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是秋分过后第一天,北方的朋友已经穿上薄外套,南方的早晚也添了凉意。种菜人都懂,这时候是秋冬蔬菜种植的“黄金窗口期”,但也是容易犯错的危险期。
今天是秋分过后第一天,北方的朋友已经穿上薄外套,南方的早晚也添了凉意。种菜人都懂,这时候是秋冬蔬菜种植的“黄金窗口期”,但也是容易犯错的危险期。
种菜三十年的老把式常说:“白露为霜,再不种秋季蔬菜遭殃。”这句话背后,是秋分种菜的特殊性——天气转凉,地温还没完全降,雨水少,空气干燥。
这时候播种,三个关键点把握不住,半年的辛苦可能就白费了。
一不深播:给种子留一口“顺气”
深播就像把种子埋进“冷宫”。秋分后,地温下降速度比气温还快,种子深埋土中,缺乏氧气,难以发芽。
当最近温度计显示,若连续一周温度在20度以下,说明地温已经不够,种子深埋更难出苗。老农经验是:“深播不如浅覆,浅了还能补,深了就得翻。”
播种深度要较夏季减半。比如樱桃萝卜、小白菜等小型叶菜,覆土0.5-1厘米足够;大蒜瓣也不宜过深,覆土2-3厘米最佳。种子入土前,一定要把土块敲碎,确保土壤疏松,让幼苗能顺利钻出地面。
二不密植:一棵菜一寸“地盘”
密植的菜,好比早高峰的地铁车厢,挤在一起谁都长不好。秋分后光照减弱,植株间距不够,不仅争抢养分,还会互相遮挡阳光,导致通风透光差,病虫害滋生。
“菜不密植,苗不挤苗”是秋种的原则。大白菜定植时,早熟品种行距留40厘米,晚熟品种要扩大到60厘米;莴笋间苗要保持15厘米间距;樱桃萝卜行距10厘米,株距5厘米。
合理密植不是浪费土地,而是给每棵菜留足生长空间,让阳光照到每片叶子,让风吹到每棵菜的根部。
三不晚肥:施肥要“赶早不赶晚”
秋分后施肥,就像在关门前进屋——要快、要准。温度下降,蔬菜生长速度减慢,根系活力减弱,晚施肥不仅吸收不了,还会造成肥害。
“秋肥不晚,冬菜才满”。秋分前后是施肥最后关键期,应以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复合肥。未腐熟的有机肥千万不能用,因为地温回升后会发酵烧根。
采用“薄肥勤施”策略,在傍晚温度较低时施用。此时气温降低,地表水蒸发减弱,水分保持时间长,更利于作物吸收。
秋分种菜,本质上是与时间的赛跑。不深播,是尊重种子的呼吸;不密植,是给予每棵菜尊严;不晚肥,是把握最后的热量期。
老话说的好:“你有心种菜,菜也得有力长。”遵循这“三不原则”,就是顺应自然规律,秋播的蔬菜才能在今年最后的温暖日子里扎好根,迎接寒冬的挑战。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