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 H-1B 焦虑?聪明人早就跳过抽签,靠 “爱因斯坦签证” 稳稳留美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20:29 3

摘要:对很多想在硅谷逐梦的科技人来说,H-1B 签证曾是绕不开的 “敲门砖”—— 有了它,才算摸到了在美国工作的门槛。可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策调整,直接给这份期待泼了冷水:申请费从不到 1 万美元一下涨到 10 万,翻了足足十倍;本来抽签就跟撞大运似的没谱,现在连

转载:峰哥读世界

正文

对很多想在硅谷逐梦的科技人来说,H-1B 签证曾是绕不开的 “敲门砖”—— 有了它,才算摸到了在美国工作的门槛。可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政策调整,直接给这份期待泼了冷水:申请费从不到 1 万美元一下涨到 10 万,翻了足足十倍;本来抽签就跟撞大运似的没谱,现在连 “赌一把” 的成本都高得让人却步。不少人攥着准备好的材料,站在十字路口犯愁,总觉得通往硅谷的路越来越窄。

但别着急慌神,世事总留着转圜的余地。就像老话里说的,一扇门关上,总会有另一扇门悄悄为合适的人敞开 —— 这扇 “侧门”,就是常被称作 “爱因斯坦签证” 的 O-1 签证。它不搞名额限制,也不用拼抽签运气,只看你在自己的领域里,有没有拿得出手的真本事。

01先搞懂:“爱因斯坦签证”不是只有天才才能申

一听到“爱因斯坦签证”,有人会觉得“肯定特别难,得像爱因斯坦那样厉害才行”。其实真不是这样。它本质上是美国给“有非凡能力”的人发的工作签证,根据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USCIS)的规定,只要你在科学、教育、商业、体育或者艺术这几个领域里,有“拿得出手的成绩”——比如在行业内有全国甚至国际认可的成就,就能申请,一次能在美国工作三年。

申请条件也没那么玄乎,官方给了八大评判标准,满足至少三个就行(当然满足得越多,通过率越高)。我给你拆成大白话,你可以对着自己的经历捋一捋:

• 拿过领域里的正经奖项,比如行业内的年度技术奖、专项创新奖,不是那种随便报名就能得的;

• 是某个专业协会的成员,而且这个协会得“挑人”——比如要靠同行推荐、看你的工作成果才能进,不是交了钱就能加入的“水协会”;

• 有专业媒体报道过你,比如行业期刊写过你的研究、主流媒体采访过你的项目,不是那种自己发的公众号文章;

• 帮着当过“评委”,比如给别人的研究论文打分、评审过行业内的项目,或者当过快手松、设计比赛的评委;

• 自己搞出过“新东西”,比如在科研上有突破、在商业上有能落地的创新,或者在技术上解决了行业难题;

• 发表过专业文章,比如在学术期刊、行业杂志上写过论文,或者有过深度的技术分享;

• 在有名的公司或机构里担过关键角色,比如在大厂带过核心技术项目、在知名实验室做过主导研究;

• 收入比同行业的人高不少,能拿出薪资单、合同来证明。

做签证咨询的洛根·厄利奥特(Logan Ullyott)自己就是O-1持有者,他说过一句话特别实在:“这签证不挑职业,你是工程师、研究员能申,哪怕是做设计的、搞厨艺的,只要能证明自己在这行是顶尖的,都能申。它就是给‘有真本事’的人留的路,比H-1B灵活多了。”

02真人真事:三次抽不到H-1B,靠O-1翻盘

有个叫塔努什·沙兰纳提(Tanush Sharanarthi)的工程师,在IBM做软件研发,之前连续三年抽H-1B都没中,一度想过要不要放弃美国的工作回国。今年八月他抱着“试试”的心态申了O-1,结果不到一个月就批下来了。

后来聊起这事,他说自己根本没“特意准备”:“我在AI领域做了六年,平时会跟着团队写研究论文,也会帮期刊评审别人的论文,偶尔还去当黑客松的评委。这些都是我工作里本来就会做的事,没想到刚好符合O-1的要求,算是‘误打误撞’就成了。”

还有个例子更直观——AI公司Composio的联合创始人卡兰·瓦伊迪亚(Karan Vaidya),今年年初刚拿到O-1。他说,整个申请下来,连律师费算上都不到1万美金:“现在H-1B申请费都涨到10万了,我这O-1反而花得更少,而且不用等抽签,提交材料后没多久就有结果了。”

03跟H-1B比,O-1的“稳”到底在哪?

很多人会问:“既然有H-1B,为什么还要选O-1?”其实两者的差别,刚好戳中了H-1B最让人焦虑的点:

首先是“不用赌运气”。H-1B一年就一次申请机会,还得靠抽签,抽不中就只能等下一年;但O-1没有名额限制,全年都能提交申请,只要材料够格,就不用“看天吃饭”。

其次是“出结果快”。如果着急要签证,花大概2800美金的加急费,15天就能知道结果;而H-1B哪怕一切顺利,从提交材料到知道抽签结果,都得等大半年。

最关键的是“能长期留”。O-1一次签三年,到期了还能无限续签——Logan Ullyott现在都续到第五次了;但H-1B最多只能用六年,到期了还得赶紧办永久居留,不然就得离开美国。

当然,O-1也不是没缺点。比如它的申请“有点主观”,不像H-1B的流程那么“标准化”,有些公司怕“申请被拒”,如果觉得你“够不够‘非凡能力’”有点模糊,可能就不太愿意帮你申。但只要你能拿出实实在在的证明——比如奖项证书、论文、薪资单,这些顾虑其实都能解决。

04别搞混:O-1和EB-1A不是一回事

最后得跟大家澄清一个常见的误区:很多人会把O-1和EB-1A弄混,觉得两者都是“爱因斯坦签证”就没区别。其实不一样:

• O-1是“工作签证”,需要雇主担保,拿到后能在美国工作,但不是绿卡;

• EB-1A是“移民项目”,不用雇主帮忙,直接申请绿卡,针对的是“各行业顶尖人才”。

现在不少人会走“O-1过渡,EB-1A定居”的路子:先靠O-1在美国工作,积累更多行业资源和成果,之后再申请EB-1A拿绿卡,一步一步稳扎稳打。

05写在最后

其实不管是H-1B还是O-1,核心都绕不开“你有没有真本事”。现在H-1B政策变了,不是说“留美的路断了”,而是多了一个“不跟别人挤抽签”的选择。

如果你正在为H-1B焦虑,不妨回头看看自己的经历:有没有拿过行业奖项?有没有主导过重要项目?有没有发表过专业文章?如果这些你都有,或许O-1就是那个帮你“绕过坑”的选项。

就像那些已经靠O-1留美的人说的:“签证只是个工具,真正稳的是你在领域里的底气。”对想在硅谷逐梦的人来说,只要有真本事,就不用困在“等抽签”的焦虑里——毕竟,好的机会,从来都留给有准备的人。

资料来源:

主要基于《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2025年9月21日报道《The H-1B visa changes highlight another lesser-known immigration ticket: the 'Einstein' visa》(作者:凯瑟琳·坦加拉基斯-利珀特(Katherine Tangalakis-Lippert)、劳埃德·李(Lloyd Lee)),以及美国EB-1A移民项目相关公开信息。

H-1B签证政策巨变,高薪优先?5招教你留美突围!突发!特朗普大幅提高H-1B签证费用至10万美元,立即生效博士无路可退?美国签证新规斩断退路,留学生必看生存指南

来源:米高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