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围困已经愈演愈烈,以军地面部队已经进入加沙行动,当地人道主义危机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组建了代号为的“全球萨穆德”船队,该船队由50多艘民用船只组成,向加沙地带挺进,运送救援物资。但以色列断然拒绝,根据以方说法,想要进入加沙援
最近,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围困已经愈演愈烈,以军地面部队已经进入加沙行动,当地人道主义危机不断恶化。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社会组建了代号为的“全球萨穆德”船队,该船队由50多艘民用船只组成,向加沙地带挺进,运送救援物资。但以色列断然拒绝,根据以方说法,想要进入加沙援助是绝对不可能的,救援只能由以色列来实施,不允许国际救援力量单独行动。
看得出来,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管控十分严格,而这次50艘船只也是“来者不善”,国际上有名号的“环保少女”就在船队中,可以说世界目光都聚焦在这支船队,能否挺进加沙地带完全物资援助。
而关键时刻,北约两国出手了,就在西班牙宣布派遣军舰支援“全球萨穆德船队”后,意大利方面也出动了“最强护卫舰”,进行保驾护航,但没想到以色列这次却贸然行事。根据西班牙首相桑切斯的说法,该船队还遭到了无人机袭击,试图阻止向加沙运输物资。那么出手的人很显然了。
以色列就曾多次批评“全球萨穆德船队”是明面上是援助,实际上是支持哈马斯,不过以方并没有承认对袭击事件负责,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以色列脱不了干系。
报道称,民间援助船队“全球萨穆德船队”,试图突破以色列对加沙的海上封锁,向当地运送食品、医疗物资等人道主义援助。此举引发以色列强硬回应,警告船队援助物资必须投放到以色列港口,由以色列进行援助加沙,否则将“采取必要措施”阻止船队靠近。
而“全球萨穆德船队”规模不简单,由44个国家的数千名志愿者组成,包括欧洲议会议员、人道工作者及普通活动家,船队载有约250吨婴儿配方奶粉、食品和医疗用品,计划从突尼斯出发穿越东地中海抵达加沙海岸。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也在其中,她曾于2025年6月首次尝试突破封锁,但被以军拦截。
与此同时,面对以色列的刁难,意大利和西班牙以“保护公民安全”和“维护国际法”为由,宣布派遣海军舰艇协助船队,这也进一步标志着,北约国家首次直接介入加沙海上援助行动,使得地中海水域的对峙急剧升级。9月23日,船队在希腊南部国际海域遭遇无人机袭击,但未造成人员伤亡。船队声明指责“身份不明的肇事者”,意大利国防部长克罗塞托对此表示“最强烈谴责”。9月24日,意大利宣布派遣贝尔加米尼级护卫舰“法桑”号,满载排水量6700吨,前往护航;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同步宣布,从卡塔赫纳基地派出军舰,强调“尊重国际法和公民安全通行权”。同日以色列外交部通过社交媒体警告船队接受“物资经以色列港口转运”的替代方案,否则将采取行动。
看得出来,以色列的立场很明确,就是坚持封锁防止哈马斯获取武器,并称民间船队可能被用于“宣传目的”,近年来,以军曾多次拦截类似行动。而西班牙与意大利这次派出军舰,其实并不让人意外,两国与以色列的关系近期本就很紧张,西班牙早已对以色列实施全面武器禁运,禁止其使用西班牙港口和领空运输军事物资,而意大利方面,更是爆发超10万人声援巴勒斯坦的游行。
目前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军舰介入,本质上是一种“有限威慑”,两国明确表示舰艇仅用于“救援协助”,还是要避免直接对抗以军,是北约国家避免与以色列正面冲突的战略考量。然而,若以军对船队采取强硬的登船或扣押行动,可能触发外交摩擦。尤其是船队中包含多国公民(如58名意大利人),任何人员伤亡都可能迫使意、西进一步升级反应,例如寻求欧盟或联合国框架下的联合行动。
而且环保少女也在船队中,目的很明确,就是“引起全球关注,并施压各国采取强硬立场”。从实效看,虽然船队难以突破以军封锁,但象征意义更大,一方面,船队通过直播无人机袭击、人员被拦截等场景,成功将加沙人道危机推向国际舆论中心。而且另一方面,英国、法国等10国近期承认了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算是分道扬镳,这个时候西班牙和意大利派遣军舰,回应了国内民意压力,也反映了国际社会的期待。
但无论如何,加沙人道危机严重,联合国数据显示,加沙95%的渔船已被以军摧毁,巴勒斯坦人无法捕鱼,仅靠有限国际援助生存,多数人饿的皮包骨,以色列和美国主导的援助被指“杯水车薪”,且多次发生向领取物资平民开火的事件,空投物资还砸死了平民,引起国际社会的愤怒,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还宣称,加沙不存在人道主义危机,这次50艘民用船只的抵达,以色列方面怕是要藏不住真相了。
来源:天天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