校学习。他与几位领导同志一起来此看望学员,从我们面前经过。有人指给我说:“他就是陈赓。”只见他不高的身材,穿着合体的八路军军装,腰间扎着宽皮带,显得精神健壮;由于战事繁忙,顾不及修饰边幅,胡子拉茬,戴着一副黑边眼镜。他走路很快,谈笑风生。当时,八路军的旅长都是少将军衔,唯有陈赓是中将军衔。我想这大概是因为他曾任过蒋介石的卫队长,在北伐军东征时救过蒋介石的命的缘故。但当蒋介石背叛了革命,举起刀枪,屠杀工农大众和共产党人,他毅然决然参加了南昌起义,成为威名远扬的一代名将。

1949年2月,4兵团成立,陈赓任司令员兼政委。4兵团辖13军、14军、15军。我任15军副参谋长,军长秦基伟、政委谷景生,副军长、参谋长空缺。淮海战役之后,蒋介石集团在长江以北的主力丧失殆尽,为了负隅顽抗,迅速收缩江北兵力,布置长江防线,妄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我军南下。这时,15军在安徽江北地区短期休整。在是否过江的问题上,当时在领导层中是有不同意见的。

4兵团副司令员郭天民来到15军,当面听取了我的意见,我是主张过江的。记得1949年元旦闻孙科广播谈话后,我写了一首即兴诗,颇能反映我当时的心境。“淮海战俘正清点,蒋府求和救垂危。蛇蝎江南当疾扫,珠水香甘稿北骊。”郭天民副司令员向陈赓司令员汇报了我的想法,使陈司令员对我有了初步了解。在国民党反动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后,毛主席、朱总司令下达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发起了规模空前的渡江战役。15军过长江后,乘胜追击逃敌,敌人溃不成军,追上敌人就是胜利。15军进击到江西赣州暂时休整时,秦基伟军长、谷景生政委到上饶参观,我在军里接到陈赓司令员打来的电话。陈司令员说:“要你们15军进军福建,4个钟头内能不能出发?能出发,你们即进军福建;如不能出发,我让13军去。”我当即回答:“我们军可以在4个钟头内出发。”陈司令员对我的回答很满意,高兴地说:“好!15军即向福建进军,追击敌人。”我一面向部队传达陈司令员的命令,一面派人乘汽车去向秦军长、谷政委报告。实际上不到4个钟头,部队就出发了。军长、政委也急匆匆赶回了部队。那时,沪宁方向的敌人已成惊弓之鸟,节节败退,向福建境内逃窜。

15军神速插进福建,正好截击到敌人一个交警总队,缴获汽车100多辆,还有大批枪支、给养。

广东战役、广西战役结束后,部队进击到云南昆明。1950年4月1日,云南军区成立,陈赓任云南军区司令员、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4兵团司令员。那时我任4兵团15军参谋长。这时,15军进军四川的任务已经明确。秦基伟军长、谷景生政委已乘飞机先去了重庆,由政治部主任于宏远和我带部队人川。部队已靠缴获装备了大量汽车,但汽油很少。要汽油非陈赓司令员批不可。我好几次面见陈司令员,请求他批给汽油,陈司令员很体谅部队的困难。虽然汽油奇缺,他掌握的汽油指标有限,还是满足了我们的要求。我一次再次找他请批汽油,给陈司令员留下深刻印象。部队到了四川庐州,上级决定让3兵团赴朝参战。3兵团辖12军、15军,60军,陈赓任3兵团司令员,王近山任副司令员,杜义德任副政委。部队出国前,我与秦基伟军长一起到北京饭店看望陈赓司令员,他腿不行了,去不了朝鲜,3兵团由王近山副司令员、杜义德副政委带领入朝。15军1951年3月25日由安东入朝。1952年4月7日,陈赓被任命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代司令员。上甘岭战役前,我参加了由他主持的军参谋长作战会议。到底是用掘开式工事还是改成坑道工事,在领导层中是有争论的。我是主张打坑道的。陈赓司令员作的结论,他说:“还是坑道好!”他说话历来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话。会后,我又见了他,决定了这个事情。15军一上阵地就打坑道。此役激战43昼夜,战斗主要集中在两个连的防御阵地,面积仅3.7平方公里,敌人发射炮弹190余万发,航弹5000多枚,摧毁了全部表面阵地工事,将两个山头削低了两米。

在这样狭小的地区内,双方参战兵力之多,持续时间之长,火力之猛烈,为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通过上甘岭作战,志愿军取得了依托坑道进行坚守防御作战的宝贵经验,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人民解放军阵地防御作战的理论,显示了志愿军坑道工事的巨大作用和阵地防御的稳定性,它已作为坚守防御作战的光辉范例,载入现代战争史册。巧军也因为坚持坑道作战而出了名。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3兵团驻防旅大。陈赓大将任副总参谋长、国防科委副主任兼3兵团司令员,曾绍山任副司令员,我任参谋长。1958年8月初,正在北京开会的曾绍山副司令员来电话告诉我:“你的工作有变动,电话中不便讲,你即到北京来,我在北京饭店等你。”次日,我由大连乘火车到北京。当晚,曾副司令员就带我到灵境胡同见陈赓副总长。我还没站稳,陈副总长就说:“张蕴任,你来啦!叫你去搞原子弹靶场,是我推荐的,好好搞,建设好了交给别人,可以吧?”我回答说:“行,服从命令!”他继续说:“好!你去找安东,叫他给你谈谈情况。”总共就这么几句话,使我思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党中央、毛主席决定我国要搞原子武器,这是一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决策,使闻者万分鼓舞。当决定我担任首任核试验基地司令员时,我更是精神振奋和感到荣幸。我明明知道这是我军从未有过的工作,对我是生疏的,对解放军军官中任何人都是一样的。陈副总长推荐我去干,我深感这付担子的份量,决心去干中学,学中干,不辱使命,不负信任。次日,我到总参装备部面见安东副部长。记得还是在1955年,为与前苏联军队交接防务和装备,安东同志在大连工作数月,与我有很多接触,是个熟人。他向我介绍了原子弹靶场勘察选址等具体情况。两个月后,我乘火车赴大西北,开始了这项对我来说完全陌生又极为艰辛的创业历程。

我先乘火车到达敦煌,这里有闻名世界的艺术殿堂莫高窟,气候干早少雨,生活用水十分困难。我在县城南关见到了先期到达这里的诸位领导同志,察看了选定的核试验场,归途中,我深思着:距敦煌才120公里,能搞工程建筑吗?施工用水从哪里来?美国在比基尼岛已经试验过300万吨的氢弹了,而这里只能试验2万吨的原子弹,但这个场区是苏联专家参与下,并已经上级批准。回到驻地,我与基地领导同志一起谈论着试验条件,认为另选场为好。我在陈赓副总长召开的办公会议上做了汇报。他说:“那里不好,你们另选一个嘛!”正是他的话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我立即将陈副总长的话告知基地其他领导同志,我也于12月15日回到敦煌,准备穿戈壁向新疆境内另选新场区。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勘察,.克服了许多想像不到的困难,最后经国防部批准,选定了罗布泊核试验场。我国的大气层核试验正是在这个场区完成的。在陈副总长直接指导下,我们克服工作上、生活上重重困难,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然而,从此我再也没有见过他。不久,就得知陈赓副总长因病去世的噩耗,这使我万分悲痛。他的去世是我党我军及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巨大损失。

陈赓大将虽然永远离开我们,然而他的领导风范及指挥艺术,却深深留在我的记忆中,并长期影响着我。值此陈赓大将100周年诞辰,写了以上文字,谨以此文作为对老首长的深切缅怀。他的英名光彩照人,他的不朽业绩和令人钦佩的风范将永存人间,并将鼓舞后来者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和强大永远奋斗。

(2002年10月15日)

来源:白马茶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