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政府完成了一份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有将近三分之二(66%)的美国产品使用了来自于中国制造的成熟制程芯片。对于这种“依赖”中国芯片的现象,美国政府产生了非常大的焦虑。
据央视旗下新媒体账号玉渊谭天发布的专栏报告指出:
美国政府完成了一份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显示,有将近三分之二(66%)的美国产品使用了来自于中国制造的成熟制程芯片。对于这种“依赖”中国芯片的现象,美国政府产生了非常大的焦虑。
在美国政府眼中,中国芯片企业的发展,不仅意味着美国芯片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工作岗位被“抢”走,还意味着中国有了更多筹码,“威胁”美国产业链安全。因此,美国会根据“调查结果”,决定是否加征关税,或出台其他措施阻止中国芯片进入美国市场。
参考资料:
2024年12月23日,美国宣布针对中国成熟芯片产业实行301调查。在此之前,美国的重要针对点都放在了先进芯片和先进设备上面,这次对成熟芯片进行制裁,也说明了美国对华制裁的进一步升级。
根据玉渊谭天所整合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开始到2020年,在这个被美国制裁的期间,中国对美国的芯片出口金额持续下滑。但是从2021年开始,中国对美出口芯片开始回暖,并且在2022年迎来了大幅度的额度提升。
ASML首席财务官罗杰·达森在公司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中表示:
ASML在2023年向中国的成熟芯片制造商交付了大量DUV光刻机和其他相关设备,这些光刻机不属于先进的EUV设备,不在美国的出口管制条例当中,拥有美国以及荷兰政府的出口许可。
这些设备有很多都是中国企业在2022年以前的订单,已经交付了一部分,在2023年又集中进行了交付。
参考资料:ASML Q4 2023 - Financial results | ASML
这些来自于ASML的设备,成为了中国成熟芯片爆发的核心因素。在这个期间,中国企业不但在成熟芯片上面实现了产能扩产,提高了出口规模,而且还实现了国产7nm芯片的量产商用。
2023年,美国智库发布文章指出,美国政府对于中国芯片的认知存在本质上的偏差。
只是一味地在先进芯片领域对中国实行制裁措施,忽略了成熟芯片的重要性,导致中国企业在成熟芯片和先进芯片上双双实现了技术突破,这表现出了美国政府对芯片技术的认知错误,同时也忽视了中国在芯片技术上面表现出来的潜力。
美国经济历史学家克里斯·米勒,曾针对中美两国的芯片战情况撰写了一本名为《Chip War》的书籍。该作品也获得了《金融时报》、《经济学人》、美国企业研究所等多个机构的内容引用。
央视新媒体玉渊谭天也针对中美芯片战问题跟克里斯·米勒进行了独家对话,据米勒所述:
美国政府不断对全球芯片产业链进行干预,其最终结果大概率是出现供应链分离的情况,最终产生完全独立或者平行的供应链。这样不但效率低下,而且还会投入大量重复的人力物力资源,导致成本大幅度提升,这对于全球芯片行业来说是一个负面的影响。
美国与中国的芯片技术战,其本质上就是一场零和博弈,只会出现两种结局:
1、中国企业被迫放弃全球化体系,开发出自主可控的制造设备,完成独立自主的全栈产业链。
2、美国的制裁措施将中国芯片的发展完全压制,美国资本的芯片供应链继续成为市场霸主。
不过根据实际的情况来看,已经越来越接近第一种结局。
包括飞机、汽车等大型工业产品在内,家电产品、工业设备等领域对于成熟芯片的需求要远大于先进芯片。
成熟芯片具备高稳定性、高耐用性、低成本、大规模制造、专业定制等多个优势特性。而先进芯片受制于工艺和性能的因素,制造成本高,大多应用在高附加值的消费产品当中,并且数量只有一到两颗左右。典型例子就是旗舰手机的SOC芯片,汽车的中控芯片和智驾芯片。
成熟芯片是基础设施的基石,拥有庞大的市场份额,并且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当中。中国企业已经在成熟芯片领域占据了最大话语权,依靠成熟芯片带来的收入,可以投入到先进芯片的研发当中,实现产业的正循环发展。
来源:月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