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视为姐弟恋天花板的陈紫函戴向宇,也翻车了?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9-25 18:23 1

摘要:是“三高”(高颜值、高智商、高收入)配置的强强联合,是情绪稳定、沟通高效的相处模式,是从容享受二人世界的丁克选择,还是娱乐圈中难得的姐弟恋成功范本?

提起陈紫函和戴向宇的婚姻,你首先会想到什么?

是“三高”(高颜值、高智商、高收入)配置的强强联合,是情绪稳定、沟通高效的相处模式,是从容享受二人世界的丁克选择,还是娱乐圈中难得的姐弟恋成功范本?

这些闪闪发光的标签,几乎是很长一段时间里,观众围绕这对夫妻产生的固定联想。

连阿杠身边刷到明星就划走的纯路人朋友看见他们,都得由衷感慨一句“这才是爱情该有的样子”,这含金量不用多说吧?

实不相瞒,在打开《天声一对》之前,我还默认他俩会把这档明星夫妻共创舞台秀节目,变成一场理所当然的“公费撒糖专场”呢。

毕竟七夕那波掌心交握、并肩漫步的双人大片还历历在目...

谁能想到!剧情直接快进到了自揭婚姻里的一地鸡毛。

褪去镜头前的甜蜜滤镜,所谓光鲜亮丽的表象之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例外,反而是和普通夫妻一样要面对的生活难题,一样绕不开的现实烦恼。

就拿一度让不少人羡慕的“丁克”状态来说吧,陈紫函在节目里算是把实情摊开讲了,他们压根不是什么潇洒前卫、主动选择的“无孩一身轻”,纯粹是想要却要不上,努力过却屡屡受挫,被现实推着走到了这一步。

为了能拥有一个自己的小孩,陈紫函几乎搁置了当时正处于上升期的演艺事业,整整三年,她的生活主轴就四个字:试管治疗。

打促排针是家常便饭,进出手术室的次数多到数不清,光是记录在册的取卵手术就有12次。

可能很多人根本不了解“试管”这两个字背后到底意味着什么,反正绝不是“扎一针、等结果”那么轻松,整个过程里的复杂和磨人,没经历过的人根本说不清。

阿杠之前特意做过功课,单是关键步骤就足够让人望而却步,因为它光是促排卵阶段,就得连续十天半个月每天往肚皮上扎针,还得频繁跑医院做B超监测卵泡;取卵更是一场小型手术,之后还可能腹痛腹水好几天。

好不容易培育成胚胎移植进去,接下来就要陷入长达两周的“开奖焦虑”,期间任何一点身体感觉都会被无限放大。

哪怕只经历两三次都够受的,陈紫函这一熬就是12次,每次都是从满心期待到可能落空,真的很难想象,她是怎么扛过那些循环往复的希望与失望的...

也鲜少有人知道,在这份生育压力之外,他们还曾有过一段险些让关系崩盘的经历。

那时,两人因为工作分处两地,整整分居了一年多,联系本来就少,偏偏戴向宇这边又接连撞上糟心事,一边要担心家里人的健康状况,一边还得应对自己的经济困境。

换成旁人,遇到这样的难处,早该跟伴侣掏心窝子商量了,可这哥的脑回路偏偏和常人不一样,明明是该彼此依靠的夫妻,他遇到事儿却从不主动找陈紫函分担,只一个劲地把所有压力闷在心里一声不吭。

就这么硬生生扛到情绪绷不住,也没想着和陈紫函解决问题,反倒直接跳过了沟通这一步,单方面跟家人宣布了离婚打算,合着自个儿演完了整出戏。

#上次看这么谈恋爱不长嘴的还是在上次#

好在陈紫函察觉到两人关系越来越远后,没有选择放任,而是坚决要求戴向宇飞到自己拍戏的剧组面谈,还拿“电视机坏了就修,不会重新买台新的”打比方,表明自己不想放弃的态度。

就是这场推心置腹的对谈,让戴向宇终于卸下紧绷,坦诚自己觉得“跟一个人过没有区别”;陈紫函也敞开了心,直言自己在这段关系里同样没感受到联结。

于是夫妻俩达成一致,决定“再试试”,给婚姻一个修复的机会。

不过...由于两人最近在镜头前显露出不少充满隔阂的日常细节,一点点打破了大家对他们婚姻的固有印象,现在很多观众对他们的未来并不是那么有信心。

熟悉他俩的朋友肯定都知道,戴向宇早在前两年参加《家务优等生》时,就因为生活习惯的问题在网上引发过不小争议。

节目中,他不仅房间杂乱不收拾,连基本的家务分工都显得很被动,被网友猛猛吐槽过“巨婴男”、“不爱干净”、“家务乱做”。

可即使已经有这些不好的声音在前,他在《天声一对》里展现出的形象,也还是严重低于大众对他的想象平均线。

什么两人大吵一架后就悄悄改了手机密码啊,之后要是陈紫函不问,他就绝口不提这件事,不做任何解释。

什么去新加坡时不自觉就大咧咧走前面啊,全程不管不顾身后的陈紫函,既没回头等她,也没留意她是否能跟上。

什么冷战时永远拒绝沟通啊,收拾好行李就准备离家出走,最后还得陈紫函放低姿态主动飞过去,扑在他身上才把人留住。

不er,这是不是有点ooc了啊?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戴向宇吗?最大优点就是情绪稳定的专一帅气年下弟弟where are you?

“一直以为陈紫函是被宠的那个,原来她才是承受最多的人。”

“当你觉得别人过很幸福时,说明你和那个人还不够熟。”

“陈紫函真是颠覆了我对她感情生活的认知。”

这段时间,阿杠是真没少刷到网友痛心疾首,说自己当初对他俩“幸福婚姻”的期待,如今彻底碎了一地。

戴向宇的各大社交平台更是早就被各种负面声音攻陷,除了吐槽他“冷暴力”、“没担当”,还有些情绪过激的网友,直接翻出了早前张昊唯曾提及的关于他的争议传闻,直言“现在看当初说他pc不是空穴来风”。

大可不必哈!这个瓜不早就有过明确澄清了嘛,完全是乌龙来的。

传闻刚发酵时,张昊唯就火速发微博道歉,称是多年前闲聊的不实八卦被加工传播,自己和戴向宇素不相识。

戴向宇也随即晒出无犯罪记录证明和律师函,经纪公司发声明否认传闻,陈紫函也发文力挺,直言“无语”并表示理解老公。

咱不要被带偏了对他俩婚姻问题的讨论重点ok?大家更该关注的,不应该是《天声一对》里暴露的、他俩真实存在的相处问题吗?

好好一对模范夫妻,现在一被聊起,不是预感他们“早晚得离,就戴向宇这装都不愿意装的样子,撑不了多久”的。

就是猜测他们“说不定早都离了,陈紫函现在公开说这些,就是为了官宣后能在舆论上占点主动权”的。

想想还是挺唏嘘的吧,娱乐圈里本来就没几对能扛住时间、又广受大众认可的姐弟恋,现在却一对接着一对,滤镜碎得让人应接不暇。

前脚是张维伊,和董璇官宣时还被夸“姐弟恋也有真爱”,转眼就在节目里因为结账充大头、明里暗里催生二胎被网友骂上热搜,之前的好感荡然无存。

后脚就轮到张伦硕,偏偏在张维伊被吐槽“不成熟”最狠的时期,他还因“体贴钟丽缇”被捧成“姐弟恋模范”,大家都喊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钟丽缇选对人了”。

结果他转头就因“帮张维伊说话”的操作,把自己拽下好感巅峰,口碑啪嗒一下跌进谷底。

再往前数,王子文和吴永恩、洪欣和张丹峰、马伊琍和文章…那些曾经甜过的姐弟恋,当初再让人羡慕,也不影响后来各自走向“惨烈”,要么悄无声息散场,要么闹得满是争议。

咋说呢,其实特别不希望大家因为这些曝光的负面例子,就对“姐弟恋”本身产生“难长久”、“易出问题”的刻板印象。

这些婚姻里的矛盾,本质上和“姐弟”这个年龄差标签没多大关系。

就像陈紫函和戴向宇的问题,核心是沟通里的逃避与忽视,这是性格与相处模式的问题,不是“他比陈紫函小”导致的;张维伊之所以被大家吐槽,也只是因为他个人的成熟度和时代观念有差异,和“姐弟恋”的身份没有直接关联。


哪怕是那些散场的姐弟恋,他们感情里的裂痕,根源也是信任的崩塌、责任的缺失,而非“女方比男方大”这个单一因素。换作任何年龄组合的婚姻,少了体谅、没了沟通、丢了担当,都不可能不出问题的。


姐弟恋或许会让两人在成长节奏、人生阅历上有差异,但这顶多是婚姻里需要磨合的“变量”,绝非决定感情走向的“定数”。

真正能让婚姻走下去的,从来都是彼此是否愿意为对方妥协、遇到问题是否会一起面对,这些跟年龄无关,只跟两个人的态度有关。

所以,真没必要把个别婚姻的失败,归咎到“姐弟恋”这个形式上,更不该因此否定所有正在认真经营的姐弟恋感情。

希望大家都能抛开年龄标签,只看感情里的真诚、担当,给每一段认真的关系多一点理性的包容,over!

来源:围剿白日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