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艘货轮从江苏太仓港出发,先走海路到俄罗斯瓦尼诺港,然后掉头进入阿穆尔河(黑龙江),一路向西开到抚远港,之后再原路返回。去的时候运大件,回来用集装箱拉粮食,一来一回成功检验了“海河联运交通走廊”模式。
中俄经贸走廊再添一条运输动脉,我国东北地区的出海口,真的来了。
日前,俄罗斯联邦海洋和河流运输署发布消息称,中国“湘岳速航”号货轮在俄远东地区内河水路上进行试航。
这艘货轮从江苏太仓港出发,先走海路到俄罗斯瓦尼诺港,然后掉头进入阿穆尔河(黑龙江),一路向西开到抚远港,之后再原路返回。去的时候运大件,回来用集装箱拉粮食,一来一回成功检验了“海河联运交通走廊”模式。
俄媒报道
简单来说,以前中国东部港口的货物运到俄罗斯内陆,主要有两条路,一是纯海运,绕一个大圈子到俄罗斯在太平洋的更远港口,路程长,时间久,适合不急但量大的货,二是走铁路或公路,快是快,但运费高,尤其大宗货物。
现在这条新航线,是把两个结合了一下,货轮照常运输,但到了中转港口后,不用卸货,让货轮自己直接开进俄罗斯内河,送到目的地。这种模式,完美解决了“最后一公里”运费高昂的问题。
早在一个多月前,中俄就聊过共同开发“中国东北—俄罗斯远东”联运交通走廊的问题,这次“湘岳速航”号试航,算是把规划落到实处,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这条航线的开通,对中俄意义重大。先说中国,振兴东北喊了这么多年,但都不见效,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出海口。吉林珲春虽然离日本海才15公里,硬是给憋成了内陆省。
中俄高度互信
黑龙江、吉林的货物要想出海,要么走山海关铁路,要么千里迢迢绕道大连港。光一个物流成本,就让地理优势体现不出来。现在好了,货物可以直接在俄罗斯内河港口装船,借道阿穆尔河直奔出海,成本大幅下降,等于是把憋住的那口气给通了。
再看俄罗斯,远东地区地广人稀,资源多得流油,但没有钱没有人,难以开发。阿穆尔河全长3000公里,这是天然的交通大动脉,但航运价值却发挥不出来。
这条航线一开,不仅能把沿河城市联动起来,还能吸引外部投资,拉动当地经济,莫斯科对远东城市的掌控,也能大大加强,可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
而这条航线能通,是中俄高度互信的证明。内河航运,特别是跨境段,牵扯范围极广,还涉及到各自的核心利益。俄罗斯能向中国货轮开放内河水道,这充分说明,中俄不再是简单的“背靠背”,这是一种高度的战略互信,光靠买卖关系是换不来的。
不久前,波兰单方面关闭和白俄罗斯的边境口岸,导致中欧班列暂停将近半个月。王毅外长亲自劝和,波兰置若罔闻,中方果断决定开启“中欧北极快航”,波兰见势不妙,立即放行中欧班列。这充分反映出“B方案”的重要性。
波兰导致中欧班列受阻
从某种程度上,“海河联运”和“北极快航”算是一个呼应。未来中国甚至亚太地区来的货物,既可以走这条水路运往俄远东和中国东北,也可以在俄远东港口实现“无缝衔接”,直接换上跑北极航道的船只,前往欧洲。
这样一来,一个由内河航道、传统海路和北极航线连接起来的、多元亚欧运输网络,基本搭建起来,这对中国来说,意义太大了。波兰这种卡脖子的行为,再无法构成威胁。这背后的战略安全价值,怎么算都不过分。
所以说,“湘岳速航”号的首航,绝不是一次简单的试水,它撬动的是整个亚欧大陆。
来源:司马平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