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月24日,盟科药业-U(688373.SH)披露第一大股东Genie Pharm公开征集表决权,用于反对南京海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鲸药业)参与盟科药业定增。
近日,盟科药业推出10.33亿元定增计划,公司将迎来新的控股股东,却引发了第一大股东的强烈不满。而新股东来头也不小,前期已经历了两年多的上市辅导。
来源:摄图网
海鲸药业IPO辅导两年半无果,要花10.33亿元入主盟科药业
9月24日,盟科药业-U(688373.SH)披露第一大股东Genie Pharm公开征集表决权,用于反对南京海鲸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鲸药业)参与盟科药业定增。
此前,盟科药业在9月22日与海鲸药业签订了《附条件生效的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认购协议》,海鲸药业将以6.30元/股价格认购盟科药业的16390.1373万股普通股,认购资金约10.33亿元。
以盟科药业9月22日收盘价8.09元/股计算,此次定增价格6.30元/股约打了7.79折。
盟科药业目前处于无实控人状态。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海鲸药业将持有公司20%股份并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张现涛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据海鲸药业官网介绍,海鲸药业是一家生物科技制药企业,产品聚焦骨健康领域,提供CRO、CMO/CDMO一站式技术服务。公司生产基地拥有软胶囊剂、口服溶液剂、口服乳剂等多种类产品生产线。
海鲸药业原为南京商旅(600250.SH)二级子公司,是其生物医药板块股权投资项目之一。2011年开始,南纺股份陆续对外转让海鲸药业股份,直至2015年全部转出。2016年,张现涛控制的艾格生物开始持股海鲸药业,一年后,张现涛通过艾格生物、百美医药完全控制了海鲸药业。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11月,海鲸药业开始接受广发证券的上市辅导,2025年7月报送了最新一期的辅导进展报告,辅导期超过两年半。此次转向获取盟科药业控制权,可能意味着海鲸药业暂时放弃了独立IPO。
盟科药业公告显示,2022年至2024年,海鲸药业营业收入从4.86亿元增长至6.4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69.22万元、5951.83万元、10384.35万元,整体呈增长趋势。但海鲸药业2024年末的资产总额仅6.33亿元,归母净资产约3.77亿元,10.33亿元认购款对海鲸药业来说负担不小。
对于此次非公开发行的目的,盟科药业称,主要是补充营运资金、保障公司研发投入、降低公司的经营与财务风险。
9月22日,盟科药业还与海鲸药业签订一份战略合作协议,公司称将凭借海鲸药业在抗菌药销售领域内的积累和影响力,积极推进公司产品新区域及医院终端的准入和上量的工作。
如合作顺利,公司2026年至2028年销售收入目标分别为2.60亿元、3.88亿元、6亿元。而盟科药业2024年营业收入仅为1.3亿元,2025年上半年为0.67亿元。
盟科药业第一大股东正式宣战,争夺董事会名额
在公开征集表决权反对海鲸药业入主的同时,Genie Pharma提请在股东大会增加6项临时提案,要求罢免三名盟科药业现任董事,包括董事长及总经理ZHENGYU YUAN(袁征宇)。Genie Pharma称,三人严重违反忠实勤勉义务。
同时,Genie Pharma提请补选三名董事,三人目前均就职于百奥维达。资料显示,百奥维达通过旗下两只基金BVCF III、BVCF III-A实际控制Genie Pharma。
目前,盟科药业董事会由4名非独立董事、3名独立董事组成,其中一名董事赵雅超同样来自百奥维达中国基金(BVCF)。而在9月22日的董事会上,赵雅超已经对10余项定增相关议案全部投出反对票。
赵雅超的反对理由有三点。第一,在存在其他多家优质且有强烈的与公司合作意愿的投资者的情况下,盟科药业并未进行充分的调查、沟通和谈判,无法保证本次交易公平、公允、合理。第二,海鲸药业主营业务与公司没有良好的协同效应。第三,募集资金使用计划过于宽泛,无法判断募集金额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在最新公告中,Genie Pharma提出了六点反对理由,除了协同效应外,还提到海鲸药业参与本次定增资金存在不确定性、本次融资及后续股权结构可能导致上市公司独立性受损、海鲸药业的管理能力存疑等。
Genie Pharma目前持有盟科药业10.92%的股份,持股占比与第二大股东MicuRx HK/盟科香港(10.79%)、第三大股东Best Idea(8.91%)比较接近。若本次对海鲸药业的定增完成,Genie Pharma的持股比例将被稀释至8.73%。
Genie Pharma与盟科药业的矛盾可能由来已久。赵雅超自2024年8月开始担任盟科药业董事,今年3月以来频频对董事会议案投出反对票,涉及变更公司董秘、补选独立董事。当时,Genie Pharma提名了另一位独董候选人,但并未当选。
对盟科药业2025年半年报,赵雅超也表示无法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理由是“公司提供的信息不足”。
招股书显示,2020年9月盟科香港向Genie Pharma转让25.04%盟科药业股权,转让对价约2.01亿元。通过此次转让,Genie Pharma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并持续至今。
首发报告期内,Genie Pharma曾对外转让部分股权,收回约1.55亿元。随着盟科药业的减资,Genie Pharma的持股数量变更为7157.2817万股,此后未发生变化,目前这部分股权的市值约6亿元。
上市三年未摘“U”,大股东刚解禁就减持
盟科药业是一家以小分子化药研发为核心、以治疗感染性疾病为重点领域的创新药企业。2022年8月,盟科药业通过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成功上市,但至今仍处于亏损状态,近三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0亿元、-4.21亿元、-4.41亿元,亏损额持续扩大。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96.98万元,同比增长10.26%,归母净利润仍亏损1.39亿元,但同比减亏31.11%。
根据科创板上市规则,采用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相关退市财务指标自上市之日起第4个完整会计年度起适用。若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或扣非后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且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公司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对于盟科药业来说,“上市之日起第4个完整会计年度”即为2026年,这或许也是公司计划实施本次定增的原因之一。
康替唑胺片是盟科药业目前唯一已上市的产品,但收入远远无法覆盖研发投入。比如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1.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3.83%。
2025年8月5日,盟科药业部分首发限售股解禁上市。其中,盟科香港、Best Idea、JSR、GP TMT解禁股份数量分别为2647.71万股、6875.27万股、3857.98万股、1837.13万股。很快,上述股东就开始着手减持。
8月15日,盟科药业披露,盟科香港拟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966.81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9月5日,公司公告,Best Idea、JSR通过询价转让,分别对外转让1.57%、1.18%公司股份。本次询价转让价格下限为6.57元/股,为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5%。
9月10日,公司公告,Best Idea、JSR、GP TMT计划减持合计不超过3933.63万股公司股份,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
来源:金色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