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从小听到大的“暴君”“奸贼”,说不定全是骗人的!那些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人,明明干过撑得起华夏根基的大事,却被胜利者用笔墨抹黑,成了代代相传的“反面教材”——今天就把这层遮羞布撕下来,看看他们到底冤不冤!
你从小听到大的“暴君”“奸贼”,说不定全是骗人的!那些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人,明明干过撑得起华夏根基的大事,却被胜利者用笔墨抹黑,成了代代相传的“反面教材”——今天就把这层遮羞布撕下来,看看他们到底冤不冤!
商纣王(帝辛):被西周泼脏水的“拓土狠人”
一说起商纣王,谁不是想到“酒池肉林”“炮烙害人”?可这些事儿,最早是西周人写在《尚书》里的——你想啊,他们把商朝灭了,不把纣王写得坏透了,怎么显得自己抢江山是“替天行道”?
但殷墟挖出来的甲骨文不会说谎:纣王根本不是沉迷享乐的糊涂蛋,反倒是个敢打敢闯的硬骨头!当时东夷部落堵着东南路,中原的货出不去、文化传不开,是纣王亲自带兵打过去,把商朝的地盘从黄河边推到了江淮一带,把种地的技术、炼铁的法子传到了南方。更要命的是,他还敢跟贵族叫板,不让那些世袭的老爷们垄断官职,专门提拔出身低却有本事的人——就因为这,贵族们恨透了他,转头就跟西周勾结。最后纣王被逼得自焚,可西周人还没完,硬是给他编了一堆没影的罪名,让他背了三千年的黑锅!
曹操:被《三国演义》坑惨的“乱世救星”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罗贯中一句话,把曹操钉死成了“奸雄”。可你要是翻陈寿写的《三国志》,就会发现这压根是瞎编的!东汉末年那叫一个乱,袁绍占着河北抢粮,吕布在徐州烧杀,老百姓要么饿死要么被兵祸害死,是曹操带着人一路打过去,把北方统一了。
他知道老百姓没饭吃,就搞了“屯田制”,让士兵和流民一起种地,没几年北方就有了存粮;他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只要有本事就用,郭嘉原来就是个穷书生,跟着曹操才成了能跟诸葛亮掰手腕的谋士。可就因为他没把权力还给刘家,儒家就说他“篡汉”,《三国演义》为了捧刘备,更是把他的优点全抹了,连他写“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都被说成是“野心太大”——这委屈谁能懂?
隋炀帝(杨广):被唐朝踩扁的“千年基建大佬”
“隋炀帝是暴君,修运河累死多少人”——这话你肯定听过,可唐朝人怎么不敢说,这条运河到现在还在帮着运东西?杨广修的大运河,哪里是“劳民伤财”?那是把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串起来了!以前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得绕好几个月,运河一通,十几天就到了,从此南北就再也没断过联系。
他还搞了科举制,以前当官全是贵族子弟的事儿,普通读书人再厉害也没机会,是杨广开了进士科,让老百姓能靠考试当官——这制度一用就是一千三百多年,多少寒门子弟靠它改变了命运?就因为他想快点把事儿办成,用民力急了点,唐朝人就把他骂成“亡国暴君”,连他打吐谷浑、保西域的功劳,都跟没发生过一样——哪有这么欺负人的?
潘美:被“杨家将”黑成奸臣的“开国功臣”
一提“潘仁美”,谁不恨得牙痒痒?戏曲里他害了杨业,通敌卖国,简直是坏到骨子里了。可历史上的潘美,是跟着赵匡胤打天下的开国名将!他跟着赵匡胤灭了南汉、平了南唐,把分裂的南方收回来,后来还守着北方抗辽,多少次把辽兵打回去,史书记载他“打仗厉害,管兵也严”。
杨业死的时候,潘美确实在现场,但那是军事决策出了错,不是故意害杨业。可后来为了捧“杨家将”的忠勇,说书的、写戏曲的就开始瞎编,把潘美写成了奸臣,连名字都改成了“潘仁美”,让他背着骂名跪了几百年——你说这冤不冤?
说白了,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说了算!他们打赢了,就有资格拿着笔,把对手写成坏人,把自己写成好人。那些被骂了上千年的人,说不定比很多“正面人物”还对得起华夏。你要是想知道哪个“历史反派”的更多真事儿,我可以帮你找些老史料,咱们一起把那些骗人的说法扒干净!
来源:历史的浮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