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锤!上海学校午餐发臭后续:央媒发声’绿捷实业道歉,网友怒斥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08:27 1

摘要:活虫虾仁端上桌那天,浦东一所小学的家长群里,有人甩出一张放大照片:半透明的线头在饭盒里打卷,像谁不小心掉进去的缝衣针。

活虫虾仁端上桌那天,浦东一所小学的家长群里,有人甩出一张放大照片:半透明的线头在饭盒里打卷,像谁不小心掉进去的缝衣针。

不到十分钟,照片被转进五百人家长群,再十分钟,整个上海家长圈都在转发——没人再关心作业布置了几页,所有人都在问:我娃中午到底吃了啥?

绿捷实业,这个名字听起来像做环保项目的,其实是上海校园餐的老大,每天五十万份盒饭从它家流水线出发,装进五百多所学校的保温箱。

它上一次上热搜是2021年,家长发现它给初中生的“黑椒牛排”保质期长达十八个月,像从冷库穿越来的古董。

当时投诉电话打爆,最后以“整改完毕”收尾,第二年招标照样中标。

有人调侃:在上海做校园餐,只要不把砒霜当盐放,基本稳如老狗。

直到这次虾仁出事。9月15日,工厂自检就发现了活虫,按规矩应该立刻上报、封存、召回,但绿捷选了另一条路:悄悄把18公斤问题虾仁拖去垃圾站,同时把211所学校的同款食材直接销毁,没留凭证、没留影像,只剩电脑里被改得整整齐齐的验收记录。

要不是9月下旬几个孩子回家嚷嚷“今天的虾有臭味”,家长冲进学校拍视频,这条流水线大概还能安稳跑到年底。

市监局的通报里多了两句话:虾仁里不止有虫,还检出致病性大肠杆菌,超标值够让成年人跑十趟厕所。

更尴尬的是,50所学校的学生已经咽下去了,疾控中心只能启动主动监测,每天给老师发问卷:今天有没有人拉肚子?

有没有人喊肚子痛?

像一场大型课后作业,只不过题目是“猜猜午饭有没有毒”。

绿捷的信息化负责人被警察带走那天,据说还在工位上加班改数据,像把一张考砸的卷子撕了重写,没想到监控已经备份到云端。

公司被市属国企临时接管,门口贴了封条,保安换了一批更年轻的,对想进去拍照的家长说:“我们只是打工的,别为难。

”语气里带着熟悉的打工人委屈,仿佛他们也是受害者。

上海教委连夜出台黑名单制度,绿捷和它的虾仁供应商一起上榜,五年之内别想再碰教育系统一根筷子。

注册资本门槛从五百万提到两千万,还要求年底前全部装上AI摄像头,识别虫体、霉斑、瘦肉精,像给厨房请了一群不吃不喝不眨眼的电子家长。

有人算过账,光设备升级就得花掉小公司三年利润,行业直接洗牌,留下的不是国企背景,就是上市公司子公司,普通人再想靠关系拿单,基本没戏。

家长们最关心的还是赔偿。

教育局的方案很务实:免费体检,加一项寄生虫专项检查,后续医药费走绿色通道。

可大家更想要的是“看得见”的安心——于是上海开始试点“家长监督员”驻厂,持证就能进车间,随时掀开保温箱,像突击查寝的宿管阿姨。

第一批报名的人里,有退休的化学老师,有在外企做质量审计的妈妈,还有自带便携显微镜的奶爸,他们说:“不麻烦,就当每天多走五千步。

虾仁事件后,上海家长手机里多了三个小程序:随申办查厨房直播、校园餐满意度打分、黑名单一键检索。

孩子回家第一句话从“今天考了几分”变成“今天饭打几分”。

有小学干脆把午餐表贴在教室门口,菜名后面画表情,哭脸太多,班主任会被约谈。

连一年级的小孩都知道:虾要是弯成问号,就不能吃。

行业传言,江苏那家水产供应商已经连夜注销,老板带着公章跑到内陆小城,想改名换姓做鱼丸。

可长三角食品黑名单共享,他就算跑到黄山脚下,也刷不进正规批发市场。

像一场现代版“流放”,只不过代替枷锁的是数据库里那一行红字。

有人悲观:今天禁了绿捷,明天还有红捷、蓝捷;也有人乐观:至少上海把盖子掀开了,让别的城市看见,校园餐不是“只要便宜就能干”的生意。

最实在的变化发生在厨房——很多学校把保温箱换成透明的,像超市冷藏柜,孩子路过就能看见今天的虾是直是弯。

一个厨师长说:“其实也没多难,就是把菜当自己家孩子吃的那一份做。

这句话很土,却大概是目前听过最靠谱的解决方案。

来源:聪颖溪水r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