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长卷中,捷达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日,在“3000万信赖 出众向新 一汽-大众匠心溯源之旅”活动中,媒体和客户走进一汽-大众捷达品牌,解码3000万辆背后的营销革新之路。作为中德汽车合作共赢的典范,一汽-大众历经34年砥砺前行,即将迎
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长卷中,捷达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近日,在“3000万信赖 出众向新 一汽-大众匠心溯源之旅”活动中,媒体和客户走进一汽-大众捷达品牌,解码3000万辆背后的营销革新之路。作为中德汽车合作共赢的典范,一汽-大众历经34年砥砺前行,即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的重要里程碑,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史上首个达成这一成就的乘用车企。3000万辆的背后,是庞大制造体系的支撑,更是营销体系持续变革创新的成果。
从1991年第一辆捷达A2下线,到2019年独立成为品牌,再到今年8月完成新一轮战略签约,这个拥有五百三十万用户基础的品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捷达品牌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杨宪,捷达品牌市场与项目管理部部长王昕,捷达品牌公关经理侯春昭,三位领导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捷达品牌在品质坚守、营销创新、用户服务和新能源布局等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品质为本 安全永不妥协
捷达品牌销售事业部总经理 杨宪
捷达品牌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杨宪刚刚在8月份接任新职,但他对捷达的品质基因有着深刻理解。“捷达品牌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从一款车到一个品牌,我们已经拥有了接近五百万客户。”杨宪表示,捷达始终将安全和品质放在首位,即使在用户看不见的地方也毫不含糊。
他详细介绍了捷达在制造工艺上的精益求精:车身采用大量激光焊接工艺,以VS8为例,整车有5911个焊点,每个焊点都经过严格检测,确保焊接强度。在生产线上,关键部位使用进口EC扳手,实时监控拧紧数据,这些扳手单价高达20万元,但却能保证每个连接点的安全可靠。甚至连车内螺丝这样的细节,捷达都考虑周到——全部采用平头设计,避免在碰撞时对乘员造成二次伤害。
“我们对品质、安全的追求是极致的。”杨宪补充道,这种追求也体现在产品性能上。VS8不仅能以77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通过麋鹿测试,还能达到206公里每小时的最高时速,在操控性和动力性能上都表现出色。
营销革新 拥抱年轻化浪潮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捷达的营销思路也在发生深刻转变。杨宪指出,传统车企的上市和传播方式正在被更加年轻化、接地气的形式所取代。“我们现在的营销团队以80后为主力,还有很多90后成员。在VS8上市时,我们采用了脱口秀的形式,让品牌高管、真实用户、生产工程师和供应商代表一起'吐槽',讲述产品亮点。”
在传播方式上,捷达正从依赖传统媒体转向全面拥抱新媒体平台。据杨宪介绍,捷达经销商渠道已经运营着一千多个账号,每月产生大量内容。品牌还从上百人的团队中精简出44人,专门培育自己的KOL和大V,为销售赋能。
捷达品牌市场与项目管理部部长 王昕
王昕从市场角度补充道:“品牌换新是当下迫在眉睫的事情。我们理解品牌换新一定是基于外部客户发展的需要,以新的面貌面对消费者。”他表示,捷达在不同时代的品质标准和要求会发生变化,但对品质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现在需要做的是让商品价值、传播手段和渠道都与时俱进,更加符合年轻用户的喜好。
捷达品牌公关经理 侯春昭
侯春昭则分享了他的亲身实践:“我最开始做新媒体号是出于自娱自乐,想通过这个号分享造车知识点。后来我发现捷达产品确实有很多值得讲的点,而且通过这种方式,很多人看到了。”他坚持每个视频只讲一个点,不超过一分钟,把德系车擅长但消费者不太在意的细节讲清楚、讲透彻。
用户连接 打造有温度的服务体系
捷达品牌在用户服务方面也有创新探索。杨宪介绍,针对下沉市场用户,捷达提供了上门试驾、上门交车等特色服务。“在云贵地区,买车对客户来说是非常大的事,甚至会为此办酒席。我们会为客户准备交车宴,让整个村子或乡镇的客户都能感受到捷达品牌的温度。”
这种深度服务不仅限于新车交付,还包括保客维系。捷达定期组织保客家宴、观影、郊游等活动,根据不同客户群体设计不同形式的互动,增强用户黏性。“我们的客户更愿意分享,我们会推动建构机制,让新老客户都能获得权益,有获得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捷达与经销商关系的重塑。杨宪强调:“我们跟经销商之间一定不是甲方乙方关系,是鱼水关系。”捷达的区域经理正从管理者向服务者转型,不仅服务经销商,还要帮经销商考虑如何盈利和长远发展。
为此,捷达推出了轻量化经销模式,降低投资人投入和费用支出。杨宪举了个例子:“山西的一位区域经理,一个月帮助经销商跑了6200公里,连场地租赁都帮着考察。”这种全方位的支持带来了显著效果——在过去一年里,捷达新增了51家经销商,仅9月份就又新入网11家。
新能源布局与品牌焕新
面对新能源汽车时代的到来,捷达已经有了明确规划。杨宪透露:“未来三年,我们最少有四款新能源产品,而且这四款不够,已经在路上了,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新能源产品布局。”
在新能源产品上,捷达将一方面保留德系基因,坚守安全品质和品控;另一方面会更加年轻化,贴近用户需求。“我们会细心学习自主品牌,增加用户需要的智驾、大屏、智能座舱和舒适座椅等功能,在德系操控的基础上提升舒适度,让产品更加灵活多元。”
关于品牌形象从“皮实耐用”向“情感连接”的升级,王昕部长提出了独到见解:“情绪价值分为两个层面:产品本身和品牌传播。”在产品层面,捷达将通过设计、材质和人机交互等方面提升用户体验;在传播层面,则会通过更有温度的活动与用户建立情感连接。
他举例说明:“我们曾与海马体合作,因为发现很多捷达用户是个体户,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拍有仪式感的全家福。这个活动让用户感受到了品牌的关怀。”在西南地区,经销商还会顺应当地文化,为客户组织交车宴,让整个村子一起来庆祝。“无论是燃油车还是新能源,捷达品牌依然是靠谱的,愿意陪大家一起奋斗的,品质不会妥协,但我们会与时俱进、真诚、接地气。”
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
捷达品牌的变革不仅体现在产品和营销上,更体现在整体战略布局上。杨宪分享道:“新的合作之后,我们整个捷达销售公司都会搬到成都,成都是个更有活力的城市,能吸引更多人才,同时与成都工厂的配合也更加密切。”
在组织机构上,捷达改变了传统模式,采用PCT(产品创建团队)机制,每个车型有专人从研发一直跟到销售,实现横向和纵向的精细化管理。“这样能更加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
此外,捷达还在积极探索海外市场。杨宪表示:“从今年开始,我们已经在探索出口业务,有一些目的地国家已经进行了交涉,包括当地政府。今年就会有第一批车出去,先耕耘几个国家的市场,然后逐步增加和扩散。未来捷达品牌会作为一汽大众出口的主力。”
写在最后
从一款经典车型到一个独立品牌,再到如今全面焕新,捷达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新传奇。正如三位领导所展示的,捷达品牌在保持德系品质基因的同时,正以更加开放、年轻和用户导向的姿态拥抱市场变化。
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背景下,这个拥有深厚用户基础的品牌,正在探索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既保持对品质的坚守,又实现与用户情感的深度连接。捷达的焕新之路,无疑为中国汽车品牌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样本,也成为一汽-大众3000万辆整车下线背后营销体系创新变革的最佳注脚。
来源:有车智联