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菌感染”肆虐,创新药依嘉如何破解难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6 14:46 1

摘要:细菌是地球上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凭借其强大的适应与进化能力,部分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或摄取外来耐药基因,逐渐对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近年来,抗生素滥用加剧了这一问题,多重耐药菌的出现,让临床治疗陷入困境。不过,我们的医学研究也在不断突破,依拉环素(依嘉)等创新药的

细菌是地球上古老的生命形式之一,凭借其强大的适应与进化能力,部分细菌通过基因突变或摄取外来耐药基因,逐渐对常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近年来,抗生素滥用加剧了这一问题,多重耐药菌的出现,让临床治疗陷入困境。不过,我们的医学研究也在不断突破,依拉环素(依嘉)等创新药的获批,为攻克耐药菌感染带来了新曙光。

耐药菌感染形势严峻,危害不容小觑

耐药菌感染的危害远超想象。由耐药菌引起的感染,不仅治疗周期延长、病情反复,还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尤其是老人、儿童和癌症患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更易受到致命威胁。此外,耐药菌还会在医院、社区等环境中快速传播,形成恶性循环,给公共卫生防控带来巨大挑战。

不仅如此,全球耐药菌感染形势也极为严峻。《柳叶刀》报告显示[1],2019年耐药菌感染直接导致全球约127万人死亡,间接导致约495万人死亡,远超同年艾滋病致死人数。其中,碳青霉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CRO),如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和碳青霉烯耐药鲍曼不动杆菌(CRAB)等危害尤为突出。

我国同样面临重压,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23年的数据显示,CRKP检出率突破26%,CRAB高达73.7%,部分省份CRAB检出率甚至超过75%,临床抗耐药菌治疗压力巨大。

腹腔感染叠加耐药菌带来双重威胁,应如何破局?

在多种耐药菌感染类型中,腹腔感染尤其值得关注。腹腔感染是涉及腹腔内脏器或腹膜的感染性疾病,本身即可引发严重脓毒症,甚至脓毒性休克,导致多脏器衰竭。如果再叠加耐药,传统抗生素治疗往往难以起效,患者面临治疗失败、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风险。

在严重腹腔感染面临的诸多耐药菌中,CRO尤其是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引起的严重腹腔感染后果最为严重,包括病程迁延、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上升、住院费用增加等,常成为严重腹腔感染患者死亡的直接因素。针对耐药腹腔感染患者,及时开展对症治疗至关重要,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合理选择抗生素,如创新药依拉环素。

直面耐药菌挑战,依拉环素有效治疗腹腔感染

2023年3月,新型药物依拉环素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成人复杂性腹腔内感染,此次获批将为多重耐药细菌感染,尤其是CRO感染患者增加新的治疗手段。

依拉环素是全球首个氟环素类抗菌药物,属于一种新型的四环素衍生物,在药物的结构中引入了氟原子,使其药代动力学、抗菌活性、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从临床实践经验和相关研究报道来看,依拉环素的体外抗菌活性更强,不良反应更小。

良好的疗效使依拉环素得到了国内外多个权威指南的一致推荐。WHO更新的清单将依拉环素列为具有重要医学意义的抗菌药物,而且是氟环素类的唯一药物,充分证实了它的独特性。

耐药菌的进化从未停歇,创新药的研发也在不断前行。随着依拉环素等新一代抗菌药物的应用,我们正在逐步打破耐药菌感染带来的困局,为全球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筑起更加坚实的防线。

参考文献:

[1]Davies J,Davies D.Origins and evolution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Microbiol Mol Biol Rev.2010;74(3):417-433.doi:10.1128/MMBR.00016-10

[2]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Collaborators. Global burden of bacteri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2019:a systematic analysis.Lancet,2022 Feb 12;399(10325):629-655.

[3]余凯,曾朝涛.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24,29(6):628-631

[1]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Collaborators. Global burden of bacterial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Lancet,2022 Feb 12;399(10325):629-655.

来源:健康导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