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从“相加”到“相融——解读“映象·晋检”党建品牌体系化建设新路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19:30 1

摘要:8月12日,福州市晋安区直机关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暨党建品牌亮晒比学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红领先锋奋勇争先”的主题在交流碰撞中愈发鲜明。晋安区检察院“映象·晋检”党建品牌甫一登台,便收获频频点赞——

2025年9月24日《福建法治报》

8月12日,福州市晋安区直机关党组织书记培训班暨党建品牌亮晒比学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红领先锋奋勇争先”的主题在交流碰撞中愈发鲜明。晋安区检察院“映象·晋检”党建品牌甫一登台,便收获频频点赞——

“区检察院的‘映象·晋检’把党建与业务拧成一股绳,体系化融合成效显著。”“党员干部勇于担当作为,近一年就有多个案件成功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这是‘双轮驱动’的最佳诠释”……

自2023年7月创建以来,“映象·晋检”党建品牌便云程发轫、茁壮成长,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创建仅半年,就获评福州市直机关第九批“优秀党建品牌”;满一年时,再获“福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至两年之际,又成功入选福州市新时代机关党建“新、活、实”十佳案例。

对于品牌的快速成长与亮眼成绩,晋安区检察院党组副书记蔡朝阳在交流分享创建经验时深有感触地表示:“‘映象·晋检’的每一步都铿锵有力,这不仅是晋安区检察院坚持以体系化思维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更是每一位晋检人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真实写照。”

01

品牌筑基:根深枝繁促叶茂

任何品牌的生根发芽,都离不开适宜的土壤与用心地培育。“映象·晋检”也不例外。

2023年仲夏,新一届院党组深入鼓山、新店、寿山等多地调研。晋安是一片蕴藏深厚历史与红色基因的土地——这里既有“管弦灯火晋安城”的千年文脉,又回荡着北上抗日的忠魂呐喊与解放福州第一枪的革命强音……

“映”取映照千年历史之意,“象”含红色基因永续之愿,“映象·晋检”党建品牌由此应运而生,将晋安这份独特的精神图谱同检察工作深度融合。

这种深度融合,还源于院党组以检察职能服务区域发展的深刻思考:从“福建省首个民办投资区”的发展历程中,探寻依法平等保护的路径;从“岭头情”红色故事里,找准助力乡村振兴的切入点;从寿山石文化脉络中,梳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力方向。

这样的结合,让检察工作既深植晋安的历史沃土、彰显厚重底蕴,又探索出特色鲜明的“晋检路线”。

品牌的茁壮成长,离不开坚挺的主干与有序的分支。为此,晋安区检察院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针对不同业务领域与探索方向,精心培育并有序推出“晋+”系列子品牌矩阵。从“晋检先声讲堂”的思想引领,到“晋检·轻优+”的“简案快办”创新;从“晋心守护·生态+”的绿色司法实践,到“携数共‘晋’”的数字检察探索,再到“晋润·茉莉花”的未成年人保护品牌与“晋心听”的民意沟通平台,每一个子品牌都精准对应业务需求,让各部门与干警在品牌创建中清晰找准自身定位,推动党建品牌真正实现枝繁叶茂。

内部刊物《晋研社》的转型是一个典型例子。它从法律实务研究的内部平台,扩展为全院性的研法交流载体,记录并推动各项业务与干警成长。《晋研社》《“映象·晋检”激活一池春水》《典型案例汇编》等成果不断涌现,既见证青年干警的成长,也激发出更强劲的干事热情。

02

体系为纲:纲举目张促融合

党建品牌不能只是“看起来热闹”,关键要落到实处、形成机制。晋安区检察院以体系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党建与业务从“物理相加”走向“化学相融”。

从“映象·晋检·2023”的28项举措,到2024年的41项,再到2025年优化后的30项,该院持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全院一盘棋”思维,实现党建与业务双向赋能。其中,高位推动的体系化尤为关键。通过动态目标调整、复盘革新与督查闭环,晋安区检察院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数字检察成为现代化履职的重要引擎——

2024年6月,34位全国人大代表应最高人民检察院邀请,视察了晋安区检察院行刑反向衔接数字展厅,充分肯定其在“深化行政检察监督,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的实践价值。

同样在2024年,针对辖区医疗系统存在的强制执行困难、处置滞后、追责乏力等难题,晋安区检察院成功推动全省首个“医疗系统强制报告数字模块”在区属医院实现全覆盖,累计发现并移送涉未成年人相关案件线索10条,构建起智能化监督体系。相关案例获评福建省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

2025年,又联合福州市检察院研发出全省首个未检履职小助手平台,针对性监督职能部门开展专项社会治理工作,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工作贡献出宝贵的“晋安经验”。

学习体系和管理体系,同样实现系统化构建。晋安区检察院以“政治素养+业务能力”双提升为核心,建立“三位一体”学习机制,融政治教育、业务实训与素质拓展于一体,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能力提升路径。

2024年,针对新型网络犯罪行为呈现出联络形式多样化、主体匿名化、内容模糊化等特征,晋安区检察院举办三期打击治理新型网络犯罪培训班。参训检察官普遍认为“培训恰逢其时”。

管理体系化则突出“选育编宣”四字要诀:选取新型、疑难、典型案件,多部门协同、一体化履职,体系化培育典型案例,并通过高质效办案展示会等形式强化法治传播。

从督促整治“扫码点餐”个人信息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陈某某非法拘禁侦查活动监督案,到全国线上汽车租赁行业整治案……晋安区检察院办理的一批案例接连入选最高检典型案例,成为管理体系化成效最直观的体现。

2023年以来,晋安区检察院共21个案例获评省级以上典型案例,根据案例改编的微视频《为“她”守护》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三微”大赛微视频“十佳作品”。

03

党建驱动:引擎发力提质效

党建的根本目的,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晋安区检察院以“全贯通塑能”与“全方位管理”双轮驱动,将党建力量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实现从“形式标识”到“实质动能”的转变。

在思想体系层面,该院牢固树立“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理念,推动实现从“治罪”到“治理”、从“结案”到“事了”、从“零和”到“共赢”的转变,夯实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调查研究作为党的传家之宝,更是晋安区检察院谋发展、立强检的关键抓手。该院积极组织干警报送各类征文、理论调研,其中20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在论文竞赛中获奖,还荣获省级优秀奖、第十五届全省检察理论研究年会优秀组织单位奖;多篇论文获评第六届全国检察官阅读征文活动一等奖,入选2025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检务创新论文、省检察院理论研究课题,为检察实践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

今年1月,最高检政治部调研组在观看“映象·晋检”党建品牌宣传片《使命》后评价:“基层检察院如此强调使命担当,在队伍建设中激发法治责任感,值得坚持和深化。”这正是晋安区检察院融合性话语体系建设成效的体现。该院积极传递检察“好声音”,通过报、屏、网、微等多渠道开展宣传,近年来,针对预防古董字画诈骗、反家庭暴力、防范拐卖妇女儿童等工作的宣传,被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行为体系与评价体系同样体现融合导向。晋安区检察院自觉融入“数字晋安”“绿色晋安”和文旅强区建设,出台“服务民营经济11条”“乡村振兴7条”等意见,全面准确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院首创“映象·晋检”党建观察员制度,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群众代表中聘任10名观察员,通过邀请其参与党建述评、案例展示、检察建议评审等活动,广泛吸纳社会意见,将外部评价转化为内部改进动力。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