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上午,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AI领域专场活动暨良渚数栖湾AI+产业社区开园仪式在良渚新城举行。重点园区、人才企业、投资机构、AI领域企业代表及数字游民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良渚在AI+产业发展上的重要时刻。
今天上午,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AI领域专场活动暨良渚数栖湾AI+产业社区开园仪式在良渚新城举行。重点园区、人才企业、投资机构、AI领域企业代表及数字游民等百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良渚在AI+产业发展上的重要时刻。
活动现场,“数栖八条”专项扶持政策重磅发布,杭创(人工智能)营等8个AI+产业项目完成签约,首批6位主理人获颁入驻钥匙,数栖湾“人才驿站”揭牌启用——一系列举措标志着良渚数栖湾已全面启航,正式迈入“AI+产业生态雨林”建设新阶段。
左右滑动查看
数栖湾首次亮相
打造AI+创新策源主阵地
良渚新城正吸引着大批数字游民和AI+企业集聚。这里不仅拥有玉湖、郁宅港等以国际化标准建设的生活场域,汇聚了良渚文化村、玉鸟集、大谷仓等多元公共文化空间,毗邻的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更进一步形成独特的校地融合艺术生态。“文明底蕴+艺术气息+生活配套”的有机融合,让良渚新城成为追求工作生活平衡的AI创业者的理想归属。
为进一步满足AI创业者在共享办公空间、专项政策支持、基金资源对接等方面的需求,余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打造数栖湾AI+产业社区,持续推动创造力与技术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共生、持续进化的产业生态体系。
“我们希望这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聚合,更是机会萌发、社群共生的创新沃土。”良渚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在谈及数栖湾建设初衷时表示。正因为如此,良渚新城将投身AI+产业的创新创业者亲切地称为“SEEKer”(探索者),而“SEEKER ONE”——良渚数栖湾,正是所有探索者梦想启航、栖息成长的首选之地。
良渚数栖湾以“AI产业+创新人才+生态社区”为核心定位,以空间、社群、资源、技术多维融合为理念,致力于打造成AI创新人才的理想栖息地和创新试验场。其空间布局采用“一核两翼”架构:核心区为近千方的创业共享办公及公共交流中心,一层设有机会墙、Demo展示区、咖啡吧与沙龙区,方便创意展示与即时交流;二层配备共享工位、静音舱、会议室及休闲空间,提供共享办公、产品展示、路演沙龙、技能交换与资源链接等多元服务,构建覆盖创意孵化、加速成长到生态领航的全周期AI产业培育体系;两翼则依托数栖·创新中心与数栖·杭创(人工智能)营,全方位助力AI产业创意落地和项目成长。
精准扶持+资源注入
为AI+企业送上“成长大礼包”
为推动更多高质量项目在良渚落地发展,开园仪式上,余杭发布“数栖八条”专项扶持政策,为初创者提供300方以内的免费办公空间,最高300万研发费用、物业能耗等补助,显著降低企业前期固定成本,并且向高端人才和前沿项目提供多项真金白银的补助。
除政策赋能外,余杭还引入杭创(人工智能)营等专业孵化平台。该平台为依托“免费导师陪跑+专项基金投早投小”机制,是一个为早期AI项目提供全方位成长支持的人工智能领域专业孵化加速平台。
不仅如此,余杭还将围绕企业全周期发展需求,以人工智能AI+为基石,搭建从“创意萌芽—加速成长—生态领航”的阶梯式培育平台,为企业提供“∞到1”(无到有)的创意萌发、“1到10”的培育孵化,以及“10到∞”(无限)的规模进阶,最终形成以龙头企业为引领、上下游企业高效协同、具备强大发展韧性与爆发力的AI+产业集群,真正实现创新链、产业链与人才链的深度融合。
未来,良渚数栖湾AI+产业社区将重点聚焦低空经济、智能算力、机器人等前沿领域,以良好的营商环境、梯度的政策体系与完善的资源配套持续吸引“新质生产力”人才,力争成为自然人文与数字生产力共生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打造出开放、包容、和谐的良渚AI+产业生态新样板。
●
●
●
供稿 | 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 杨阳
编辑 | 吴燕
一审 | 周颖
二审 | 杨兰
终审 | 贾国勇
来源:余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