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37岁的人决定去整牙(无推荐)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9-25 11:45 1

摘要:我小时候整过一次牙,但当时小城市的牙医没有那么专业,给我单侧拔牙,导致整完之后整个嘴都歪了,连带着脸都有点歪。

37岁那一年,我决定去整牙。

我小时候整过一次牙,但当时小城市的牙医没有那么专业,给我单侧拔牙,导致整完之后整个嘴都歪了,连带着脸都有点歪。

维权,那是不可能的。因为小地方嘛,大家都是沾亲带故的,不但不能去闹,过年的时候我还要给他敬酒呢。

嘴歪这个事情让我疯狂抑郁过一阵子。生活中倒不明显,但是一拍照片或者上镜,嘴就显得尤其歪。

这甚至让我失去了一次工作机会。我去面试某省电视台的上镜记者,笔试、面试都通过了,最后一关是上镜播报。面试老师说:“你真人看着挺好的,怎么镜头里面嘴那么歪呢,观众的注意力会被嘴吸引的。”

我也问过其他的医生,都说没办法整回来。后来我也就自己消化了,毕竟只要不上镜,也不影响正常生活。

直到37岁那一年,有人来找我做了一系列科普视频。我打开评论区一看,没人在讨论科普,都在说我的嘴歪,有一条评论都给我气笑了:“你以前是不是中过风?”

还是当年那个面试老师的眼光毒辣!观众的注意力果然会被嘴吸引!

于是我在37岁这一年,又一次萌生了整牙的想法。

“整牙至少需要三年,我都已经37岁了,整完了我都得40岁了。”我对叨叨昕说。

“不整牙,你也会到40岁的呀。”叨叨昕回答我。

(突然想起来,我在纠结要不要读在职研究生的时候,他也是这么回答我的:“不读研,你也会到40岁的呀。”)

好消息是,北京的医生都说有办法。坏消息是,成年人正畸有一定概率会出现牙套脸、黑三角、牙齿松动等问题。而且我的牙齿咬合也有很大问题,很多牙齿磨损严重,即使不是为了美观,也需要整。

我当时在两个医生之间犹豫不决,分别去面诊了几次。

第一个医生是一个资深的帅气医生。

我问他:“我会出现牙套脸吗?”

他看了我一眼说:“你本来就有点牙套脸。”

我问:“那拔牙之后,这一块缺牙能挡住吗?我怕不好看……”

他低着头说:“没人会看你的,只有你自己在意。”

我说:“那我改善嘴歪的诉求能实现吗?”

他说:“能改点儿,该歪还是歪,其实也没人看。”

第二个医生比较年轻,是个台湾医生。

我还没开口,他就把眼睛瞪得像牛眼珠一样:“真的假的!你已经三十七岁了?我以为你才饿十七岁哎!”

我的嘴角比AK都难压,问:“我会出现牙套脸吗?”

他说:“可能会有啦,但大多数人会恢复的,对~”

我问:“拔牙之后缺一块,我怕会不好看。”

他说:“没有关系,我可以把牙套那一块涂白白。”

我说:“那我的嘴歪能改善吗?”

他说:“其实人脸不是一定要对称才美的,你不整也ok的~但是如果你想要整,以后会成为我的经典案例。”

回家后我问叨叨昕,该选哪个。

叨叨昕说:“如果是我,我会选择那个资深的帅医生,因为我查了他的履历,很牛逼,讲话那么不客气,一定有两把刷子。”

我还在犹豫的时候,他又说:“可你不是我,我不在乎他说什么不好听的,但是你在乎。你每次从帅医生那里回来心情都不好,每次从台湾小哥那边回来都是眉开眼笑的。而且台湾小哥的履历我也查了,虽然年轻,但履历也很强,技术不会差的。所以我建议你选台湾小哥。”

我想想,整牙可不是一天两天,是好几年呢,在水平保障的前提下,情绪价值也很重要。这相当于购买整牙服务,还免费赠送三年心理疗愈呀,属于增值服务。

现在我回想起来,真的是很感谢自己当时的决定。现在我40岁了,这三年来,经历过糟糕的事情,面临着很多未知的恐惧和茫然,但每天早晨对着镜子刷牙的时候,都会看到至少还有一件事情在变得越来越好,就是我的牙齿。

还有来自牙医的肯定:“你的咬肌很有力量哎!”“你有很认真在戴牙套哦!”“哇,这是我的经典案例来的。”

中年危机常常涉及对自我价值的怀疑,自我认同,控制感,阶段性成就……这些关键词像没有洗的脏衣服,皱巴巴地扔在我的房间里。

但整牙作为一个持续的长期的过程,似乎又让我感觉到重新掌控了生活的一个部分。至少在感到失控的某些瞬间,我的嘴巴里仍然还有秩序存在。牙齿逐渐排列整齐的过程,好像是一个自我重塑的仪式,有疼痛,有纠结,但我最终完成了一个全新的我。“只有顽强,明日路纵会更彷徨。”

写在最后:上面只是我自己在整牙过程中的一些浮想联翩,并不是说整牙就是解决中年危机的方案。事实上,我并不建议大家轻易去整牙,因为后来我果然出现牙套脸了(有一段时间还很严重。现在呢,我也不知道是我自己看习惯了,还是它确实恢复了),牙齿也确实更松动了,上嘴唇还变薄了,好在黑三角并没有出现。不过这些都是我事先做好了心理准备的,为了纠正牙列歪斜和咬合问题要付出的代价。如果牙齿健康问题不大只是为了美观的人,还是要慎重。

来源:Dr昕理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