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导演王晶一条视频直接捅了娱乐圈的马蜂窝——郭麒麟,德云社的“太子爷”,居然放着亲爹郭德纲的亿万家产不要,扭头自己闯荡去了!
好家伙,这事儿要是拍成电视剧,估计都比不上现实精彩!
最近,导演王晶一条视频直接捅了娱乐圈的马蜂窝——郭麒麟,德云社的“太子爷”,居然放着亲爹郭德纲的亿万家产不要,扭头自己闯荡去了!
王晶原话是:“像郭麒麟实在都没有帮他(郭德纲),反而自己闯出了一条路。”
听着轻描淡写,可背后藏了多少扎心细节?郭德纲之前上节目聊接班,那句“郭麒麟不要,嫌麻烦”里,透着老父亲的酸楚和无奈。
但你说郭麒麟傻吗?人家愣是从《庆余年》里呆萌范思辙,混到《赘婿》顶流宁毅,综艺里更是高情商圈粉无数。
这哪是叛逆?分明是人间清醒啊!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扒扒,这场“家族生意VS自我闯荡”的暗战,到底谁赢了?
先还原一下现场。
王晶在9月24日的视频里,聊到“家族生意子女不愿承接”时,直接点了郭家父子的名。
背景是郭德纲此前坦言:德云社早晚是儿子的,但郭麒麟嫌麻烦,想拍戏。
小编我听到这儿,差点惊掉下巴!
德云社啊,那可是相声界的“航母”,年收入据说破亿,郭德纲苦心经营二十多年,就等儿子接手。
可郭麒麟呢?2009年拜师于谦后,虽在相声圈混了脸熟,但真正出圈是靠影视。
《庆余年》里那个贪财又可爱的范思辙,一场算账戏被网友剪成病毒视频,播放量破千万。
后来《赘婿》直接扛男主,收视爆棚。
综艺里更绝,《奔跑吧》里接梗抛梗流畅得让老粉唏嘘:这哪是相声演员?分明是综艺咖苗子!
说白了,郭麒麟不是“不要”,是早就看透了——接德云社的班,看似风光,实则是个烫手山芋。
相声行业竞争激烈,粉丝口味刁钻,稍有不慎就被骂“啃老”。
他自己闯,反而轻装上阵。
这里有个细节很有意思:郭麒麟拍《赘婿》时,曾因一场打戏受伤,但他硬是咬牙坚持,事后采访说“不想靠爹名声”。
对比郭德纲当年创业的艰辛,儿子这选择,倒有点“青出于蓝”的味道了。
这事儿一出,网友直接分成两派吵翻天!
小编扒了扒热搜榜,一条获得高赞的评论说:“郭麒麟才是真豪门!自己赚的钱花着硬气,接德云社反而被骂‘关系户’。”
底下有人附和:“没错!看看多少星二代接班翻车?郭麒麟凭实力打脸,爽文男主啊!”
但反驳声也不少。
另一条高赞评论怼道:“德云社是金字招牌,他不接班就是忘本!郭德纲白培养那么多年?”
还有人挖苦:“怕是演技不够,才躲着相声吧?”
结果这话被粉丝回怼:“《庆余年》里范思辙的演技不够?你行你上!”
吵着吵着,话题歪到“家庭教育”上。
有网友感慨:“王晶说支持孩子学感兴趣的,郭麒麟学演戏不就是例子?比逼孩子接班强多了!”
但立马有人抬杠:“兴趣能当饭吃?德云社现成饭碗不端,非去娱乐圈卷,迟早后悔。”
小编围观一圈,发现争议焦点就一个:继承家业是责任,还是包袱?
你们觉得呢?评论区等你们掰头!
说句实话,小编见过太多星二代栽在“接班”上。
但郭麒麟这波操作,细琢磨全是高情商。
首先,德云社早不是铁饭碗了。
近几年相声市场萎缩,郭德纲自己也转型综艺、影视,郭麒麟要是硬接,可能吃力不讨好。
反观他自己闯的路:影视圈缺他这类“接地气小生”,综艺里又稀缺高情商嘉宾。
据我观察,郭麒麟每次露面,都带着一种“谦逊的野心”。
比如《五十公里桃花坞》里,他调和矛盾时不像明星,倒像邻里大哥,网友夸“暖心”。
这种路人缘,可比硬扛德云社招牌实在多了。
其次,王晶点破的关键是“教育方式”。
郭德纲向来严厉,曾自曝对郭麒麟从小苛刻,而郭麒麟独立后,父子关系反而缓和。
这次“拒接”背后,或许是郭麒麟用行动告诉老爹:你的路很好,但我的路更适合。
小编想起个幕后细节:郭麒麟拍《庆余年》时,郭德纲探班过一次,看到儿子和剧组打成一片,眼里有藏不住的欣慰。
这哪是“嫌麻烦”?分明是两代人的双向成全啊!
聊到最后,小编忍不住唏嘘。
郭麒麟的案例,早不是个例了。
多少年轻人现在宁愿送外卖也不接家族厂子?不是懒,是怕被框住。
王晶说“支持孩子学感兴趣的”,但真正敢像郭麒麟这样做的,有几个?
他的成功,背后有运气,更有硬实力打底。
从相声基本功到影视表现,郭麒麟没一步踩空。
有人说他“靠爹资源”,可《赘婿》制片人曾透露,选角时根本没考虑郭德纲关系,纯看中郭麒麟的观众缘。
这里有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郭麒麟只是个普通演员,还会这么红吗?
可能不会,但他的选择反而让“星二代”标签成了加分项——不啃老,反而更耀眼。
从这事背后,小编看到的是年轻一代的觉醒:成功不是继承来的,是自己拼出来的。
郭德纲的失望,或许会变成骄傲。
你们怎么看?评论区等你唠唠!
来源:淘乐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