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良崮战役:粟裕最后为何让许世友的9纵当总预备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25 17:30 1

摘要:关于孟良崮战役收官阶段,战役《阵中日记》记载的粟裕让许世友的9纵当战役预备队问题,个别军迷表示不解。其主要的理由是:一是根据9纵(27军)后来的战史,该纵一直打到整个孟良崮战役结束,并没有担任战役预备队的记载;二是孟良崮战役打得那样惨烈,中心战场的几个纵队打得

关于孟良崮战役收官阶段,战役《阵中日记》记载的粟裕让许世友的9纵当战役预备队问题,个别军迷表示不解。其主要的理由是:一是根据9纵(27军)后来的战史,该纵一直打到整个孟良崮战役结束,并没有担任战役预备队的记载;二是孟良崮战役打得那样惨烈,中心战场的几个纵队打得极为铁血,作为主力之一的9纵哪能轮得着休息当战役预备队呢?这种观点看似不无道理,但实际上是值得商榷的。帅克紧紧围绕阵中日记的记载,就许世友的9纵在战役收官阶段当总预备队问题,再作一简要的分析解读。

让我们先看一下孟良崮战役《阵中是记》是如何记述的。1947年5月16日15时15分,粟裕下令:许世友“9纵的一个师打扫(战场),两个师岸堤休息,为总预备队”。

首先,提请军迷们对《阵中日记》要有个正确的认知。它是由当年值班的作战参谋们,根据首长实时的战场命令指示,以及下面汇报上来的情况所作的记录,故《阵中日记》内容一般都是“原汁原味”,且专业性较强。对于我们军史战史研究者来说,《阵中日记》的史料价值远高于个人的回忆录,几乎可以说是和电报档案资料一样,其客观性可信性是毋庸置疑的。对于粟裕在战役收官之时下的这道作战命令,至少有三个点必须要理解清楚。

一是我们看一下下令的时间点。孟良崮战役从5月13日19时左右发起。结束于5月16日18时左右。粟裕下令9纵当预备队是5月16日15时,这个时间点离张灵甫彻底灭亡还不到三个小时。此时,张灵甫及其残敌被压缩在孟良崮一个不到一两平方公里的很小地域内,战场空间可以说是极为狭小,如果此时5个纵队全部参加围歼最后这点残敌,战场空间根本展不开。根据阵中日记记载,到了收官阶段,粟裕此时的关注点已不仅仅是聚焦于围歼张灵甫74师,而是已经令叶飞统一指挥王必成和陶勇去打黄百韬了。所以,在这种战役态势下,中心战场一部分部队围歼张灵甫,一部分部队准备歼击黄百韬,少部分部队作为战役预备队,这完全是可行和必要的。于是也就有了粟裕下的“9纵的一个师打扫战场,两个师休息作为预备队”的命令。

二是我们看一下战役收官阶段是否需要有预备队。高明的指挥员往往在重要战役的关键时节,总是掌握着一定的预备队。孟良崮战役虽已进入到收官阶段,但战役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一方面,中心战场上74师还有一定数量的残敌,张灵甫还没有被彻底团灭;另一方面,外围战场敌好几个整编师,包括胡琏的整编11师、邱清泉的5军等国军王牌主力,正向中心战场杀奔而来。粟裕此时留一手,让许世友的9纵一方面休整,一方面准备随时应对不测。可以说这正体现了粟裕善于用兵和指挥控制战局的一面。

三是我们看一下9纵到底起没起到预备队的作用。首先,9纵这个战役预备队,还没完全来得及进入预备和休整状态,也就是仅过了不到一个小时,便又收到了粟裕新的指令。因为中心战场发现还有几千规模的74师残敌正在聚集。于是,粟裕立马下令许世友的9纵和陶勇的4纵一起肃清残敌。也正因为还有这一大坨子残敌,粟裕同时下令放弃了要叶飞率1、4、6纵歼击黄百韬的作战计划。而许世友的9纵也很好地发挥了战役预备队的作用,同陶勇的4纵一块歼灭了这一残敌,最终给孟良崮战役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来源:帅克品读历史名人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