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简单地理解,增程式电动车就是车辆的内燃机不直接参与车辆驱动,而是内燃机通过将石油燃料进行燃烧,除了产生热量造成能量损失,将内能转化成电能。最终,通过电能转化为动能,驱动车辆运行。
简单地理解,增程式电动车就是车辆的内燃机不直接参与车辆驱动,而是内燃机通过将石油燃料进行燃烧,除了产生热量造成能量损失,将内能转化成电能。最终,通过电能转化为动能,驱动车辆运行。
在中国,增程式电动车主要是插电混动车型,早期的车型主要是新势力造车,比如理想汽车生产的插电混动车型,这些新势力车企没有传统车企的造车技术沉淀和积累。正逢国家号召新能源汽车,将插电混动车型归为新能源汽车,享受国家绿牌出行和免购置税政策,将车辆的内饰打造十分豪华,将经济发达的省份,这些插电混动车型弥补了早期纯电汽车价格昂贵,而且快充桩少和充电时间较长的缺陷,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发展起来。
但是,最近几年,好多的传统车企也纷纷加入到增程式车辆的生产和研发的队伍中,毕竟在中国市场,增程式车辆有足够大的市场空间。比如,奇瑞和比亚迪已经有增程式车型量产并上市销售,都取得了很好的市场口碑。尤其是,比亚迪的增程式车型——方程豹系类已经开始在细分市场取得领先地位。
作为增程式电动车的优点有很多。
其一,中国车企生产的增程式车企都是插电车型,并且纯电行驶的里程往往在160公里以上,部分增程式车型在纯电状态下可以满足200公里以上的续航。毕竟,在中国,好多想买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还是会担心纯电车的续航里程。因此,部分消费选择增程式电动车。
其二,增程式电动车在驾驶感觉和乘坐舒适性上接近于纯电车型,而且部分消费者买了增程式电动车往往将车辆当作纯电车使用,只有当为数不多的场景才会将增程式电动车在补能不方便的时候才会选择加注燃油,通过内燃机发电的形式驱动车辆。
目前,增程式电动车的纯电车在纯电模式下,续航里程在不断提升。就在2025年,智己LS6已经将纯电模式下,行驶里程提升了450公里,车辆的电池容量提升到了66度。
其三,中国车企生产的插电式增程式车型在售价和亏电油耗方面已经形成显著的技术优势。奇瑞号称其量产的增程式动力系统,一升油能发电3.75度;比亚迪也已经将方程豹5的亏电油耗控制在百公里9升以内。这就反映出一个技术特征,无论消费者选择充电还是加油,增程式车型已经在用车经济性和补能方式上比传统的燃油车有进步。
最后,在增程式电动车上,日产也没有闲着,但是日产在中国市场推广的技术是E-POWER。这种技术在中国市场被归纳为油电混动技术,没有归为新能源汽车类别。原因很简单,日产的这项技术没有插电补能的优势,只能依靠传统的加注燃油进行能源补给。此外,在中国汽车日益成熟的当下,日产的增程器是一款三缸发动机,显然不能满足中国消费者对技术的要求。
另外,日产E-POWER的轩逸在售价方面比同为日系的双擎卡罗拉贵出不少,自然被中国市场淘汰。
来源:经济讲堂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