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儿去菜市场买菜,刚到门口就碰见三楼的王阿姨,她手里拎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好几盒降压药,眉头皱得老高。看见我就拉着说:“你懂不懂医保啊?我这高血压药每个月都得买,往年报销都得往社区医院跑两趟,填单子、交材料,折腾大半天。前几天听小区老张说,9月慢病报销政策变了
昨儿去菜市场买菜,刚到门口就碰见三楼的王阿姨,她手里拎着个布袋子,里面装着好几盒降压药,眉头皱得老高。看见我就拉着说:“你懂不懂医保啊?我这高血压药每个月都得买,往年报销都得往社区医院跑两趟,填单子、交材料,折腾大半天。前几天听小区老张说,9月慢病报销政策变了,说能报的病多了,比例也高了,可我问他具体咋弄,他也说不清楚。我这要是去了少带一样东西,不又得白跑?”
其实不光王阿姨,我身边不少常年吃慢病药的长辈都有这顾虑,一到报销季就犯怵。怕政策变了没跟上,怕手续不对耽误事,更怕自己弄不明白少报了钱。这不,2024年6月国家医保局确实发了通知,明确从9月1日起,全国的门诊慢病报销政策要调整,核心就是三件事:加几种能报的病、提高报销比例、简化备案和报销手续。今天我就用大白话跟大伙儿唠唠,9月开始办慢病报销,先做好这4步,保准你不跑冤枉路,还能顺顺利利享受到政策福利。
第一步,先看看你的病在不在“新名单”里。这次政策最大的变化,就是能报的慢病病种多了。国家层面直接新增了5种,比如老睡不着觉、靠安眠药才能睡踏实的“慢性失眠”,中重度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就是年纪大了骨头疼、容易骨折的那种),还有特发性肺纤维化、自身免疫性肝炎,连小孩常见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就是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也加进去了。以前这些病,好多地方都没纳入慢病报销,患者只能自己掏腰包,现在9月起全国都能报了,算是给不少家庭减轻了负担。
除了国家统一加的,各地还根据本地情况补了几种。比如山东在国家名单外,加了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这俩病一犯就痒得难受,常年要用药);江苏把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轻度糖尿病足也放进去了;广东更实在,连重度慢性前列腺炎都纳入报销了。你也别瞎猜自己的病能不能报,教你两个简单法子查:一是打开手机上的“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找“门诊慢特病”那一栏,输入你得的病名,就能知道在不在国家新增名单里;二是搜当地医保局的微信公众号,比如“北京医保”“山东医保局”,9月1号之后都发了本地的新增病种清单,写得明明白白,不用看复杂文件,一眼就能懂。
这儿得特别提醒一句,有些病有“程度要求”,不是得了就算。比如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得是“中重度”才能报,轻度的暂时还不在范围内;自身免疫性肝炎也得是确诊后需要长期治疗的,急性发作期不算。所以查的时候别光看病名,记得看看后面的备注,别白高兴一场。
第二步,赶紧办“慢病备案”,没备案报不了。不管是以前就能报的老病种(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还是这次新增的病种,想报销都得先办“慢病备案”。这是规矩,往年好多人忘了这一步,拿药时刷医保卡发现报不了,又回头补手续,来回跑好几趟,特别折腾。好在9月起,备案手续比以前简单多了,不用跑社保局,手机上就能办,不会用手机的长辈,去社区医院也能办。
手机办的话,步骤很简单:打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首页就能看见“门诊慢特病备案”入口,点进去后按提示填姓名、身份证号,选你要报的病种,然后上传两样东西。一是二级及以上医院开的诊断证明(得有医生签字和医院公章,复印件不行),二是相关的检查报告(比如高血压得有连续几次的血压监测记录,糖尿病得有血糖化验单)。提交完之后,一般3个工作日内就能审核通过,通过了会给你发短信提醒,不用天天盯着查。
要是不会用智能手机,线下办也不麻烦。带着身份证、医保卡、诊断证明和检查报告,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者你常去的医院的医保窗口,跟工作人员说“我要办慢病备案”,他们会给你一张表格,帮你填好信息,材料交上去5天内就能办好,到时候会打电话通知你。记住,新增病种的备案9月1号就开始受理了,别等拿药时再急着办,提前办好,到时候直接报销,省得耽误事。
第三步,算清报销比例和起付线,别少拿补贴。这次政策除了加病种,还提高了报销比例。国家要求,从9月1日起,城乡居民医保的门诊慢病报销比例不能低于60%,职工医保不能低于70%。比之前平均提高了5%到10%,看着不多,常年吃药下来,省的钱可不少。各地还会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往上调,比如北京的职工医保慢病报销比例涨到了75%,居民医保涨到了65%;四川的居民医保从55%涨到了62%,职工医保从68%涨到了73%;上海更给力,职工医保慢病报销比例直接到了80%,居民医保70%。
除了比例,起付线也降了。起付线就是你每年得自己先花够这个钱,剩下的部分才能按比例报销。比如上海之前职工医保的慢病起付线是1500元,现在降到了1200元;河南的居民医保起付线从300元降到了200元;山东的职工医保起付线从1000元降到了800元。举个例子,你是河南的居民,今年看慢病花了2000元,先减去200元的起付线,剩下的1800元按62%的比例报销,就能报1116元,自己只需要花884元。比之前起付线300元的时候,多报了62元,一年下来就是700多块,够买好几盒药了。
想知道你当地的具体报销比例和起付线,不用去翻厚厚的政策文件,两个办法:一是打12393医保热线,打通后告诉人家你是职工医保还是居民医保,在哪个城市,工作人员会直接告诉你具体数字;二是搜当地医保局的官网,找《2024年门诊慢特病保障政策调整通知》,里面有个表格,把不同医保类型、不同病种的报销比例和起付线列得清清楚楚,一看就懂。
第四步,备好报销材料,别漏带耽误事。现在大部分医院和定点药店都能“即时结算”。就是你拿药的时候,直接刷医保卡或者出示手机上的“医保电子凭证”,该报销的钱当场就扣掉了,不用自己先垫钱,再拿着发票去社保局报销,特别方便。但方便归方便,材料得带对,不然刷不了卡,还是报不了。
必带的材料有三样:第一是医保卡(或者手机上的医保电子凭证,打开APP出示二维码就行);第二是医生开的处方单。得是定点医院的“慢病专用处方”,上面得写清楚病种、药名、用量,有效期一般是7天,别放过期了;第三是门诊收费票据。拿药的时候记得让收银员给你打,上面得盖医院或药店的收费章,没章的票据没用。
要是你在外地看病(比如去大城市医院复查拿药),还得多带一样“异地就医备案表”。这个表提前在“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上办就行:点“异地就医备案”,填好就医地、备案类型,提交后通过审核,下载打印出来带着。现在异地慢病报销也能即时结算,不用再拿着一堆票据回老家报销了,省了不少麻烦。
这儿也得说一句,有些进口药或者不在医保目录里的药,虽然是治慢病的,但暂时报不了。拿药前可以问问医生:“有没有医保目录里的替代药?”一般医生都会给你推荐,效果差不多,还能报销,能省不少钱。另外,每年的报销有“封顶线”。就是一年最多能报多少钱,比如河北的居民医保慢病一年最多报5000元,职工医保最多报1.2万元;广东的居民医保封顶线是8000元,职工医保是2万元。具体金额查当地政策,别超了封顶线白花钱。
王阿姨听我说完这4步,当天就叫她儿子帮她查了。她的高血压是老病种,常年能报,这次新增的慢性失眠她也符合条件(医生说她的失眠得长期用药调理),接着就在手机上提交了备案材料,第三天就收到了审核通过的短信。上周她去拿药,刷了电子医保卡,当场就按新比例报了,回来跟我说:“以前拿一次药得花150多,这次只花了80多,省了快一半!而且不用填单子,刷个手机就完事,现在这政策是真贴心。”
其实这次9月的慢病报销政策调整,说到底就是为了让咱们老百姓少跑腿、多省钱。加病种,是让更多受慢病困扰的人能享受到医保福利;提比例、降起付线,是实打实减轻日常吃药的负担;简化备案和报销手续,是不让大家在跑腿办事上费心。你只要按这4步来,先确认自己的病在不在名单里,再提前办好备案,算清能报多少,最后带齐材料,保准能顺顺利利报销,不用白跑一趟,也不会错过该得的实惠。毕竟慢病治疗是个长期事儿,每个月吃药看病都得花钱,把这些政策用到位,就能少花点冤枉钱,日子过得更踏实。这就是国家调整政策的初衷,让咱们看病吃药更有底气,日子更安心。
来源:健康趣话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