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H-1B新政掀全球恐慌!它会加速美国的衰落吗?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9-25 19:40 1

摘要:不过,他所针对的并非普通移民,主要是来自拉丁美洲的棕色皮肤人群——他常将这些人描绘成“精神病院患者”,或是被其本国政府释放到各地、会在美国实施暴力犯罪的强奸犯及其他危险分子。

2015年,特朗普首次竞选美国总统期间,通过多次抨击移民政策,逐渐成为美国政坛的焦点人物。

不过,他所针对的并非普通移民,主要是来自拉丁美洲的棕色皮肤人群——他常将这些人描绘成“精神病院患者”,或是被其本国政府释放到各地、会在美国实施暴力犯罪的强奸犯及其他危险分子。

若说这种煽动选民情绪的手段是特朗普排外民粹主义的核心策略,那这远非其明年竞选活动引发的唯一担忧。

在“移民犯罪”议题之后,他又宣称:这些大多讲西班牙语、愿从事低技能半技能工作且薪资微薄的移民,正抢走美国公民的工作、破坏民众生活。

事实证明,这一选举策略收效显著,但其竞选团队的理论几乎全是谬误。从未有证据表明大量拉美移民来自监狱,更遑论精神健康治疗机构;多项研究显示,移民犯罪率低于美国本土人口;且在特朗普的两届任期(及拜登政府过渡期)内,美国失业率整体处于低位。

尽管特朗普大力推行的打击政策已将非法越境人数压至极低水平,但几乎没有迹象显示美国公民愿意填补无证工人所从事的低薪且往往艰苦的岗位。

劳工与移民经济学家指出,原因很明确:美国经济因人口快速老龄化、出生率下降正面临劳动力短缺,且这一状况将长期持续。

若无法扭转特朗普政策导致的移民数量低迷趋势,美国经济增长将受严重拖累,支撑美国民主核心特征的税基也会被削弱——包括社会保障、联邦医疗保险与联邦医疗补助等公共医疗计划的资金来源。

近日,特朗普进一步将反移民运动推向全球。

9月23日,他在联合国大会演讲中称,移民问题是对所有富裕国家的“致命威胁”;同时,他还将本土主义论调延伸至劳动力市场的高收入群体,最新打压目标直指申请H-1B特殊签证的外国人。

这一举措同样误导性十足,且将对美国繁荣与全球地位造成一系列损害。

美国长期以来向具备专业技能的申请人发放H-1B签证,这类签证持有者通常就职于硅谷大型企业及其他高科技行业——这些领域对工程、高级科学学位需求迫切。

近年来,H-1B签证获得者多来自印度,当地受过良好教育的申请人甚至会去神社祈祷获批;中国是第二大来源国,但数量远不及印度。

此前,特朗普政府已对印度商品加征高额关税,导致美印这一重要伙伴关系陷入混乱倒退;如今,又于周五宣布对H-1B签证收取10万美元费用,再次打击双边关系。

毋庸置疑,极少有个人、甚至可能没有多少企业愿意承担如此高昂的成本。

在讨论政策后果前,先看新规出台引发的混乱:特朗普宣布新规即刻生效,这在全球引发恐慌,H-1B签证持有者为避免被禁止入境,纷纷紧急赴美。

这一场景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消息通过停靠在美国机场登机口的客机扩散后,部分乘客甚至坚持要从早已规划好的返乡航班上下来。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曾表示,10万美元是“年费”,这无疑让除极少数稀缺科技人才外的所有人都难以申请。

不过,美国政府后来意识到这笔费用无端引发恐慌与困惑,遂澄清称:10万美元为一次性费用仅针对新申请人,现有签证持有者无需缴纳。

此次H-1B签证政策风波,不仅损害了与印度等重要国家的关系,还加速了美国全球形象的下滑。

从历史上看,美国本是相对开放的国家,其法规政策通过严肃、透明的审议程序制定,而非基于个人一时兴起,尤其不会因身份等级随意更改。

而在H-1B签证改革之前,美国已遭遇另一场自酿的重大危机:本月初,佐治亚州一家电动汽车电池工厂的韩国技术工人遭到强制遣返。

这不仅会挫败特朗普公开宣称的“吸引外资”目标,还可能在未来多年内影响美国与主要盟友韩国的双边关系。

坦白而言,H-1B签证改革的经济效益同样荒谬。美国对低薪低技能工人的需求,与高科技领域对H-1B申请人的需求,根源都是同一供求问题。

特朗普称“来自印度、中国等国的人抢走了美国人应得的高薪工作”,这种说法毫无根据——美国科技产业规模庞大且经济影响力显著,但其培养的工程、硬科学、数学及计算机软件人才,远不足以支撑其全球领先地位。

事实上,特朗普的其他政策也在危及美国的科技领导力:他攻击美国高校,并削减政府对众多科研项目的支持。

美国总统希望美国公民能在科技经济尖端领域获得高薪工作,这本身无可厚非,但限制外国人才赴美工作的举措,根本无法实现这一目标。

相反,这类政策只会抑制创新、推高美国研发成本,并可能逐渐导致经济停滞。

对美国而言,能吸引全球人才(近几十年来以亚洲人为主,非洲及其他地区人才也日益增多)前来工作,本是一种优势。但排外情绪与民粹主义,可能让美国忽视这一现实。

与此同时,美国民众几乎听不到领导人提出任何“帮助现有公民获得更多高级高薪岗位”的举措——并非因为解决之道是秘密,恰恰相反,真正需要做的事很明确:加大投资,为各阶层美国人提供各级优质教育。

只是没有任何政客(尤其是民粹倾向浓厚的政客)想出,如何以此为基础打造一套能赢得选举的纲领。

来源:故事小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