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口前移!创新药依嘉筑牢重症感染防线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16 14:43 1

摘要:重症感染在临床中发病率高、病死率大,是重症医学管理面临的核心挑战。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肺部感染是重症感染最常见的病因,腹腔感染次之,血流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紧随其后,分列第三、四位。除此之外,坏死性筋膜炎、蜂窝织炎等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脑脓肿等中枢神经系统感

重症感染在临床中发病率高、病死率大,是重症医学管理面临的核心挑战。流行病学数据显示,肺部感染是重症感染最常见的病因,腹腔感染次之,血流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紧随其后,分列第三、四位。除此之外,坏死性筋膜炎、蜂窝织炎等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脑膜炎、脑脓肿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以及感染性心内膜炎等也常常表现为重症,它们都给临床诊疗带来了巨大挑战。令人欣慰的是,随着创新药物依拉环素(依嘉®)在腹腔感染治疗领域的应用,凭借着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好等优点,为重症感染的防控提供了新的有力手段。

重症感染有哪些危害?

重症感染本质上是病原体感染引发的全身性严重炎症反应综合征,对患者生命健康构成直接威胁。一旦炎症反应失控,极易引发脓毒症、感染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重症感染是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主要原因之一,院内感染又是重症患者的重要并发症,二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即使经过积极治疗,仍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因器官功能不可逆损伤而死亡。一项前瞻性国际队列研究显示,78%的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发生在ICU,且死亡率极高。

此外,重症感染还会加重患者的原有疾病,延缓康复进程。由于病情复杂,患者的住院时间往往显著延长,治疗费用大幅增加,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对于重症感染而言,预防的意义远大于治疗。

如何预防重症感染的发生?

预防重症感染需多维度协同发力。医疗操作规范上,严格无菌操作是关键,如中心静脉导管操作须在无菌条件下进行,降低细菌侵入风险;环境管理中,定期彻底清洁消毒病房与设备,重点防控多重耐药菌传播。患者自身防护同样重要。重症患者皮肤黏膜屏障易受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床单衣物、合理使用黏膜保护剂,可抵御病原菌。同时,完善的感染监测评估机制,能及时发现感染迹象并进行干预。

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重症感染的核心环节,其能精准杀灭病原菌、防止耐药性产生、及时控制感染,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感染早期应使用广谱抗生素,且广谱抗生素治疗应尽早开始,并使用足够的剂量,以降低感染在早期迅速进展的可能,从而预防重症感染。待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明确后,再及时调整用药。同时,还需动态监测抗生素使用效果与耐药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创新药依拉环素可有效控制腹腔感染,预防重症感染

在众多易引发重症感染的病症中,腹腔感染因其复杂性和高发性备受关注。作为重症感染的第二大病因,在感染早期及时启用依拉环素进行干预,快速阻断感染进程。其作为超广谱的抗菌药,不仅能够覆盖除铜绿假单胞菌以外的所有革兰阴性菌,还能覆盖革兰阳性菌、非典型病原菌,包括支原体、衣原体乃至非结核分枝杆菌。此外,依拉环素有更高的细菌亲和力,更强的抗菌活性和更高的组织渗透性,在腹腔组织中的浓度是替加环素的1.5~2倍,尤其适用于深部脓肿或肠穿孔引发的腹膜炎,以确保感染灶的彻底清除。[2]

相关临床研究显示,依拉环素起效迅速,中位退热时间仅15.7小时,缓解症状更快,使用依拉环素治疗后,95.5%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86.4%的患者症状完全消除;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仅4.5%,未出现停药情况。由国家卫健委组织的“依拉环素临床应用综合评价项目”于2024年完成评价,终期报告显示,经依拉环素治疗3天时的整体有效率为91.1%,治疗结束时的总治疗有效率为90.1%。

重症感染以高发病率与死亡率的特点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由于其病情进展迅速,对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干预的时效性提出了极高要求,能否在感染早期快速启动精准有效的抗感染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与预后。令人欣慰的是,依拉环素已经在腹腔感染治疗中展现出高度敏感性和良好疗效,为腹腔感染相关重症病例的防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未来,重症感染防治体系亟需在早期预警、快速诊断、创新药研发与多学科协作等方面持续发力,攻克重症感染这一医学难题,为患者筑牢生命防线。

参考文献:

[1]Font MD, Thyagarajan B, Khanna AK. Sepsis and septic shockbasics of diagnosis,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decision making[J].Med Clin North Am, 2020,104(4):573-585. DOI: 10.1016/j.mcna.2020.02.011.

[2]冯玮,王选锭.重症感染抗菌治疗:认知误区与改进策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 33(04):455-459.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4.04.001.

[3]TABAH A, BUETTI N, STAIQULY Q, et al. Epidemiology and outcomes of hospital-acquir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 the EUROBACT-2 international cohort study [J]. Intensive Care Medicine, 2023, 49(2): 178-190.

[4]Xiao XY, et al. Tissue Penetration of Eravacycline in a Rat Intra-abdominal Abscess Mode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20;64(8):e00765-20

[1]冯玮,王选锭.重症感染抗菌治疗:认知误区与改进策略[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4, 33(04):455-459.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4.04.001.

[2]Xiao XY, et al. Tissue Penetration of Eravacycline in a Rat Intra-abdominal Abscess Model.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20;64(8):e00765-20

来源:健康导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